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將爺
前天,我洋洋灑灑寫了幾千字,聊聊高考填志願的事。幸虧那篇文章流量很小,即便如此,我都快被老鐵問瘋了。昨天干脆沒寫成文章,拼死拼活回覆大家諮詢。
有時,我都想對某些朋友急眼。他們是我的老鐵,是在把我當朋友,但,有的真是沒把子女的命運當回事。
很多人問我志願,根本是敷衍,隨便說個分數了事。

你不應該詳細介紹細節嗎?在哪個省,讀哪個科,分數多少,位次多少,留本省和到外省的意願如何,考生具體興趣如何,這個分數與平常成績對比如何,考生性格如何,可持續學習能力如何,是否適合復讀……一來一回對話,會累死我的。
我很想截圖大量家長諮詢資訊給大家看。但,我覺得那也不尊重人家隱私。
而且,只要我貼出來,估計會有一堆人批他們。講真,在填志願事情上,也不全是中國家長知識水平有多差,而是太多做父母的,能力、品質、情商等綜合閉環管理太差了。說白了,太不上心了,太懶了。
要是我,能一口氣說出孩子一百個資訊特點。要知道,連AI都得靠資訊喂投才能出好結果!只有你說得極其仔細,特別是人文情感元素多些,我隔著螢幕才能看到你孩子的樣子,才能比計算機更精準,更有價值,有符合人的訴求。
哎,也難怪張雪峰每年填志願就能掙幾個億,也難怪現在夸克大模型、高考Agent“AI高考通”“小藝高考Agent”智慧應用現在都賺瘋了。這屆家長做人做事,深刻說明了一個道理——鐮刀有時候是對得起韭菜的。
重複一下,這麼多年,我幫人填志願,從沒收過任何人一分一毛。此生不掙高考填志願錢,因為那也是造孽錢。幫孩子,也是在放生。
我寫這種文章,很垂直,很小眾,只是給老鐵多提些醒。如果要掙錢,就這篇,我設定一下付費閱讀,絕對掙五千塊。人可以窮,但不要窮瘋了。
今天,我必須提醒各位,千萬千萬不要盲信AI,太不準確了,我全都試過了,甚至連張雪峰都不如,AI只能解決面上的事。
打死我,這輩子,也絕不會用DEEPSEEK寫文章。原因是,大量資訊是假的,而且,根本就沒有人性。好像現在用DEEPSEEK的人也少了。畢竟,人一旦被工具送到某個地帶,多半也就是無人區。沒有人性人情人心,還怎麼活?
昨天,看了張朝陽和張雪峰對談聊填志願,這個活動,正是是夸克填志願平臺搞的營銷推廣,不過,其中有些人話,值得說說。
張朝陽大家都曉得的,他是搜狐創始人,是物理學博士,17歲入清華,後來在麻省理工拿的博士,是中國網際網路初代鉅富。
別看後來阿里騰訊位元組等平臺老大各坐天王三五年,但要論中國大廠老闆誰是最可愛的人,那還得是張朝陽呀。
想當年,張朝陽也是一夜賞盡長安花,明星誰人不識君?
反正,網際網路大佬人生,就沒幾個像張朝陽這樣既有逼格又有品質而且還很瘋批,“晚年 ”又如此看透人生的。
這兩年,張朝陽憑借物理課又成了網紅達人。如果要我對搞搞教育傳播的人,評一個最實在最專業最硬核的帶頭大哥,我覺得不是俞敏洪,必須是張朝陽。
張朝陽的智識和洞見,是值得仔細打量的。
昨天他和張雪峰對談,完全就是浪漫深刻主義和功利現實主義的一場較量。
張雪峰大家都知道,就是那個憑藉幫人填志願發橫財的網紅,就是現代青年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收費站,就是前些天哭著喊著裝成受虐者說自己不直播了,但不到一週就出來要連播15天的高考流量尊者。
現在高考志願對話,LOW逼到天怒人怨了。即便是張朝陽和張雪峰對話,也還是在圍繞全網熱門話題“高考700分和擁有700萬現金,你選哪個?”而展開。
太庸俗了!在這個理想主義快要死絕的時代,在這個底層邏輯已然成為天下共識的年代,700分代表的人生未來和700萬現金代表現實利益,就這樣簡化成一道人生計算題。
張雪峰的現實主義,是在擊中底層人心,因為他那種典型的“高分未必高命”邏輯,他那種“價效比”思維,太有市場了。
“能考出700分的人,掙700萬也不成問題。如果是400分,那麼700萬更現實,哪怕在清華北大也是墊底,也掙不到700萬。”

