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美國18】買房了更任重道遠

【留美學子】2756
8年國際視角精選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陳屹視線】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觸控美國》
連載系列之十八

作者 孫燕
【留美學子】導語
廣受好評的《觸控美國》已經完成17期連載。
《觸控美國》是作者孫燕女士人生跨越30年、留美旅居中,酸甜苦辣的真實記錄!一切來自作者穿越美國的東西南北、觸控到的人與事!點點滴滴、彙集成觸擊人心、揭示人性的隨筆記錄!
感謝作者孫燕女士授權【留美學子】連載,讓我們追隨著作者的足跡,穿越到幾乎要被時代遺忘、卻就發生在昨天、前天的那些故事裡。
第33節 奧斯汀買房
奧斯汀位於德州的腹地,也是德州的文化與政治中心,奧斯汀多次被評為全美最宜居住的城市。奧斯汀雖然不大,但是德州的三個著名的大城市分佈在奧斯汀的周圍,使奧斯汀呈眾星捧月之狀。

著名的科羅拉多河流經市中心,為奧斯汀增添些許浪漫色彩。奧斯汀還有世界現場音樂之都的美譽,每年舉辦的各種音樂會的數量在全美居榜首。聞名全美的娛樂街六街就在市中心,與科羅拉多河僅僅相隔兩條街。
德州的州府和最好的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也位於市中心,離最熱鬧的娛樂場所很近,學生們要有一定的定力才能不被那些光怪陸離的酒吧和音樂廳所吸引,這一點讓許多學生家長詬病。

最令奧斯汀自豪的還是雲集在這裡的高科技公司,當時摩托羅拉,三星兩個半導體公司的多條晶片生產線,戴爾電腦公司總部和工廠都設在這裡。因此奧斯汀有矽山之稱,與加州的矽谷遙相呼應。
近年來更多的高科技公司落戶奧斯汀,包括特斯拉,蘋果,惠普,英特爾等大公司紛紛來奧斯汀設廠或者擴張。看來奧斯汀將大有可為,前途無量。

德州的燒烤揚名全美,其分量之大令人咂舌,足以體現德州牛仔的豪爽。以我們的食量一份足以餵飽兩個人。

當時女兒正在讀八年級,還有幾個月就要升高中了。在美國高中的四年對孩子是最關鍵的,選擇安家的地點等於選擇高中。所以搬到奧斯汀我們立刻面臨選擇居家地點的問題。

先生上班後,由於沒有半導體行業的經驗,他買了幾本書並透過多種渠道找到了很多相關論文,每天自學以求快速掌握相關技術,同時還要到潔淨車間學習幾個關鍵裝置的使用。
由於他的基礎知識紮實,三個月後他便能獨立工作了。在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開啟局面需要做出相當大的努力。
先生做事一貫踏實嚴謹,他的信念是工作力求精益求精而且要有深度,他一心專研技術,從不需刻意找老闆和同事拉關係。當然,有些人友好,有的人不友好。先生告訴我說,他總是告誡自己心胸要豁達,工作要努力,並堅信好的工作成果最終一定會贏得人們的承認和尊重。

他們公司有一個白人高管對他非常友好,他的太太在教育局工作,談起孩子的上學問題她的太太告訴我們學校的安排情況,四月份就要確定上哪個高中,當時已經是二月份。
我們原以為秋季入學我們有足夠的時間買房子,這個訊息促使我們必須馬上選擇安家地點。我們新來乍到人地兩生,當時的資訊也沒有現在發達,要在短期內確定女兒的高中學校我們有很多資訊要查。
像美國的多數城市一樣,所謂的好學區大都是華人和印度人集中的地方,那裡房價貴,孩子的學習相互競爭,他們把中國和印度的競爭手段搬到美國。
我們的選擇是避開那裡,無論是居住地還是學校我們都選擇去一個種族比例適當的地方,這樣有利於孩子和各個族群的孩子交往,能更好地瞭解美國,融入美國,對我們的經濟條件和孩子的學習壓力都適度。

先生經過多方面調查和比較選擇了一個很不錯的高中。學校確定以後我們決定馬上買房子。奧斯汀的房價當時不高,我們選擇的學區也不是最熱門的,所以房子比較容易找。我們自己找房子,看了幾個房子後就確定下來,然後找了一個房屋中介辦手續,第一個房子就這樣搞定了。

房子是一個兩層小樓,四居室,二年新,居住面積二千三百英尺,院子將近五分之一英畝。前房主是一個美國白人,房子保養得很好,男孩和女孩的房間的裝修都很漂亮,我們不用做任何調整,可以馬上入住。前院和後院都整理得乾淨整潔,後院還有滑梯和鞦韆,孩子們喜歡極了。作為第一個房子,這樣的條件我們已經相當滿意了。

對我們來說第一次買房子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從貸款的申請過程我們得知貸款的利率與信用分數有關,先生在美國將近九年的信譽積分接近滿分,因此我們得到了最低的貸款利率。
辦理房產移交手續的時候我們得知美國的房子買賣雙方不能直接交易,必須委託有特殊許可的第三方公司來完成交易。美國沒有房產證,所有交易記錄都在縣政府存檔,這一整套流程很嚴謹,避免了許多糾紛並減少了欺詐發生的可能。

2001年三月,剛剛搬到奧斯汀兩個月我們正式買到了我們的第一個房子,這時距我們來美國不到九年。交房子鑰匙的那一天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擁有一個房子是我們美國夢的一個具體體現。
九年前當我到瑪麗家過第一個聖誕節的時候,我曾經夢想將來有一個像她家那樣的房子,當時覺得那是一個遙遠的目標,沒想到這一天真的來了。那天我一個人坐在潔白的地毯上,望著空曠的客廳百感交集。這是我們的家,我們在美國有房子了,這真的和做夢一樣。
幾個月前我們還在為等待綠卡而心焦,現在居然在美國安家了。一切來得那麼突然,又那麼必然。這一切都是我們夫妻靠努力掙到的。我們一路走來,一步一個深深的腳印。
想當年我們赤手空拳來到美國這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靠著我們兩個人的頭腦和兩雙手,先在美國立足,再立業,再置家,這其中的酸甜苦辣任何語言都無法準確地表述,只有我們自己最清楚。我們求的是一份自在,一份自主和一份心安,也為兒女打下了一片天地。

當天晚上先生下班把兩個孩子接到新家,孩子們一起歡呼雀躍。雖然這裡空空如也,沒有傢俱,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充滿歡樂與感慨,大家都不願意離開。最後我們開啟野營用的睡袋,一家人在地毯上睡了一夜。

我們剛剛在奧斯汀的新家安頓兩個月,又要準備搬家了。

作者孫燕
哈爾濱人氏,移居美國三十載,隨夫君闖蕩美國北東南西,縱覽袤僵之無垠,橫貫人文之熙明。擇陽光之都,高科技之府而棲。幸哉!憂哉?悠哉!
自幼喜愛文學,不料誤入醫學之迷宮,主業牙醫。在兒女投身正業之時,其母棄主從副。辦雜誌,行出版,風生水起。為人作嫁,把玩文字。樂哉!愚哉?壯哉!
原《美華文學》雜誌社主編·、現威廉出版公司總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