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收到過莫名其妙的空快遞嗎?
明明在網上什麼都沒買,你卻被告知有一個新包裹。
開啟這個輕飄飄的快遞包裹,裡面竟是一張宣傳單。
宣傳單上,有著千奇百怪的“中獎”“掃碼返現”資訊,只要你好奇或相信,掃掃裡面的二維碼,就會掉入一個騙子精心佈置的“新式騙局”。
很多人都沒想到,這些詐騙快遞不只是騙子的把戲,事實上,還有快遞網點的“助力”。
不久前,國家郵政局網站訊息稱,韻達快遞部分加盟企業對協議客戶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導致涉詐騙宣傳品進入寄遞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財產損失。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對其加盟商管理缺位,負有未按規定實行安全保障統一管理責任,國家郵政局依法對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被立案調查/圖源:國家郵政局
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正是韻達股份的全資子公司。
一紙通報,掀開了快遞業裡鮮為人知的內幕,令人驚詫,《法治日報》發文,直指這一行為已淪為“詐騙幫兇”,在輿論場裡,韻達快遞也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法治日報》的報道/圖源:法治日報

快遞加盟商亂象,國家出手了
根據此次國家郵政局的表述,不難看出,韻達的問題並不小。
而在此次處罰前,央視《焦點訪談》在3·15之際報道了“中獎快遞”的詐騙現象。其中提及很多消費者收到了莫名的空包裹,裡面附帶著一張有二維碼的傳單,引導人掃描下載詐騙軟體。
鏡頭裡,涉事的快遞就是韻達。

消費者收到的空包裹外貼著韻達的快遞單/圖源:央視新聞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在監管開始嚴查快遞“中獎”詐騙亂象後,韻達是首家被立案調查的快遞公司。其中,判罰的落點是在韻達的加盟商上。

韻達官網釋出對於加盟網點違規收寄被調查的公告/圖源:韻達速遞官網
快遞企業採用加盟制很常見。所謂“通達系”,即三通一達(圓通速遞、申通快遞、中通快遞和韻達快遞)就主要採用的就是加盟模式。
在向全國開疆拓土的初創時期,通達系加盟的形式增長空間大、靈活度高,市場調節得也快,但是,隨著快遞企業的規範化和末端渠道管理需求增加,加盟商出現的問題愈發明顯。
韻達的加盟模式又有其特殊性——雖然其末端的網路採用加盟形式,但樞紐轉運中心卻是100%自營的,這在A股的快遞企業裡屬於首家。上市時,韻達募資的39億元資金裡,就有超過20億元投入到轉運中心自動化升級專案上。
憑藉著“樞紐中轉自營與末端網路加盟”的運轉模式,韻達實現了對物流核心環節的控制,曾一度坐上中國快遞市場份額的第二把交椅。

2024年中國主要快遞公司市場份額
但是,從2023年開始,韻達加盟網點的負面新聞屢屢登上熱搜。
2024年5月,湖北隨州市郵管局罰款韻達快遞物流有限公司6000元,原因是未按規定報送實名收寄資訊;
2024年10月,湖南永州市郵管局對東安縣韻達快運公司作出罰款2萬元的決定,因其開辦快遞末端網點未按規定備案。
韻達網點頻發負面新聞,其實並不意外。
一位在廣州核心區派件的快遞員告訴鹽財經,在業內,韻達快遞是“承包制”的,也就是說,一個私人老闆就能把整個片區的生意包下來自己幹,不同片區歸不同的老闆管,因此,口碑差異比較大。
韻達加盟商的管理也並不規範。比如,一個私人老闆不一定會配備快遞員。
像這名快遞員所在的片區,韻達就沒有自己的快遞員,韻達的快件是轉交給圓通、中通的快遞員代為配送,派一件價格在8毛錢左右。而這名快遞員所在的某直營制快遞企業,派一件價格在2元錢,相差了一倍多。

並不是所有的片區韻達都有自己的快遞員,有時候是轉交給圓通、中通的快遞員代為配送/圖源:央廣網
這也導致了韻達的快遞派送如果有售後問題,一般很難找到直接負責的人。
隨後,他指了指小區門口的一堆快件,“你沒看到那就是韻達的快遞,一堆丟在那裡,不聞不問的”。

快遞裡的貓膩
參差不齊的網點派送服務,讓韻達的口碑變得不穩定,也讓使用者消費體驗變得不愉快。
李欣曾是一名韻達使用者。兩年前,她在淘寶買了一件衣服,她告訴鹽財經,當時快遞由韻達承運,但是5天了,物流資訊也沒有更新。
她找到官方客服,對方表示她所在的網點,員工都離職了,貨物堆積在倉庫裡,正在找臨時工進行派送。等了一個星期後,還是沒等到快遞通知,後來,她不得不選擇了退款處理。
在社交平臺上,搜尋韻達網點的訊息也能發現某些異常,譬如倉庫爆了、人手不夠等等。
而此次央視所報道的“中獎”快遞,也引發了一個疑問:這些獎單是怎麼從發貨端,順利傳遞到普通使用者手裡的呢?