總之,張雪峰扯了一通,反正就是圍繞掙錢來說,有錢就是好命,分數轉化為錢才叫成功。
赤裸裸的金錢觀說得如此理直氣壯而且獲得廣泛認同,是我們時代的奇觀,是一個民族失去創新力的表徵。
張朝陽說得要體面多了。
“肯定要700分。高考後人生剛開始,認知有待成長,700萬會把人砸蒙。”顯然,他這裡說的是“人生成長”。

各位,人生向上,一定不是掙錢數量的增長。
在這個談錢色變的年代,如果填志願的時候總是以金錢驅動價值,如果千萬考生只是在聽張雪峰一個人的金錢邏輯,社會一定是要出天大事的。
“不要站在高樓上,傲慢地指著大山”,這句指摘張雪峰的經典句子,本質是指,人不能站在金錢搭成的高樓上,指導大山裡無數永遠不可能成為鉅富的人。
張雪峰是因為說了些真話被推崇,但,只說眼前真話,只讓人看見眼前700萬的真實,把這個思維用在年輕人身上,那一定是個天大的錯誤。
公共人物的言論導向,一定是要有普適性的。
我當然不是完全理想主義,恰恰相反,正是基於現實主義,基於長期主義,我更不願意普通人因為“700萬”的短期利益,失去靠文化支撐的可持續人生。
700萬是大錢,但到了傻子手裡,很快就灰飛煙滅了。
昨天,張朝陽還是說了一些關於志趣和理想的話,在引導年輕人去看星辰和大海。

這麼些年,我特別反感用“價效比”思維對待一切。一個只從眼前利益來判斷“價效比”的人,看似精明,最後只能騙了自己。
我以前有個兄弟,就是“價效比之王”,他連談戀愛、結婚、找工作等等一切,言必稱“價效比”。但,最後,家庭生活工作都搞得一屁吊遭,人生前途也毀了。
“人生”這兩個字,人在前,生在後。不好好把人做透了,生活是好不了的。
說回到填志願,現在其實已經很著急了。比如,提前批的,軍校警校和藝術類的,很多地方得在7月2號幹完。
這個就是細活難活了。全國2000多所院校,1000多個專業,排列組合起來那就是一個超級複雜的大資料系統。
真懂填志願的人,其實就是個找資訊差的頂級高手,就是一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分析高手,就是一個人性人格分析高手。這一切要素都是變數。
而且,這些變數還是變化中的變數。
前面,我例舉過軍校警校五大官校的情況,現在我說說藝考。
藝考每年都在經歷極其複雜的變化。眾所周知,全中國文科瘋狂減招了,藝考很多模式都在變,很多家長政策研究不仔細。比如,以往戲劇影視編導專業,就不算在藝考了,而是列入綜合文化分體系了。
但,特麼地,社會上有很多爛培訓機構真是害死人,他們收了考生家長的錢,不退,還是照樣培訓,最後拿出一句現在那專業只是換了名稱叫“戲劇影視導演”。
這背後其實變化是極大的,等於依然還有海量藝考考生存在著,但相關專業招生人數少到可憐了。這麼說話,這個領域錄取率已經低到1%了,而很多地方文科錄取率都在36%以上。這些資料計算,你們查不到,是我自己測算的。
可以肯定,全中國有大量藝考生投注了巨資,其實走了一條冤枉路,一道窄門。
類似這類高考隱秘的坑,密密麻麻的。絕大多數高考志願問題,本質都是家長見識問題,都是資訊差處理問題。
我真不好意思截圖,有的時候,我真想大哭一場,因為很多問我的老鐵,還給我打過賞,是對我有恩的人。
但,我是真想兇他們一頓,讓他們醒過來。
細節決定勝負,幫孩子填志願,不應該整理出一個極其成熟的資訊文件嗎?不應該自建一套演算法公式,幫孩子走出迷茫嗎?
有湖南考了650非要讀警校的,有江蘇文科629要讀定向師範的。我不是說人家就一定錯,但,我真怕這背後有巨大的不理性。
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排列組合一下。比如,江蘇629位次都到1200多了,985名校是很容易的,頂級211的A+專業隨便上。

