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丨李東陽朋友圈(ID:LDYMarketing)
作者丨李東陽
圖源丨Midjourney
馬斯克和特朗普的“二人傳”進入全新的階段。
還記得一個多月前,馬斯克宣佈從美國政壇辭職,投資者和真愛粉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人們開始期待那個無所不能的“鋼鐵俠”再次迴歸。
畢竟馬斯克闖蕩政壇的日子裡,不但在全球範圍內的聲譽極速下降,連帶著特斯拉等企業也淪為了眾矢之的,銷量端的下滑懲戒就是最好說明。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透過,馬斯克報復性的宣佈成立“美國黨”,再次高調介入政治的特斯拉CEO馬斯克讓投資者們感到“疲憊”。

圖源:微博@環球網
此時此刻,我彷彿聽到了特斯拉心碎的聲音,前車之鑑還擺在眼前。
畢竟當商業領袖的宏大願景遭遇政治現實的銅牆鐵壁,所謂“革命”往往淪為一場代價高昂的幻滅。

馬斯克,再次化身“政治狂人”
在商業世界,企業家一旦淪為政治符號,價值便會迅速貶值。
馬斯克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在他的構想裡,一個科技英雄能夠從不一樣的視角,給美國政壇注入新的活力。
區別在於,前一次入駐政壇是期望與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理想碰撞出花活,但這一次是站在總統的對立面,向其開炮。
7月5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宣佈成立新政黨“美國黨”,聲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瞄準明年的國會中期選舉。
特朗普自然沒閒著,回懟馬斯克這一決定稱“荒謬”,還表示馬斯克在過去幾周“完全脫軌失控”,基本上陷入“如火車事故般”災難性局面,“令人難過”。
雙方貌似都有一肚子委屈,但誰也沒有選擇手下留情。
問題在於,政壇新人馬斯克是否找到了破局之道,畢竟此前選擇揮舞政治權柄的那一刻,他的口碑也跟踩了香蕉皮一般,一路下滑。
成千上萬的民眾盼望著要將馬斯克送上火星。
有改革就有代價,馬斯克也真切領會到了這句話的威力。
但馬斯克更在於的是“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對自己的破壞性,稱其“史上最大債務增長法案”,“極其瘋狂且具破壞性”,並威脅讓給該法案投透過票的國會議員明年輸掉黨內初選。
不過特朗普的表態更直接,其建議美國政府效率部好好調查一下馬斯克經營的特斯拉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所獲政府補貼的情況,甚至表態可能會考慮“將馬斯克驅逐出境”。
其實馬斯克很清楚,自己和特朗普已經撕破了臉,法案只是對自己打擊的開始,未來特朗普有一萬種“合法”的方式來打擊自己。
所以乾脆魚死網破,用魔法打敗魔法,用政治打敗政治。
但理想很豐滿,在美國要想另起山頭難度是很大的,況且馬斯克走的並不是一條輕鬆的路線,一旦失敗很可能遭遇更大的反噬。
當然了,馬斯克的人格魅力和財力是他的底氣,如果能在這方面做些文章,還是有可操作的空間。

特斯拉扛下了所有
馬斯克的行為很可能讓其商業大廈再次為其買單,特斯拉就是最好的說明。
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已經下跌約22%,而且隨著馬斯克的行為還在持續引發震盪。
畢竟光是馬斯克與特朗普的“愛恨情仇”,都夠特斯拉喝一壺的。
事實上,自今年馬斯克揮舞政治權柄以來,他在全球的反對者就開始急速上升。
如美國以及世界各地爆發了“反馬斯克”示威活動,部分特斯拉門店遭遇大規模抗議,充電樁被故意破壞以及縱火等行為。
更要命的是歐洲市場,前幾個月特斯拉在歐洲多國的銷量暴跌。
據特斯拉上週釋出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交付電動車38.4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13.5%。
而且特斯拉2025年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而是品牌認知,絕不是句玩笑話。
據調查機構諾瑞克等方面的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消費者對特斯拉的認可度已降至32%。摩根大通分析師布林克曼(Ryan Brinkman)3月表示,特斯拉的品牌價值跌幅“在汽車史上前所未有”。

圖源:微博@特斯拉中國
水逆仍未結束,前段時間馬斯克宣佈將放棄移民火星,要知道火星專案曾是他力挺特朗普的一大原因,但6月18日SpaceX的“星艦”火箭發生“災難性故障並且爆炸”,幾乎摧毀了一切。
除了特斯拉會受到牽連,投資者還擔心火苗會引到馬斯克的其他商業區域,例如自動駕駛和人工智慧,如果特朗普若採取報復措施,隨便一招取消政府合同或收緊自動駕駛法規,可能進一步阻礙特斯拉的Robotaxi和Cybercab計劃。
但目前馬斯克全身心撲在了政治層面,來自商業阻礙、競爭對手等方面的壓力可想而知。
有觀點認為,如果馬斯克“執迷不悟”,特斯拉的董事會將介入其中,到時候禍起蕭牆恐怕才是最致命的。

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馬斯克在2025年的一系列舉動,更像是對其“這世界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這句話的精準實踐。
還記得今年初,馬斯克作為總統先生的親密戰友,在特朗普的就職典禮上發言:“這是一次非比尋常的勝利,這是人類文明的岔路口。”
但他滿心歡喜的實踐被現實擊得粉碎,正所謂搞政治絕不是紙上談兵。
一直以來,馬斯克的“人設經濟學”都是他最具討論性的話題,但政治人設,雖是最具價值的“非賣品”,卻也是其商業帝國最危險的衍生品。
畢竟在資本與權力主導的草臺班子裡,沒有永恆的盟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特朗普的一系列騷操作已經印證了這一點,馬斯克尚有利用價值時,二者如膠似漆,但一旦目的達到,一切都可以成為犧牲品。
就還有中文網際網路上的熱梗——“贏學”,如今也在特朗普身上反覆應驗,白宮官方親自操辦一系列“在特朗普總統的帶領下我們每天都在贏”的大內宣,“強行勝利”彷彿成了一條政治捷徑。
馬斯克實踐起“草臺班子”同樣不遜色,不論是掀起罵戰,將特斯拉等企業架在火上燒烤,還是宣佈成立政黨,都有些一拍腦門就決定的意味。
若用草臺班子的視角拆解世界運轉的邏輯,會察覺那些看似肅穆的國際角力、權力棋局、商戰硝煙,核心裡都藏著臨時拼湊、見招拆招的草莽氣 —— 而正是這種跳出章法的混沌感,織就了當代世界的真實紋理。
不過,參透所有莊嚴皆為暫態、一切規則皆可重寫,並非要一頭扎進虛無 —— 反倒該說,唯有看破這場大戲的本相,方能更清醒地入局博弈。
對於馬斯克而言,其商業基本盤經不起三番五次的重錘,要走出一條別樣的政治路線,重新挽回公眾認知,品牌修復路漫漫。
都說馬斯克是個瘋狂的創業者,但經過了這一番歷練,我想他已然學會:造車可以瘋狂,搞政治必須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