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臺後的六大結論

這篇文章我不想引用那麼多數字和資訊,因為精確的內容還得查,麻煩。而且川普上臺後的展望很多人都談過了,所以我週末再談談,有很多可能和別人不一樣的結論。
先說近期美元走強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1、川普上臺要整頓政府,大力節約政府開支。
2、宣稱要把關稅提高到20%,對東方大國提高到60%,雖然不利於貿易,但有利於減少美國的貿易赤字。

3、對以色列大力援助,幫它完成中東“最後一擊”,趕緊結束戰爭或圍剿,有利於中東局勢穩定。

4、對烏克蘭的援助可能大幅減少。
5、對非法移民的打擊。他任命的“邊境沙皇”號稱要遣返2000萬非移,如果在一兩年內真的實現,相當於美國5%的人口沒了,可以抑制經濟過熱,政府也會節約很多開支。但這個過程會很花錢,而且到底能遣返多少,現在還不知道。但這種姿態已經很嚇人了。
6、大力開發頁岩油,有利於出口和降低油價,也有利於緩解美國通脹。
也就是說,川普上臺會有效地抑制美國的通脹,減少赤字。雖然這可能會促使聯儲進一步降息,不利於美元,但綜合考慮以上6點,總體有利於美元走強。
當然,以上都是預期,畢竟他現在(2024年11月)還沒有上臺。但金融市場就是反映預期的,所以美元走強,美股也短暫走強。等他2025年1月20日上任以後,隨著利好逐步兌現,或者沒那麼容易兌現,加上不斷降息,美元會重回一定的弱勢。
二、美國經濟大機率不會很好。
這一點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預料。
巴菲特已經未雨綢繆。他之前在美國股市不斷上漲時,一直在減持美國的銀行股和蘋果等科技股股票,11月初積累的現金已達3250億美元,史上最多。而11月中旬以來美股的連續下跌,似乎正在驗證他的判斷。
在老鄧看來,美國經濟大機率不會很好。這是因為:
1、嚴厲的驅逐非法移民政策可能會減少美國5%的人口,這對經濟的打擊是致命的。雖然最終我估計遠不會驅逐這麼多人,但在他四年執政時期會始終打擊非移。非移就像過街老鼠,無法正常生活、工作和消費。
為了打擊非移,美國不僅需要加強墨西哥邊境,甚至有可能加強加拿大邊境。加上遣散非移的費用,估計開支不會小。由此產生和各國的摩擦,對美國的國際關係和形象也都會有負面影響。
為了美國的長遠未來,這是美國不得不承受的代價。就像一個人得了嚴重的慢性病,現在到了治病的時候了。而川普也不可能連任,所以他更關注美國的未來,而不是眼前的經濟問題。到了2027或2028年,為了讓共和黨連任,那時他才會重新關注美國經濟。

2、大幅加關稅的政策對美國經濟本身也是傷害,會抵消降息的積極影響。而且很可能會促使各國都加關稅,變成1930年代的情況。當時世界各國的經濟都不好,除了希特勒德國。

3、製造業很難大規模迴流美國,因此紅脖子們的經濟改善仍然有限。

4、美國的AI革命,現在看來還是雷聲大雨點小,ChatGPT之類的東西遠沒有兩年前宣傳的那麼具有革命性,目前的發展又遇到了巨大的瓶頸。

寫到這裡,老鄧再一次對老巴表示敬意。94歲的他依然是那麼老辣,我相信他的預判是正確的。
三、俄烏戰爭不一定會很快結束,但川普以後幾乎不會再給援助了。
川普當然想盡快結束戰爭,但本質目的是不想繼續浪費美國的資源。因此,如果澤連斯基和普京都過於鷹派,戰爭不一定能馬上結束,那時川普仍然會抽身,讓歐洲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因為俄國的表現已經證明它對世界暫時沒什麼威脅,所以美國一定會從烏克蘭抽身,頂多保持嘴巴上的存在,偶爾會給烏克蘭一些微乎其微的援助,也就這樣了。
而英法德三國估計也撐不了多久。最近德國政府遭遇危機,多位部長辭職,就是因為通脹和赤字沒法解決。這是民主國家的通病或者弱點,也就是如果別國的戰爭對自己沒什麼威脅,民眾遲早會對不斷援助他國感到不耐煩的。美國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德國正在證明,估計不久就要輪到英法了。
當然,美國一定會在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保持強力存在,所以根本不用擔心俄國會繼續擴大戰爭。
我承認,美國肯定會在烏克蘭丟面子,即使戰爭在它的斡旋下結束也是這樣。因此美國必須在其他地方把面子找回來,這個地方就是東亞。
四、中美關係。
肯定比較嚴峻啦,川普選的班子都是對華鷹派。而且,中美關係絕不僅僅是經貿關係,美國一定會在地緣政治方面不斷掀起話題。
因此,嚴重性恐怕會超過大多數人的估計。這就是2025年的前景。
順便說一句,被我國制裁的盧比奧,美國未來的國務卿,在我國網頁上已經被改名為“魯比奧”了。不信用百度搜搜圖片,“盧比奧”是一個籃球運動員,“魯比奧”才是魯比奧,哈哈哈哈!
搜狗、360等引擎也差不多,但程度有所不同。也就是說,以前的“盧比奧”正在消失,現在是“魯比奧”,別搞錯了