我就不明白了,人口紅利沒有了,小縣城縣中都錄取清北的碩士博士了,擠教師這個賽道,真的理性嗎?特別是,定向在某個小地方呀。
這,難道是受唐尚珺非要做教師的影響?
對不起,我是真急了。我不是說是我對,但,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最可憐的,是天下父母不用心,不願意開啟格局,去把孩子送到更遼闊地步。
當年,我叔叔一直說,就希望我考個師範,回到鎮上當個教師,就是成功。所幸的是,這輩子,我就是不服。
應試教育讓孩子成為病梅了,高考一結束,讓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才是真正的開始。這時候,要的就是父母全力出擊。
填志願是AI幫不了的,是張雪峰幫不了的,是我更不可能幫得了的。因為哪怕是圍繞一個人的志願,要做的資料、性格、文化、專業、城市等等分析,都是極其誇張的。

這麼說吧,我為家裡至親填志願,都是整夜不睡的。包括考慮他們要不要復讀,都極為理性。
恰好,這兩天為一個老家農村藝考生填志願,就隨便說幾句體會。
眾所周知,現在不像過去那樣劃出一本、二本、三本線,而是一條線給出來,都是本科,公辦也在其中。我個人認為,是時候弱化對民辦公校的歧視思維了——都是教育部經批的,都是正經本科。
比如,藝考,哪怕是一個四線小城的公立學院也有藝術專業。但,我可以肯定地說,大量垂直類專業藝術院校,絕對要比官辦公立學校的專業強之百倍。
比如,南京傳媒學院是民辦的,你說它與宿遷學院的傳媒學院,哪個能培養真的傳統人才?
這個時候,你如何選?
這既涉及到觀念問題,又涉及到金錢問題,公辦錢少,只要五六千塊,民辦的貴,高的差不多十萬都有。
很多民辦的專業強,原因是依附的學校資源不同。比如,南京傳媒背後是北廣,青島電影背後是北影……
總之,各種複雜資訊。而藝術類考生,說到底,人生就是得靠專業、資源、渠道。
很多公立學校,不根本就沒有專業教師,根本就不懂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但,他們有賦權身份,依然可以高分錄取學生。但,時代淘汰一些行業和一些人的時候,連聲招呼都不打。所以,認清專業資源,非得家長下硬功夫不可。
張雪峰和夸克之類平臺,當然有參考和應用的價值。每個人或平臺也都有其用處。但,填志願本質,是家長和考生透過借智融智,然後做出獨立判斷的大事。
在很多事情上,我都覺得自己特別卑微,特別無力。填志願這種事,年年大夥們都找我幫忙,但,我有時很傷心,覺得這屆家長心太大了,在孩子的人生關鍵節點,太不上心了,太失敗了。
孩子是你們的,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人比你們更懂自己的孩子。高考結束了,孩子成人禮也完成了,比你打麻將以及胡扯以伊戰爭更重要的,就是和孩子真正交交心,平視彼此,幫幫走過這場關隘。
最後,我想說的是,高考成功是少數,對絕大多數高生來說,沒有在高考後哭上幾場的不足以談人生。而填好志願,能把不完美的高考,增添更多美。
說到底,孩子是投奔父母的,在孩子面前,父母必須是個永遠的真心英雄。透過填志願這事,我目測之下,中國絕大多數父母還是不夠格的。
時無稱職父母,使張雪峰豎子成名,誠哉斯言!
PS:全文完。共4000字。今天又寫了高考填志願長文,挺累的,也很著急,很多父母花了大量冤枉錢填志願,很可悲。今天還是推介一下這本“泥潭”,我真的覺得很多時候,孩子是被不合格父母推進泥潭的。
歡迎大家掃下面二維碼,能加我一個星標,或者加好友,以保能及時找到我,期待一鍵三連,謝謝各位!

請歡迎關注人格志影片號,方便我們在直播間交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