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股週一開盤後暴跌,市值在短短幾分鐘內便蒸發了1600億澳元。
全球媒體剛剛紛紛報道!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貿易戰陰影下的市場震盪
4月7日,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最為慘烈的一天,被媒體稱為“黑色星期一”。這一輪暴跌的導火索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佈對多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貿易緊張局勢。

亞太市場首當其衝
在亞太地區,股市開盤即遭重挫。日本日經225指數一度暴跌近9%,創下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香港恒生指數下跌超過8%,科技股和汽車股首當其衝。中國上證綜指下跌6.2%,韓國綜合指數下跌4.1%。

澳洲九號臺新聞報道稱,ASX 200指數開盤大跌6.4%,至7177.3點,創下16個月來的新低。
澳洲九號臺新聞4月7日報道稱,特朗普掀起全球關稅戰後,中國隨即宣佈反制,澳股恐在週一繼續暴跌,市值或蒸發千億以上。

市場普遍擔心,特朗普的全球關稅戰會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澳洲股市恐將在週一繼續暴跌,市值損失或超過1140億澳元。
上週五特朗普宣佈關稅新政後,澳股在截至收盤時的跌幅創下8個月新高,市值蒸發了566億澳元。

(圖片來源:澳洲九號臺新聞)
目前,澳洲對美出口約佔總出口的4%,僅受到10%廣泛關稅的影響。然而,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貿易伙伴,北京宣佈反制後,市場擔憂陡然加劇。
根據特朗普的最新關稅政策,目前美國對華關稅總額已經達到了54%。不僅是中國,包括印度、韓國以及歐盟在內,都表示要對特朗普關稅實施反制。

澳洲總理Anthony Albanese表示,不會對美國關稅採取反制措施。但他同時表示,不會在美國所謂的貿易壁壘問題上妥協。
今天,所有行業全部被波及,無一倖免!
能源:跌幅8.3%
礦業:跌幅7.4%
資訊科技:跌幅6.6%
銀行與金融:跌幅6.3%
公共事業(電力、煤氣等):跌幅6%
可選消費品(服飾、娛樂等):跌幅5.6%
房地產:跌幅5.5%
工業:跌幅4%
醫療:跌幅4%
通訊服務:跌幅3.1%
日常消費品:跌幅3%
美國所謂的“貿易壁壘”包括澳洲生物安全法,後者在實際上限制了美國牛肉進入澳洲市場。此外,美國還對澳洲透過藥品福利計劃(PBS)提供廉價藥品感到不滿。
剛剛,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緊急發聲!
他在墨爾本北部郊區Wallan對記者表示:“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也對全球貿易和全球經濟所受到的影響感到擔憂。”他強調,股市的下跌將影響到澳大利亞民眾的養老金基金,政府對此高度關注,並將繼續與各方保持溝通和應對。

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無疑給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大壓力,投資者需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及時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進一步波動。
白宮方面表示,已於今日開始和50多個國家開啟新一輪關稅談判。
由此,過去24小時內,澳幣還在下跌,昨天跌破4.39,今天繼續。

今早曾一度達到4.33,後回到4.36:

全球來看,真的是徹底崩盤了!
很多人說一早起來徹底傻眼了…
甚至已經炸上了微博熱搜:

特朗普“對等關稅”震撼全球:
澳洲人養老金暴跌,
股市瀕臨技術熊市,央行或將緊急降息
就在上週,美國總統特朗普突襲式地宣佈了全球範圍內的新一輪關稅政策,名義上是“對等”,實際上是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貿易打擊。

短短幾天內,這場關稅風暴席捲全球市場,不僅打壓了歐美股市,更讓澳洲人措手不及:養老金賬戶集體縮水,澳幣跳水,投資市場進入技術性熊市。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政策調整,而是金融秩序被重新洗牌的開始。
關稅突襲:特朗普“你打我一拳,我加你十刀”
4月2日,特朗普高調宣佈了一項“對等關稅”政策(Reciprocal Tariffs),目標是對包括中國、歐盟、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在內的57個國家徵收進口稅。

乍聽之下,“對等”二字似乎強調公平互惠——你對我收多少,我就對你收多少。但特朗普政府實際採用的徵稅邏輯卻極為粗暴。
它並非基於真實的進口關稅對比,而是基於美國對各國的貿易逆差比例來定關稅公式:
關稅稅率 =(美國對某國的貿易逆差 / 從該國的進口總額)× 0.5
比如,美國從歐盟進口6058億美元,出口3702億美元,逆差為2356億美元。2356 ÷ 6058 ≈ 39% → 所以關稅定為一半,即約20%。

