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不可能聯合

文丨鄧新華
這幾天的事,對世界的震撼太大了。
川普開給俄國的條件,在談判技術上是不可理解的。俄國還沒上談判桌,就已經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條件。
再加上美國高官(忘了是盧比奧還是赫格賽斯)說,美國現在要集中資源面對太平洋的競爭。
我在各種群裡看到兩種觀點。
川普的反對者說,川普這麼做,是要聯俄抗華嗎?
川普的支持者說,川普這麼做,一是刺激歐洲出錢、自己負責自己的安全,二是聯俄抗華。
一時間,“聯俄抗華”似乎成了各方共同的判斷。
我做個實證方面的預測:不管川普自己有沒有聯俄抗華的計劃,俄國都不可能和美國聯合。
中國發展比俄國快得多,你說俄國政客是不是會防著中國?我相信肯定會。
但,從政客的自身利益角度看,防著中國只會做在暗處。
因為,對付中國,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權力。
在俄國,只要能夠不斷擴大領土,就能不斷得到民眾支援,從而獲得持久的權力。
最近AI這麼火熱,中國太多精英明白,在AI領域的競爭,可能是最決定未來的競爭。但俄國人就不會這麼想。他們想要的,還是領土。沒有俄國政客覺得,錯過AI的競爭是啥大不了的事。
所以,接下來,俄國只會努力恢復前蘇聯疆域,不可能和美國聯合對華。
不僅不會和美國聯合,俄國政客還會極力從美國那裡索取支援,支援他們恢復前蘇聯的疆域。畢竟,這次已經證明了,這樣對付美國是有效的。延續有效的做法當然是明智的,怎麼可能轉頭去聯美對華呢?聯美對華能得到什麼好處?沒有好處。中國古話說,“現鐘不打卻去鍊銅”,沒這個道理,除非俄國政客也像川普一樣的思維。
有人說俄國和美國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所以會聯合起來。
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與的主體不就是西方文化圈的成員?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文化圈成員不也是打生打死?
美國不但得不到俄國的聯合,還會把歐洲推得遠離美國。最後,美國會發現,只有美國被孤立了。
從中國老百姓利益的角度,這次全球震撼變局,對老百姓的利益有何影響呢?
外長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對歐洲說,中國是現行國際秩序的受益者。
我相信這句話不是外交辭令,而是真心的。
從中國老百姓利益的角度看,老百姓確實受益於全球化,這方面就不多論述了。
根本無須擔心俄美聯合,因為俄國就不可能和美國聯合。真正要擔心的是,怎麼面對變幻無常的美國?怎麼面對現行國際秩序的崩塌?從某種意義上說,現行國際秩序的崩塌,確實算得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起碼在川普時代,川普很明顯地展現出了對現行國際秩序的不屑。美國的全球體系,將出現巨大的裂縫。
四方演義,從外長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發言看,中國的確敏感地把握到了機會,那就是和歐洲改善關係的機會。川普時代的四方格局中,估計中、歐會走近,中、俄也不會交惡,美國落落寡合。
當然,歐洲的份量將越來越不重要。但,能合作總好過對抗。
但,這只是“術”的層面。
應對現行國際秩序的崩塌,在“道”的層面,最關鍵就是要贏得AI領域的競爭。未來搞經濟得靠AI,打仗也靠AI。只要贏得AI領域的競爭,經濟、軍事都會強大,其他風雨風浪都不怕。
而要贏得AI領域的競爭,需要為民營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需要放手讓老百姓搞錢。因為,只有蓬勃繁榮的經濟,才能為AI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才能激勵無數的AI天才湧現,進而推動AI高速發展。
從最近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來看,在面對全球現行秩序崩塌時,仍能著眼於經濟恢復,是好事。希望能夠長久堅持。

下面是口碑最好的,謝宗林翻譯的《人的行為》,限量超值附贈四大獨家資源:
資源一:《人的行為》《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自由秩序原理》三本書的思維導圖,原來售價99;
資源二:《人的行為》精讀講解的音訊課程,原來售價199;
資源三:英文原版《人的行為》的書籍朗讀,對應英文版裡邊每一章的小節,並把中英文對照文字放在了音訊下方,可以邊聽英文邊看文字。前兩年做的,工作量巨大,但這次同樣買書免費附贈。
資源四:英文、謝譯、夏譯三個版本混排《人的行為》電子版,下單任意一本書籍或打賞文章,都可以獲贈此電子版。 
買一贈四,收穫更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