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音和微信各添一個AI社交貨幣。


文|彥飛
編輯|王靖
來源|字母榜(ID:wujicaijing)
封面來源|Unsplash
隨著微信接入元寶、抖音接入豆包,兩大超級APP都想給使用者介紹一位“AI好友”。
近日,騰訊旗下的AI大模型應用元寶開設微信賬號。使用者可以在微信內搜尋“元寶”,將其新增為好友,並輸入文字、語音與它互動。
新增成功後,元寶微訊號常駐於微信聊天列表中,與服務號類似。除了聊天互動外,它還可以一鍵解析公眾號文章,以及其他圖片和文件等,響應速度很快。

圖注:元寶微訊號
“字母榜”實測發現,元寶微訊號還可以解析今日頭條等位元組系APP的文章,並未針對競爭對手築起籬笆。此外,使用者暫時無法將它拉入群聊中,只能一對一私聊。
與此同時,抖音也試圖將位元組AI大模型應用豆包打造為使用者的AI好友。
3月初,抖音APP的“訊息”標籤頁新增豆包智慧助手。使用者可以透過文字或語音與豆包抖音號聊天,或是查詢資訊、搜尋關鍵詞等。在一些情況下,抖音站內短影片會出現在輸出內容中。
字母榜測試後發現,豆包抖音號的功能比較簡陋。它列出了“拍照答疑”“AI生圖”“幫我寫作”等功能,但點選後會彈出“開啟豆包APP”的視窗,引導使用者下載或跳轉。不難看出,豆包抖音號目前主要充當豆包APP的導流渠道。

圖注:豆包抖音號
爭相給使用者介紹自家的“AI好友”,是騰訊位元組AI大模型戰爭的最新戰事。
騰訊位元組都把廣告投流視為AI APP拉新的關鍵手段。然而,以投流換增長是一場沒有止境的添柴加火;即便壕如騰訊位元組,也不可能無限制地燒錢。
今年3月以來,豆包下載量回升明顯,在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免費榜的排名保持在TOP3;元寶則有所回落,4月之後基本在第10名左右波動。
在此情況下,騰訊祭出了微信這個大殺器,將元寶直接融入聊天列表中;位元組也將豆包放在抖音“訊息”頁,還在短影片頁面開闢入口,與點贊、評論、轉發等功能並列。
此前,元寶、豆包同樣得到了陣營“帶頭大哥”的扶持。如今,微信抖音更進一步,讓元寶豆包分別開設賬號,絲滑融入自家社交關係鏈和內容生態中。這是元寶豆包邁向全場景覆蓋、繼續擴充使用者池的一小步,也是騰訊位元組在投流之外探索AI to C增長新正規化的一大步。

元寶豆包兩位“AI好友”初出茅廬,當前的功能相比APP有所欠缺,但勝在無縫融入各自陣營“帶頭大哥”的生態。
元寶微訊號可以解析公眾號文章,其他來源(如今日頭條)的連結也可以勝任。除了在聊天視窗內回覆一段簡潔的文字描述,它還會以資訊卡片的形式,生成更詳細的內容。

圖注:元寶資訊卡片
資訊卡片的外觀類似微信公眾號文章連結,點選進入後,可以傳送給其他微信使用者,或是分享到朋友圈,還可以收藏、在瀏覽器開啟、在電腦開啟等。
此外,使用者和元寶微訊號聊天時,除了傳送手機本地檔案,還可以選擇傳送微信聊天記錄或收藏的檔案。
契合微信使用者使用習慣,無縫融入微信生態,是元寶微訊號的獨特優勢。相比之下,元寶APP暫時無法做到這一點。
不過,相比APP,元寶微訊號存在不少欠缺。
例如,使用者使用元寶APP,可以預先選擇混元或DeepSeek模型,並選擇是否啟動深度思考、聯網搜尋等功能,以適應不同的任務和場景。元寶微訊號則需要在資訊卡片中選擇“快速思考”或“深度思考”,並重新生成內容。
又比如,元寶APP支援上傳本地檔案和騰訊文件,還可以透過呼叫元寶小程式的方式,間接上傳微信檔案,能夠解析的檔案來源更豐富。
此外,元寶APP可以生成不同的對話,元寶微訊號卻只有一個對話;結果,使用者在切換到新話題時,元寶微訊號常常跟不上思路,導致一些啼笑皆非的bug。
字母榜此前讓元寶微訊號解讀一張菜餚照片,它準確識別出這道菜是青菜毛豆炒肉絲。但當後續解析一篇關於AI的文章時,元寶微訊號依然在略顯蠢萌地談論那道菜品。

