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政府開始為美國內戰做準備

文 | 林一五
加拿大政府官網釋出了一份由內部智庫Policy Horizons Canada撰寫的《關於2024已露端倪的混亂的報告(Disruptions on the Horizon 2024 Report)》,這份研究加拿大內外部風險的報告吸引了美國媒體的注意,因為它把美國內戰列為了風險專案之一。
看下面這張圖,橫軸從左到右可能性增高,豎軸從下到上影響力加劇,我們可以看“美國內戰”這一項所在的位置,總體而言屬於可能性還不高、但一旦發生影響力巨大的潛在風險。

在影響力最高的十大因素中,美國內戰排名第四,僅僅排在世界大戰、生物多樣性喪失、醫療系統崩潰之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稍微停留兩秒鐘,看一下下面這張關於十大可能性因素和十大影響力因素的表格,有許多條目跟我們今天文章的主題無關,但是也非常意味深長。


在這份報告中,“美國內戰”不屬於“突出的混亂”的類別,但屬於“預期不足的混亂”類別,報告作者著重提醒要注意“預期不足的混亂”,因為有很多原因會使得人們忽視它們,它們很難被想象,也就很難提早做準備。

關於“美國內戰”,關鍵詞是“意識形態分裂、民主衰敗、內部動盪升高”。


這裡邊有一個問題,貧富分化是美國學者近一二十年來一直強調的美國國內最嚴重的社會危機之一,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稅務問題、意識形態問題、治安問題、供應鏈問題等等,我們以前介紹斯蒂格利茨的《美國真相》、JD Vance的《鄉下人的悲歌》、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等書的時候都聊過(《李實等《<21世紀資本論>到底發現了什麼》:貧富分化的秘密丨讀中國計劃(十八)

》《

接著讀李實等《<21世紀資本論>到底發現了什麼》:21世紀是“拼爹”的世紀丨讀中國計劃(十九)

》《

怎樣算富人?極度不平等的社會什麼樣?繼續讀李實等《<21世紀資本論>到底發現了什麼》丨讀中國計劃(二十)

》《

中國需要怎樣的福利國家制度丨讀完李實等《<21世紀資本論>到底發現了什麼》丨讀中國計劃(21)

》)。


不知道為什麼,貧富分化這個點沒有放到美國內戰條目下,我猜測有可能是在“突出的混亂”專案裡已經寫過一條“億萬富翁主管世界”了。不過在我看來即使這種解釋也比較牽強,因為貧富分化並不只是億萬富翁的鍋,美國的旋轉門體制設計國會山的政客掮客服務業運營模式也是原因之一,這種可能的解釋也有以偏蓋全拿億萬富翁吸引全部火力的嫌疑。
Anyway,加拿大政府這份37頁、高度凝練後的報告,把“美國內戰爆發”列為了重點政治和地緣政治風險,立刻引來了美國老鄉的吐槽和英國老鄉看熱鬧。
民主黨這邊對這份報告的態度很複雜,以民主黨喉舌POLITICO發的一篇稿子《加拿大的大煩惱:一場美國內戰》為例,報道表達了幾層意思。
首先作者說:“發現你的近鄰正為你內部的可怕暴力爆發的可能性而變得日益緊張,這很讓人不安。”作者提到加拿大這份報告是在諮詢了數百名專家和官員之後做出的,所以值得重視。還提到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院John McArthur把這份報告解讀為加拿大對美國再爆發南北戰爭式的內戰的擔憂。
有一點很有趣,作者一邊稱讚了這份報告不是用一種黨爭的口吻寫出的

,而是來自“一個跟我們友好的外國政府的觀察”,

另一邊賣力地用黨爭口吻解讀這份報告

,把解讀變成一種將責任都歸到懂王和懂家軍頭上的“抓壞人遊戲”。


然後還有更有趣的,作者還強調,自己專門給Policy Horizons Canada智庫所在的加拿大就業與社會發展部發了郵件,得到了對方的回覆,說“本報告不代表加拿大政府官方觀點”,作者緊接著趕忙意味深長地寫了一句:“或許,他們已經認識到推測盟友萌芽狀態的內戰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
POLITICO的報道很有民主黨的風格,另一邊《國家利益》的相關文章則很有美國保守派的特色。《國家利益》這篇名為“加拿大擔憂美國內戰很快會爆發”的文章主要講了兩個點:第一,反駁加拿大報告,力證美國沒有內戰風險,或者說風險極低;第二,比起內戰,美國人更要警惕外部敵人,一致對外。
比起POLITICO扭扭捏捏的分析,我其實更推薦這篇保守派的憨直論述,在反駁加拿大報告的部分,作者從烤肉講到游泳池講到皮卡車講到衛生紙,就想說一點,我們美國老鄉好日子過慣了 ,都很“懶散”,所以一想到內戰以後買不到那麼多衛生紙了,就算了吧。退一萬步講,就算有些人不想算了,他們只有突擊步槍,而我們忠於憲法的美國大兵,有的可是飛機大炮。
是不是有點真實又有點荒謬,感覺像歪理邪說又有點一本正經的搞笑?很符合美國保守派的風格。

又比如講到外敵,作者說只要美國和其他國家開幹,那美國人就會團結起來,更不會打內戰了。為了論證這一點,作者首先對比了南北戰爭和中國解放戰爭以及俄羅斯內戰時的傷亡人數,字裡行間透露的意思是我們南北戰爭只死了68萬人,比中俄各自內戰傷亡小多了。

作為讀者,你不知道作者突然長篇累牘寫這麼一段跟主題什麼關係,但你能體會到作者在突然比較傷亡人數時那種濃濃的愛國熱情和國家榮譽感。有點莫名其妙,又好像都在情理之中,很符合美國保守派的風格。

再比如說談到今年11月大選後很可能落敗一方的支持者會鬧事,不可避免的,文章要提到2021年1月6日的“國會山之變”,但作者立馬提醒道,你們不要忘了,2016年懂王贏得選舉時,民主黨的支持者也佔領街道鬧事來著。

共和黨這邊的破事兒否認不了的我們認,但你民主黨也不是好東西,還是很符合美國保守派的風格。

最後我們來介紹一個英國老鄉對這份報告的報道,講個笑話結尾。《每日郵報》在描述了加拿大報告的內容、POLITICO的報道、今年上映的《美國內戰》電影之後,強調了一個美國老鄉自己不太愛談的點,那就是民調中41%的人認為有可能爆發內戰,英國老鄉貼心地把這個資料“翻譯”成“等於1.06億美國人認為內戰已露端倪”
英國老鄉還指出了一個我在讀POLITICO文章時漏掉的點,即POLITICO那篇文章的作者在分析美國內戰可能的形式時,暗含諷刺地表示,美國內戰就算爆發也很可能會是以1960年代加拿大魁北克分離主義運動的形式。顯然美國老鄉的意思一是揭一揭加拿大老鄉的瘡疤,懲罰一下加拿大的“不禮貌”,二是魁北克分離運動最後失敗了,所以喻示美國最終也不會分裂。
這麼有意思的點,如果不是英國老鄉的提醒,我真就看漏了。要說對這些彎彎腸子的敏感性,還是英國朋友在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