最終,結果就是中國被徵稅34%、歐盟20%、韓國24%、印度26%、東南亞一些國家甚至高達40%以上。
這不是對等,而是貿易懲罰。
而這場“關稅大棒”,也很快殃及了全球市場。
市場地震:股市大跌,
澳洲人養老金一天蒸發900億
訊息公佈僅48小時內,全球主要股市集體跳水:
-
道瓊斯重挫超1600點,單日跌幅近4%
-
納斯達克跌超5%
-
歐洲STOXX600跌至2022年以來新低
-
澳洲S&P/ASX 200指數暴跌2.4%,全周累計下跌3.9%,創下兩年最差單週表現

而對於澳洲人來說,更現實的痛苦來自自己的養老金賬戶:澳洲養老金體系總規模約為2.74萬億澳元,其中約1.5萬億直接投資於股市,包括美國市場。
根據澳洲金融評論(AFR)和投行估算:
-
本輪股市大跌導致養老金總資產蒸發約900億澳元
-
相當於每位澳洲成年居民損失近4000澳元
滙豐經濟學家 bluntly 指出:“每個澳洲家庭正在用自己的養老金賬戶,真實感受到這場地緣政治風暴的衝擊。”

匯率暴跌:澳元一夜大跌超4%,對人民幣回吐全部漲幅
昨天我們就報道過:爆炸新聞! 澳幣突發血崩!創5年新低!華人圈炸開了, 澳央行警告: 澳洲將陷入全面混亂! 或將開啟大降息
在市場避險情緒驟升下,澳元匯率也承壓明顯:
-
對美元:單日下跌4.57%,回到0.62以下
-
對人民幣:從4.64跌破4.56,回吐了過去兩週全部漲幅
澳元作為“高風險貨幣”,本就對外部事件極為敏感。尤其在中國、日韓等亞太貿易伙伴遭重稅的背景下,市場擔憂澳洲出口鏈條將被間接拖垮。

更重要的是,匯率暴跌本身也預示著市場預期澳洲可能會在短期內大幅降息,以保經濟不至於硬著陸。
降息預期升溫:市場押注澳洲央行5月開始“放水”
眼下,澳洲央行(RBA)仍將官方利率維持在4.10%。但隨著全球不確定性加劇,金融市場對降息的預期迅速升溫:
-
30天銀行間現金利率期貨市場顯示,5月降息機率高達85%
-
滙豐銀行:預測5月降息至3.85%,年底目標為3.1%
-
澳洲國民銀行(NAB):預計全年最多降息4次
-
Barrenjoey投行:認為RBA將“提前至5月行動”,而非此前的8月
-
高盛:預計5月、7月和8月連續降息,年底利率或達3.35%

債券市場交易員更是瘋狂押注:2025年底前,RBA總計降息超過1%的機率正在迅速升高。
而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說,這可能意味著:
-
房貸壓力有望減輕
-
房價可能止跌甚至反彈
-
消費者信心可能逐步回升
經濟韌性受考驗:澳洲雖未中招,也難獨善其身
值得注意的是,澳洲並非特朗普關稅的“直接物件”——對美出口在其貿易結構中僅佔小頭。
但問題在於:
-
中國、歐盟、日本、韓國等澳洲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將首當其衝
-
一旦這些國家消費疲軟、進口減少,澳洲的鐵礦石、天然氣、農產品出口也將受到拖累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Andrew Boak在報告中指出:“我們原本預計澳洲GDP增長在2025年將受到0.2個百分點的影響,現在修正為0.3個百分點。如果消費與投資同時萎縮,拖累可能更嚴重。”

不過,高盛也認為,由於澳洲就業市場仍較穩定、家庭資產負債表總體健康,經濟具有一定韌性。
這場“關稅核爆”,只是剛開始
特朗普的新一輪關稅政策,不僅是一種經濟政策武器,更是一場全球信心的測試。
-
金融市場正在重新定價
-
央行政策正在迅速轉向
-
投資者在權衡:是抄底,還是避險?
而澳洲,作為一個資源出口大國與高儲蓄經濟體,雖然短期衝擊明顯,但也可能在降息與貨幣寬鬆政策的護航下,成為本輪震盪中較早恢復的經濟體之一。
接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將聚焦5月的RBA會議。
澳洲會不會率先“放水”救市?利率會不會重回3時代?養老金賬戶還能不能翻紅?
我們將持續關注。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 第一時間內容請點下方關注獲取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