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喵月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喵月的慢時光(ID:manshiguang3)

最近娛樂圈像打開了“星二代盲盒”,一個個接連上桌。
先是19歲的黃多多,出現在新電影《人魚》的宣發中,無論是番位還是陣容,起點都非常高。
緊接著,小瀋陽剛滿18歲的女兒沈佳潤,又在韓國搞起了K-POP,開創了先河。
到了今天,又看到一個熱搜——
陳奕迅的21歲女兒陳康堤(包包),也要出道了!

據悉,她已經簽約了華納唱片,馬上要發行首支英文單曲《doll》了。
並且,公司很早就宣佈,她將會是今年“重點力捧的新人”。
看來未來可期啊。

01
“愛與尊重中長大的星二代”
作為樂壇天王,陳奕迅其實在採訪中說過,她並不贊成女兒進軍娛樂圈。
但他一直很尊重女兒的想法,從不強迫女兒必須要怎麼做。
包包的媽媽徐濠縈也在節目中說起過:
“她的路,應該由她自己決定怎麼走。”

包包可以說是從小就在愛與尊重中長大的。
眾所周知,陳奕迅很愛搞怪,是個不折不扣的"老頑童"。
在女兒面前,他也同樣如此。
包包在小學運動會上,拿了一塊金牌,沒想到我們的eason哥,竟然直接跪在地上向女兒撒嬌討要獎牌,逗得女兒笑彎了腰。

陳奕迅的父愛不僅體現在日常嬉鬧中,更流露於細微之處的體貼。


支援陳奕迅的演唱會,也是他們一家人的儀式感。
2023年,陳奕迅開全國巡演,徐濠縈母女幾乎場場必到。
還有粉絲拍到,當時19歲的包包站在臺下蹦蹦跳跳,用最動人的方式詮釋著:
"爸爸,我永遠是你最忠實的粉絲。"

在這樣有愛的家庭中長大,包包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不僅繼承了媽媽徐濠縈優越的身材比例,一雙筆直修長的美腿格外吸睛,修長又勻稱;

很多網友更是表示:

02
星二代扎堆闖娛樂圈,
到底是為哪般?
說起來,最近娛樂圈可真是"星二代"扎堆出道啊。
除了前面說過的黃多多、小瀋陽女兒,還有一大波"新人"正在湧入這個圈子。
梅婷的女兒曾慕梅,才12歲就已經參演了《斷橋》/《好東西》這樣的大製作,這可是多少演員熬多少年都求不來的機會啊.

李小璐與賈乃亮的女兒,才13歲的甜馨,幾個月前也釋出了首支單曲,正式出道。
雖然她很快就在在評論區澄清:
“我沒簽約,只是杜華阿姨和我媽媽是好朋友,有個名額我就來啦。”
但這句“杜華阿姨和我媽媽是好朋友”,不正說明對別人難如登天的事,她一句話就行了。

《爸爸去哪兒》那批萌娃也都長大了。
郭濤兒子的石頭,在3月份也被拍到在北電參加藝考。
早前他還和父親郭濤一起,拍了好幾支廣告。
這樣來看,無疑是在為進軍娛樂圈做準備。

當年的萌娃天天,已經長成了1米8的帥小夥,也開始成了一名小模特。
張亮還特地轉發了兒子的一組時尚大片,並配文:“新生代。”

更誇張的是那些"全家組團"出道的。
範丞丞跟著姐姐范冰冰進圈,資源也是越來越好。
歐陽家三姐妹更是一個接一個,現在連歐陽娣娣都出來了。
實在差一點天賦的,那也都在使勁地往直播帶貨上蹭。
金龜子的女兒王逸宸,直接在直播間開麥:
“我媽奮鬥一輩子,不讓我蹭讓我幹嘛?”
雖然話說得有點糙,也被很多網友罵了一通,但人家一週漲粉7萬,熱度、銷量雙豐收。

還有宋丹丹的兒子巴圖。
宋丹丹也是操碎了心,老早就帶著巴圖在各大節目混臉熟了,《我不是明星》、《王牌對王牌》、《嚮往的生活》,能蹭則蹭。
巴圖的性格挺好,但奈何實在沒有明星的潛質,只能退而求其次,開始直播帶貨。

03
“討厭的不是身份,是傲慢”
當然,話又說回來——
星二代們雖然起步容易,但想要真正站穩腳跟,還得靠真本事。
娛樂圈其實是一個挺玄學的地方。
有些二代背景大的嚇人,父母拼命砸資源,但就是沒有大紅的命;
有些藝人草根出身,卻可能靠著一部小成本作品,毫無徵兆的一夜爆火。
說的是命,但其中也各有各的因果。
與資源優勢相對應的,卻往往是二代們的欠佳表現。
比如吳剛的兒子吳羽卿,靠著“拼爹”出演《狂飆》,結果演技浮誇被罵上熱搜;
再比如“破格公主”姚安娜,一腔熱血逐夢演藝圈,可在《獵冰》中的“吃雞式演技”,引發了全民玩梗。

最抽象的當屬向佐。
早年間也是父母拼命砸資源,而且他個人也挺賣力,演戲時的態度不說比得上老戲骨,那也是吊打一眾小鮮肉。
但沒天賦就是沒天賦。
他演的越用力,觀眾看得越出戲,網友群嘲的也越厲害。

後來索性開擺了。
在人滿為患的“抽象”賽道,愣是被他擠出了一條新的路。
而當他徹底放下包袱,走了這條博眼球、賺流量的不歸路之後,網友們的嘲諷聲反而越來越少了。

當然,有反面案例自然也有正面案例。
比如王驍,同樣也是星二代,父親是舞臺劇導演,母親王馥荔更是拿過金鷹、金雞和百花的三料影后。
但直到26歲,他才開始正式踏入演藝圈。
而且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他都沒怎麼靠父母的資源,反而是一直在跑龍套、演配角。

可人家從不氣餒,反而是潛心磨鍊演技。
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司命星君開始嶄露頭角,再到《流金歲月》、《功勳》、《狂飆》等劇,他的表現愈發穩健,被觀眾稱為“黃金配角”。
最終在2024年,他憑藉在《三大隊》裡的優異表演,成功獲得了金雞獎最佳男配角。

所以說到底,實力才是硬道理。
星二代這個身份也是把雙刃劍。
有人把它當成捷徑,結果摔得更慘;
有人把它視為考驗,反而走得更穩。
大家可以接受一個有背景的星二代,但無法接受一個沒有實力的藝人。
大家真正討厭的也不是身份,而是躺在父母功勞簿上睡大覺,卻還要觀眾鼓掌叫好的傲慢。
最後,祝願這些“星二代”們,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用一部部立得住的作品,收穫觀眾真正的掌聲。

▽
▼
作者:喵月,百公眾號慢時光主理人,法式珍珠飾品Manreya品牌創始人,純素護膚品品牌《植想說》創始人,國家認證高階花藝講師,微信認證美食博主,分享生活美學,人文故事,探訪小而美的民宿,關注我,一起變美變優雅。



喜歡戳【在看】,好看的人都點了【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