圖注:使用者更換話題時,元寶微訊號會“犯傻”
更大的區別是AI應用生態。元寶APP聚合了大批第三方開發的AI應用和智慧體,比如AI畫圖、AI拍題、AI虛擬人、AI小說創作助手、AI遊戲、AI口語陪練,等等。元寶微訊號則一概欠奉。
與元寶類似,豆包抖音號相比APP同樣簡陋。
目前,使用者可以在抖音“訊息”頁與豆包聊天,傳送文字或語音,甚至和豆包打電話,而豆包也基本上應答自如。
豆包抖音版甚至預設了四個功能卡片,包括Meta釋出開源大模型Llama4的亮點解讀,打個招呼,和豆包打電話,以及AI畫圖,分別指向聯網資訊查詢、文字和語音聊天、圖片生成等AI功能。
字母榜實測發現,豆包抖音版較好地完成了上述四個任務。然而,它在頁面下方羅列的一系列功能,比如拍題答疑、AI生圖、幫我寫作、音樂生成、翻譯等,甚至上傳照片,都僅僅是“功能示意”;使用者點選後,會被要求下載或開啟豆包APP。

圖注:豆包抖音號頻繁提示跳轉至豆包APP
可以說,對於只想和AI聊聊天、查查資料的淺度使用者而言,兩位AI好友還算夠用。但如果使用者希望重度使用AI大模型,那麼還是元寶或豆包的APP版本更方便。

在元寶微訊號、豆包抖音號上線之前,使用者已經展現了對於“AI好友”的需求。
今年3月,隨著DeepSeek爆火,有人開始研究如何將其接入微信。B站UP主“少灰老師”製作了一組接入教程,可自定義人格、儲存記憶、識別圖片、支援群聊,號稱“24h回覆訊息的智慧微信戀人”“賽博撩妹不是夢”,獲得數十萬播放量。
如今,兩大超級APP也注意到了這一潛在需求,將自家AI APP融入生態,試圖蹚出一條AI社交的新路徑。
與社交場景高度融合,將AI生成內容一鍵分享給微信或抖音好友,是元寶入微、豆包入抖的最大亮點。
使用者使用元寶微訊號分享AI內容時,體驗幾乎沒有割裂感,與分享“普通”內容無異。為了無縫融入使用者使用習慣,“AI好友”也會盡量“擬人”。
例如,使用者輸入提示詞後,元寶會在回覆前顯示“對方正在輸入”,並以“我想一想”作為回覆內容的開頭語。相比之下,元寶APP並沒有這樣的細節,而是更加直給。
與之類似,儘管豆包抖音號功能簡單,但抖音同樣希望給它注入社交元素。
“訊息”頁是抖音使用者目前最主要的社交場景。它除了彙集使用者聊天資訊,還囊括了新關注使用者、粉絲及其他使用者的訪問行為等。
此前,已經有不少使用者將抖音“訊息”頁作為一個新的社交場域。如今,豆包以抖音號的形式入駐“訊息”頁,成為AI新朋友。
AI社交併不是新玩法。自從AI大模型風靡全球以來,AI社交產品層出不窮,但始終沒有一個能夠大規模吸引並留住使用者。
究其原因,這些產品大都是搞的是“偽社交”。
早在2024年3月,位元組就上線了一款AI社交APP“貓箱”,使用者可以與不同風格的AI虛擬人聊天。此外,市面上的AI社交產品還包括百度的月匣、網易的破次元戀人、美團的Wow等。

圖注:位元組旗下的AI社交APP貓箱
但時至今日,這些APP並沒有引起太大反響。
技術上,AI大模型技術雖然發展很快,但仍不足以讓AI虛擬人以假亂真。使用者稍作深聊就會發現,AI虛擬人精緻皮囊之下,“靈魂”和語言十分貧瘠和雷同;談天說地尚可,但與“社交”沒啥關係。
也就是說,現有的AI社交產品本質上仍是人機對話。AI社交被簡單粗暴理解為“使用者與AI社交”。
在這條賽道中,也有一些表現較為出色的產品。比如MiniMax旗下的出海AI社交應用Talkie,號稱年收入數千萬美元。但它的產品邏輯和商業模式,與真正的社交網路相去甚遠。
隨著元寶入微、豆包入抖,巨頭開始探索AI社交的新路徑。
這條新路徑是,不再強求使用者與AI智慧體互動,而是迴歸社交網路的本質,讓生成式AI提供真實社交的素材,也就是所謂“社交貨幣”。
使用者透過元寶、豆包賬號生產內容,然後一鍵分享至已有的社交關係鏈中,不再需要為了所謂AI社交,下載新的APP、培養新的使用習慣;而是在每天使用的社交網路中,獲得了更方便地呼叫AI的入口和場景。
同時,元寶豆包在微信抖音開設賬號,推動生成式AI從個人場景延展至社交場景,不僅為AI產品帶來新使用者,也預示著尚未開掘的商業機會。