焦點訪談曝光“快遞中獎”騙局/圖源:央視新聞
事實上,國家郵政局等部門對快遞行業有“三個百分百”的規定,“百分百實名收寄,百分百收寄驗視,百分百過機安檢”。但如果追溯那些詐騙快遞的寄件方,其地址和電話資訊都是虛擬的。這明顯違反了行業裡的寄件規定。
這從側面說明了,快遞物流裡存在貓膩。
一方面,隨著快遞價格戰的競爭愈發激烈,快遞網點的盈利壓力很大,而意圖“刷單”的發件方,能夠給快遞網點帶來大量的快遞單,因此,有些加盟商就會選擇默許這樣的行為,不進行嚴格的“三個百分百”檢查規定。
另一方面,由於職業特殊性,快遞行業的工作人員掌握有大量使用者的隱私。正是因為快遞資訊裡藏著許多個人資訊,因此,快遞這一行業很容易被騙子盯上。
上述接受採訪的快遞員告訴鹽財經,工作中,他們透過派快遞,能瞭解區域內很多使用者的電話和住址,並有隨身碟進行記錄,但一般不會洩露給其他人,“因為那是違法的”。
而除了今年的“空盒中獎”,去年還有一種叫“快遞盲盒”的亂象被曝光了。
有商家把無人問津的退貨快遞放到網上,“按斤售賣,4塊錢一斤,五斤起拍”。由於不清楚退貨的具體商品是什麼,有買家以拆出“驚喜物品”為樂。
在媒體進行調查時發現,這些“快遞盲盒”裡的退件地址,大部分指向的是韻達速遞浙江義烏北苑公司網點。當時,現場的快遞員表示,退件的快遞會用車拉走,一塊錢一斤賣出去。

現場的快遞員表示退件的快遞會以一塊錢一斤的價格賣出/圖源:央視網
實際上,這些私自售賣退貨快遞的行為是違法的。相關快遞條例規定,任何人不得隨意倒賣他人的快件。
這則報道發出後,2024年4月,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便約談了韻達貨運。
一年前被約談,一年後被立案調查,韻達對加盟商的管理不當已逐漸演變為受到關注的社會現象。

掉隊的韻達
韻達作為一家主流快遞企業,為何會走到這一地步?
要知道,2019年前三個季度,韻達共派件43.34億票。這一年,韻達的市場份額站穩全國第二的交椅,韻達快遞的創始人聶騰雲夫婦則以490億元身家排名第54位。在此後的三年時間裡,韻達連續穩居中國快遞市場份額第二強的位置,其自建轉運中心、構建核心底盤的快遞鏈路模式支撐著其在業內站穩腳跟。
然而,風光的日子一去不復返,韻達開始掉隊了。
2019年,韻達快遞的歸母淨利為26.23億元,2023年則只有16.25億元,整整少了約10個億。
轉折點正式發生在2023年。這一年春節後,韻達快遞網點出現了配送和時效性的問題,有大量使用者反映韻達快遞出現派送異常的問題,甚至傳出了“韻達倒閉”“2000多個網點關閉”的訊息。
韻達當時回應稱,個別網點有出現短期人手不足和派件延遲的情況,但是網傳“2000多個網點關閉”“營收不盈利”等情況不實。
不過,根據韻達的財報資料顯示,從2020年到2021年,韻達全網快遞員數量減少1.5萬人;2022年上半年,其網點及門店數量較2021年底減少2430個。
“敵動我不動”,2022年前後,快遞行業的格局在悄然變動,韻達不僅被順豐拉開差距,而且也漸漸被圓通、申通追了上來。
2022年,韻達完成的業務量是176.09億票,同比下降4.31%,是主流快遞企業中唯一一家業務量下降的企業。

在同行紛紛調整考核機制,增加網點自主權時,韻達的網點考核機制被披露出來,“抖音、菜鳥好評按天考核,一個差評罰款100元,取消月度96%返款,當天的1個差評要當天的35個好評才能抵消100元罰款”。
“以罰代管”向來是快遞行業裡常見的現象,但韻達的罰款機制還是顯得過於嚴苛,甚至被內部人士發到網上自嘲。
目前,國內的快遞行業整體呈現出“量增價減”的特徵,雖然總業務單量一直保持著增長,但是激烈的價格戰導致的單票收入下降,行業處於增收不增利的困境裡。“內卷”之下,各家快遞企業都紛紛出招。
比如,市場佔有率排第一的中通喊出了“不做虧本快件”的底線,以業務量下降、市場份額降低的代價,換來了單票收入和單票成本的穩定,同時,還在加速佈局海外跨境業務的步伐。
超越韻達、佔據市場份額第二名的圓通,也有志於走出價格戰的泥潭,往出海的方向發展,他們如今透過佈局中亞和東南亞市場,進行國際化佈局和物流網路的建設。
而除了通達系內部的競爭,韻達還要面對極兔速遞的追趕。2024年,極兔國內市場的業務量已經達到了198億票,與韻達(2024年206億票)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相比之下,市場份額逐漸被蠶食的韻達,正透過“以價換量”的戰略爭奪失去的地盤。
2025年1月,韻達的單票收入價格為2.02元,同比下降11.01%,2月,單票收入繼續下跌,到1.95元,創歷史新低,是主流快遞裡單價最低的。
根據中金公司的測算,快遞企業單票成本線在1.6—2.2元之間波動,而1.95元的價格已經逼近成本的最低點。
可以說,韻達的困境,看似是加盟網點的水平參差,歸根結底是其競爭能力變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