總之,川普內閣全都是鷹派。
但有一個人例外,就是馬斯克。而且這個人很重要,所以也存在一定的變數。
考慮到馬斯克喜歡什麼都發表評論,容易搶川普的風頭,加上政策方面的不一致,兩個人以後的關係會不會走壞呢?
這裡我想再談談馬斯克。馬斯克之所以在7月份投靠川普,除了表面上的“兒子變性”以及“川普勇敢”之外,深層原因還是川普的政策會對他的新能源車產生重大打擊。
試想一下,如果馬斯克仍站隊民主黨,川普上臺後肯定猛修理他。那時無論他的新能源車還是火箭,恐怕都舉步維艱了吧。馬斯克的商業版圖和財富,將受到重大打擊。所以馬斯克及時轉向,實在高明。
當然,馬斯克在推特上早就看到了民意所向,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也就是說,在川普遇刺的那個時刻,他押寶川普,既是雪中送炭,同時又跟隨了潛在的主流民意,對自己的商業和財富又有巨大好處。以後繼續搖旗吶喊,重金助選,成功率很高。所以馬斯克很雞賊,或者無與倫比的高明
他雞賊還表現在有些話他是絕對不會說的。比如他的重要工廠在我國,他就不會說很多話,哈哈。
他在上海的特斯拉工廠,我們這邊也是破了例的。特斯拉在我國得到了很多好處,遠超其他傳統的汽車大廠。這同樣反映出馬斯克的雞賊。
我在《無恥又開始了》中講過馬斯克早期獲得第一桶金的故事。其實當時他比我講的還要雞賊,因為兩個公司合併時,馬斯克吹噓自己的營銷能力 —- 當然現在看肯定不是吹噓,但當時他還是素人 —- 因此獲得了合併公司的最大個人股份,賣掉PayPal也獲利最多。後來PayPal團隊的人都覺得被他耍了,也有一些怨言。由此可見即便是以“投靠者的身份加盟,他也能暫時成為老大,後來獲利也最多。這水平,槓槓的。
這是一個超級牛人,絕不遜色於川普。
但隨著他介入政治越來越深,以後在政策上必然會和川普產生不一致。老川畢竟是總統而且不喜歡別人唱反調,也不喜歡別人搶風頭,於是關係就很微妙了。
現在川普勝選,馬斯克卻仍然和他在一起,為什麼?
就是為了特斯拉,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馬斯克怕離開川普之後,川普團隊會商量出臺不利於新能源車的政策,所以現在一定要儘量對川普施加影響,要讓川普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這就是馬斯克的高明或雞賊之處。或者說,當馬斯克盡力把川普扶成總統之後,本質上說,雙方由合作關係變成了君臣關係,馬斯克的商業帝國,已經是川普的菜了
因此,現在是馬斯克在求川普。馬斯克希望以自己“功臣”和商業巨頭的地位,給川普施加更加深入和持久的影響。
馬斯克的母親不久前來上海,受到了我方極為隆重的接待,由此可見馬斯克將是未來中美關係的重要橋樑之一。但發揮多大的作用,現在還很難說。
或許川普會把特斯拉當成“重要的例外”?但川普絕不會因為一個特斯拉而手軟的。另外,我們這邊也未必買賬。到時候我們可以看看馬斯克如何長袖善舞。這是個正處於全盛時期的天才,我也不知道他以後會玩出什麼精彩的橋段。
總之,在兩大勢力的碰撞中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如何儘量讓雙方都滿意,讓我們期待馬斯克的精彩表演吧。
另一方面,東方大國這邊早就在為川普上臺做準備了。比如中美貿易的比例,無論對美國還是中國來說,比例都在減少。
但關稅問題仍然極為重要。現在我國進入美國的商品平均關稅是12%,以後會達到多少,變數很大。極大機率會在20%以上,這還可以忍受,但如果超過30%就不好說了。

我們這邊兒,肯定要事先做盡量保守的估計。

五、中美俄關係。
非常微妙,我認為即便川普上臺之後,鑑於上面對俄烏戰爭的展望,三方局勢短期也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化。但明年下半年或者後年,就不好說了。
由於北約和歐盟的巨大影響,美國暫時很難和俄國做表面上的巨大利益交換。所以中美俄三方的利益交換和衝突,現在還不好說。但總體來看有利於美俄,川普肯定是不會讓自己吃虧的。
明年,對於這邊來說,如何和美俄、歐盟處理關係,是一個越發巨大的挑戰。這對東亞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或許會比較有利。
六、我國的內外迴圈。
肯定是更加促進除美國之外的外迴圈,內迴圈也要繼續加強。但由於美國和國際局勢的影響,以及各國跟著美國紛紛抬高關稅,難度也會繼續加大。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內迴圈肯定會不斷加強,會繼續降息,加大化債措施。但具體的措施難以預測。突然向前或向後,向左或向右,具體的時間節點,真的很難說。
因此,作為個人,如何在保守中激進,在激進中保守,也很需要技巧

從宏觀上看,不確定性,是最糟糕的。因為這讓每個人都很累,每個人都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但是過去十幾年走到現在,我們一直處於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之中。
正如北大錢理群教授在2021年說的那樣:
“我最不安的是,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老鄧文章,每天一篇。晚上九點,網上相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