引入AI好友,是騰訊位元組在投流之餘為AI產品拉新的最新嘗試。
2024年至今,AI投流大戰格外激烈,網際網路大廠是主要“金主”。根據AppGrowing的資料,從2024年第二季度到今年第一季度,豆包單季度投放金額均超過1億元,最終登上AI APP的頭把交椅。
進入2025年,騰訊抓住DeepSeek席捲全球的機會,開始大手筆為元寶投流,其廣告遍佈騰訊系廣告平臺,以及B站、小紅書等第三方渠道,甚至在農村“刷牆”。
據統計,今年第一季度,AI產品的全行業投流費用約為18.4億元,超過2024年的任何一個季度。其中,元寶投放費用高達14億元,僅3月就達到11億元。
在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騰訊總裁劉熾平表示,元寶在啟動期的確會有比較大的投入力度。他表示,從2月到3月,元寶的DAU(日活躍使用者)增長了20倍。

然而,AI投流戰爭打到現在,一個越來越清晰的事實是,為AI產品燒錢,“燒”不出穩固市場地位。
網際網路公司為了推廣AI APP進行“廣撒網”式投流,其投入產出比並不算很高,效果也不穩定。過去幾個月,基本不投流的DeepSeek穩居蘋果App Store前三;豆包和元寶反而起起伏伏。近期,隨著豆包再度加大投放,元寶已經跌至TOP10開外。
大廠已經意識到AI投流的效能天花板。劉熾平此前表示,元寶未來肯定不是純粹靠投流來獲得使用者,未來會讓元寶和騰訊現有的產品進行有機聯動。
在這一思路的指引下,騰訊先是在微信九宮格、搜尋框等位置加入元寶,隨後又在訊息列表中加入“元寶紅包封面助手”,直到現在元寶微訊號正式上線。
另一邊,抖音經過一段時間的“矜持”後,同樣火力全開。
在較長時間裡,抖音並沒有為豆包開闢專門入口,只是暫時限制其他AI APP的投流。直到DeepSeek呼嘯而至,抖音也坐不住了。豆包開設抖音號、入駐“訊息”頁的時間,甚至比元寶開通微訊號更早。
與投流相比,AI應用變身AI好友,在微信抖音流量池招攬並留住新使用者,價效比高得多。
從投入來看,元寶豆包入駐微信抖音,即便需要“親兄弟明算賬”、向後者支付一些費用,也是集團層面上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作為對比,此前兩款AI應用把大筆廣告費投放在第三方平臺。位元組更是從去年11月開始,將70%的豆包投流費用花在了騰訊廣告系統中。
而效果上,AI好友大幅縮短了微信抖音使用者使用AI功能的路徑,且可以常駐在使用者最常用的聊天或訊息列表中,大幅提升開啟率和留存。AI好友生成的內容,還能在社交和內容生態內二次傳播,增加元寶豆包的曝光率和下載量。
除了騰訊位元組,其他科技巨頭也已經逐漸意識到將AI與社交融合的價值。
在美國,Meta計劃今年第二季度推出的獨立的AI應用。OpenAI也在研發一款社交網路產品,使用者可以透過AI生成並分享內容,強化AI“內容生產-互動反饋”閉環,與馬斯克麾下的X對標。
目前來看,元寶豆包的微信抖音賬號都還有大量功能缺失,豆包抖音號甚至處處要給APP導流。但這類技術問題並不難解決。等到兩個賬號更深入融入各自生態,騰訊位元組面向C端的AI產品將覆蓋更全面的場景,也將真正得到微信抖音兩大超級APP的加持。
另一方面,此前大大小小的公司做AI to C產品,都是靠買流量拉新。但如今,騰訊位元組直接把兩大超級APP開放給自家AI應用,而且與社交關係鏈結合的力度越來越大。其他公司如果仍然走買流量的老路,ROI將很難令人滿意。
元寶微訊號和豆包抖音號背靠微信、抖音兩棵大樹,假以時日,這兩位剛剛出爐的AI好友有可能成長為其他所有AI to C產品的勁敵。
參考資料:
新京報,《微信接入騰訊元寶App回答 仍需使用者手動新增該功能為好友》
新榜,《“元寶”殺入好友列表,想和13億微信使用者“交個朋友”》
極客公園,《微信聊天框內建元寶,超級App又一輪進化開始》
三易生活,《騰訊、抖音齊上陣,AI社交方向轉為AI伴侶》
中國企業家雜誌,《AI產品燒錢競賽:騰訊兇猛,位元組保守,Kimi後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