加盟商管理頑疾難改,韻達股份業務量增速掉隊

來源|證券之星
作者|李若菡
近期,國家郵政局網站公示了韻達股份(002120.SZ)加盟網點涉嫌“涉詐騙宣傳品進入寄遞渠道”的處理結果,旗下子公司及58家加盟店遭到處罰。這暴露出公司在加盟商管理上存在明顯短板。
證券之星注意到,正是因為對終端運營的管理不善,韻達股份在2023年的營收和業務量被圓通反超,痛失行業第二寶座。當前韻達股份在行業第三的保衛戰中形勢嚴峻:儘管大幅壓低單票收入價格,但其業務量及收入增速仍落後於主要競爭對手。到了今年5月,公司與申通的業務量差距已縮小至3900萬票。不僅如此,在單票收入價格持續下滑之下,公司盈利能力承壓,Q1淨利潤跌超兩成。
01
58家加盟店違規遭罰
5月30日,國家郵政局網站公開資訊顯示,韻達股份旗下公司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因未按規定履行安全保障統一管理責任,被國家郵政局罰款4萬元。
實際上,在今年3月,國家郵政局對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原因為該公司對加盟商管理不善,導致涉詐騙宣傳品透過快遞渠道流通。
隨後,韻達股份釋出公告就此事做出回應,表示公司已成立專項工作專班進行內部調查,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進行整改。公司後續將強化管理及加盟網點管控,最佳化快遞查驗流程,加大對加盟網點的培訓力度,提升識別偽裝物品的專業能力,以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調查結果顯示,天津、河北、山西、江蘇、陝西等地共計58家韻達快遞加盟企業,存在未按規定執行實名收寄制度、未按規定備案協議客戶、違規收寄禁寄物品等行為,分別被郵政管理部門依法實施行政罰款或者停業整頓處罰。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作為韻達快遞總部企業,存在履行安全保障統一管理責任不到位問題,被罰款4萬元。
證券之星注意到,這並非韻達股份首次因安全管理問題受到監管關注。去年11月,郵政管理局曾就上海市韻達網點發生違規攬收詐騙快件且未及時錄入實名收寄資訊的問題進行約談,要求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切實加強全網管控。
據瞭解,韻達股份主要採用“核心樞紐中轉自營與末端網路加盟”的快遞經營模式。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全國最佳化設立73個轉運中心,一級加盟商為4775家,末端門店、驛站等基礎設施9.5萬餘個。龐大的加盟店網路雖然助力公司實現規模快速擴張,但也對其門店合規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戰。
02
營收及業務量增速掉隊
證券之星注意到,在加盟商管理模式上,韻達股份與圓通速遞、中通快遞存在明顯差異。不同於後兩者採用的“同建共享”合作模式,韻達股份早期對站點的管理上採取的是以罰代管的方式。
這種管理模式在2022年開始顯現弊端,由於終端運營不善,公司接連遭遇網點動盪、快遞配送異常等問題。2023年,韻達股份的營收和業務量雙雙被圓通速遞超越,行業排名滑落至第三位。
此後,韻達股份與申通快遞圍繞行業“第三名”展開激烈爭奪。2024年,韻達股份雖成功守住行業第三的位置,但其領先優勢持續縮小:2022年,公司領先申通46.62億票,2023年縮小至13.47億票,到2024年進一步縮減至11億票。今年5月,韻達股份與申通快遞的業務量僅有3900萬票之差。
2025年5月業績快報顯示,韻達股份5月快遞產品收入為44.15億元,同比增長6.75%;業務完成量為23.03億票,同比增長12.78%;快遞產品單票收入為1.92元,同比下降5.42%。
證券之星注意到,韻達股份在營業收入和業務量的增速方面,韻達股份出現掉隊。在目前已披露5月經營資料的通達系快遞企業中,公司的快遞產品收入增速不及申通快遞的13.01%、圓通速遞的14.85%;業務量增速亦不及申通快遞的16.35%、圓通速遞的21.02%。
進一步研究發現,韻達股份在價格戰中的表現較為激進,其在5月的快遞單票收入降幅最大,高於申通快遞的2.99%和圓通速遞的5.09%,且價格在通達系處於墊底位置。
儘管價格壓得更低,但韻達股份的業務量增速卻未能超越主要競爭對手,這表明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單純依靠價格戰已難以取勝,提升成本管控能力、最佳化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才是競爭關鍵。此前亦有業內人士指出,當下行業的單票價格已經處於較低水平,“以價換量”策略的實施空間預計也相對有限。
03
Q1毛利淨利雙雙下降
結合業績來看,2024年年報顯示,韻達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85.43億元,同比增長7.92%;歸母淨利潤為19.14億元,同比上升17.77%。
證券之星注意到,控成降費成為公司提升利潤的關鍵手段。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三項費用合計17.28億元,同比下滑12%。
同時,面對單票收入的持續下滑,韻達股份也在加強成本管控。公司在去年的單票快遞收入2.01元,同比下滑12.29%,同期單票核心運營成本為1.83元,同比下降21.91%,成本降幅高於收入降幅。
但到了今年一季度,韻達股份的控本降費策略已失靈,公司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2025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在該季度營業收入為121.89億元,同比增長9.26%;歸母淨利潤為3.21億元,同比下滑22.15%,這是公司近五個季度以來淨利潤首次下滑。對於該季度淨利潤下滑的原因,韻達股份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中提到,快遞市場價格受到淡季競爭影響,給快遞經營鏈路帶來了一定壓力。
在費用及成本方面,今年一季度,公司期間三項費用合計4.33億元,同比下滑6%;單票營業成本1.85元,同比下降8.57%。但單票收入降幅更大,同比下降10%至1.98元,公司在該季度的毛利率同比下滑2.59個百分點,為7.74%,進而影響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證券之星注意到,為突破當前困局,韻達股份也進行了諸多嘗試:最佳化加盟商利益分配機制、推出高階時效產品“智橙網”、試點無人機配送等低空物流業務。但現實情況是,上述舉措尚未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公司難以擺脫依靠降價維持市場份額的困境。
*本文不代表鳳凰網財經觀點,轉載已獲授權。

 👇【 熱門影片推薦 】👇

點選在看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