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錦華:《初步舉證》從頭到尾是一個女性的嘶喊,也是一張對現實與社會的戰表

上週五2月21日,我們在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當代MOMA店)、SFC上海影城(SHO杜比劇場)為即將登陸全國院線的《初步舉證》舉行了隆重的首映禮,北京大學的戴錦華教授和華東師範大學的毛尖教授分別蒞臨現場,與觀眾進行了非常精彩又十分犀利的映後分享。
為了讓更多觀眾看到這部分十分有價值的賞析與評論,我們對此進行了一些梳理,儘量還原現場,並在老師的許可下有所增補。今日釋出的戴錦華老師在北京首映場的發言,明日將釋出毛尖老師在上海場的發言
Q:先請戴老師談談對這部戲的一些感受?
A:不是第一次看《初步舉證》,但還是太真切、太巨大的痛。而且與這個痛同時到來的或者說比這個痛更干擾你的是無力感。這個戲特別強烈的衝擊就在於,它從頭到尾在用獨角戲、用滔滔不絕的語言在表述通常時候是在沉默的、無聲的經歷,是被所有人知道、但是所有人寧肯選擇漠視,包括受害者自己用沉默去抹除的這樣一種經驗。所以它構成一個非常強烈的、有張力的,而且是撕扯著你的身體的觀劇經驗。
我很難把《初步舉證》單純當作一個極為精彩的獨角戲,或者一個講述律師的職業劇來看待,因為看劇的過程彷彿是用整個生命體驗在回應:它從頭到尾是一個女性的嘶喊,同時也是一張戰表。它不是完全情緒性的、情感性的戰表,而是非常真切的關於現實與社會的宣言,關於今天我們的女人如何去爭取真正的在場,和怎樣因為我們真正的在場而去改變這個沿襲了幾千年的以男性為人的、以男性為主體的、依據男性而設定的系統。
Q:那我們具體來談談這個戲裡面一個很敏感的概念,就是親密關係中頻繁被誤讀的、和法庭案件當中難以認定的“性同意”問題。
A:我覺得每一個議題提出的時候都不止一個層面,當然最基本的層面是針對那個男權社會長久的偏見,他們說當女人說“不”的時候,她們在說“是”。這本身成了父權社會自相矛盾的一種結果。因為曾經的父權社會要求女性是貞潔的,絕對自持的,即便是她樂於進入這種親密關係她也只能說“不”;而後“性同意”被用來成為一個關係合法化、男性自我辯護的這樣的條款,就產生了一種自相矛盾。
而我覺得這個劇已經進入了更深的層面,就是在“當我們女性明確地說‘不’就是在說‘不’”的這樣一個前提已經被闡明的情況下,它講現代法律如何讓女性得以證明我曾經說“不”。因為這是一個只有兩個當事人所謂各執一說的這樣的一個狀態。於是它作為一部英國的劇,是非常清晰地坐落在現代法律——西方的,現代的整個的法律制度——三權分立的制度、無罪推論的制度、辯護律師陪審團的制度之下,女性如何證明我說不、我曾經說不、我以什麼樣的方式表達了不。前半段已經講到泰莎自述是如此成功、如此自由的精英女律師,而我們看到的是無論作為一個當代女性贏得了怎樣的解放,在法律、社會、政治的意義上被賦予了什麼權利,卻仍然要遭遇著這麼多無法用語言去表述的遭遇,或者說不受到我們聲稱被賦予的權利所保護的遭遇。
Q:我覺得這個劇作設計的巧妙也是在於,在前面這部分,她其實是之後她被傷害的那個體制的一部分(甚至是其中的佼佼者)。她非常眉飛色舞地向我們講述了她作為辯護律師的時候,如何用所謂的法律上的辯護技巧去擊破、去摧毀對手,而在這之後,當她成為了那個受害人的時候,她發現一切的感受如此不同。
A:這其實讓我有點自我反省。我們沒有好身世、沒有好家世、沒有好背景的女人,覺得我們可以透過奮鬥,最終成為勝出者,而不是出局者。那麼這個就是在說我自尊、自愛、自強、自律的同時,是不是其實也包含了對弱者,對不成功的女性,對受害者女性的某種不屑?而事實上你會發現單純在性別這個維度上,其實大概也很難逃脫這樣一個父權制度之下,身為女性的宿命。所以我覺得這樣的一個對比,這次看的感覺更深一點,更直接一點:《初步舉證》最後不是說泰莎曾經扮演了那樣的一個制度性加害者的角色,到最後變成了一個制度性的受害者角色的單純對照,不是在這個意義上的對照,而是透過這樣的一個對照,讓我們返回去看整個文化的、價值的和制度體系自身的性別屬性
Q:這個劇裡實際還涉及到了一個我們對“完美的受害者”的不公要求。
A:對,這個劇揭示出了完美的犯罪和完美的受害者本身都是在父權邏輯內部被想象、被制定出來,事實上就是當女性進入到這個體系的時候,“完美”就不會出現。而且它裡面講了,說如果你是完美的受害者,你成功的、準確的、邏輯的、清晰理性的敘述了你被強暴的過程,你馬上會被法庭認為這是假的,這是偽造的,這是虛構的,或者這是預謀的。但是如果你不能作為一個完美的受害者提出一份完美的證詞的時候,你在法律的意義上就不成立。就我覺得那個痛,或者說那個揭示,也在這個層面非常深。
在觀眾提問環節,戴錦華老師也回應了觀眾所問到的如何應對這種女性為了尊嚴而戰、結果尊嚴反而一次次又被法律和制度所踐踏的無力感,她說當受害人把加害者推到被告席上,讓它作為一個案例在法律上出現的時候,可能本身已經是一種勝利。就像演出結尾處次第亮起的卷宗一樣,每一個檔案後面都有個像泰莎一樣的女性勇敢站出來,這些案例在累積,“在某個地方,某個時候,無論如何,有些事情必須改變”。我們在思考當中去採取行動,即便是特定個體做出的選擇都微不足道,但也未必沒有意義,以此我們來進一步謀求更平等、更合理、更尊重差異的法律體系和社會結構。【完】
2月28日,《初步舉證》將正式登陸全國院線,目前貓眼、淘票票平臺已經開售,期待影城更多排片!
↓新現場劇場放映排期↓
大部分場館可在大麥app或小程式購票(搜尋劇目或場館名稱),其他場館可在場館公眾號或小程式購買
“新現場”

高畫質放映系列,由北京奧哲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致力於透過放映的形式向觀眾呈現當今世界舞臺上最優秀的作品。透過與包括

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特拉法加發行公司、環球映畫、影院現場、松竹株式會社、百老匯高畫質、法國百代現場、西班牙數字影像

在內的多個品牌合作,“新現場”高畫質放映系列目前發行推廣來自

英國國家劇院、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皇家歌劇院、莎士比亞環球劇院、莫斯科大劇院、法蘭西喜劇院

等多個機構的世界頂級戲劇、歌劇、舞蹈、展覽影像。

截至2024年8月,“新現場”放映劇目已達300部,覆蓋北京、上海、廣州、臺北、香港等69地,放映超過11400場,觀影人次超過85萬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