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王炸英劇,揭開了頂流女作家的“歷史懸案”

*本文為「三聯生活週刊」原創內容
文|李孟蘇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請謹慎閱讀

今年是英國作家·奧斯汀誕辰250週年紀念。不出所料,英國又掀起一陣奧斯汀熱。
今年,奧斯汀去世前兩個月住過的溫切斯特故居被改成紀念館,即將對公眾開放,這是英國境內第四個奧斯汀紀念館。英國國家信託基金推出了“彭伯利莊園之旅”旅遊路線。BBC製作了兩部電視劇,《奧斯汀小姐》和《貝內特家的另一個姐妹》,後者是《傲慢與偏見》的衍生劇,講貝內特家最沒存在感的三妹瑪麗的故事。Netflix正在拍攝《傲慢與偏見》。此外英國各地策劃的奧斯汀主題展陸續開展,也有知名奧斯汀研究學者的新著出版。
奧斯汀家的另一個小姐
進入2025年的第二個月,BBC率先播出4集迷你劇《奧斯汀小姐》。電視劇不同於以往奧斯汀的傳記片,主角不是,而是她唯一的姐姐卡桑德拉。
提到卡桑德拉,全世界的迷(Janeites)第一反應是:她毀掉了妹妹的大量封信件。簡很愛寫信,英國文學研究學者、翻譯家松風撰寫的《簡·奧斯汀小傳》中提到,簡一生寫了三千多封信,現存僅160封。奧斯為現代英語小說奠定了基礎,斯坦福大學文學教授亞歷克斯·沃洛克說,“不談奧斯汀的貢獻,無以討論現代小說”。作為英語文學世界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奧斯汀除了基本的傳記資料,其他資訊相對稀缺。二百多年來,人們對她知之甚少,於是多了猜測,比如她是秘密的激進分子,她死於中毒等等。她的信件裡藏了多少秘密,以至於卡桑德拉認為最好的做法是銷燬它們?這成為簡·奧斯汀研究中一個懸而未解的謎團。
《奧斯汀小姐》劇照
電視劇根據英國作家吉爾·霍恩比(Gill Hornby)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故事正是圍繞信件銷燬這一的神秘行為展開。
故事發生在1840年,此時距簡去世已經過去23年。卡桑德拉收到伊莎貝拉·福爾的來信,說她的父親富爾沃·福爾牧師(17641840病入膏肓,將不久於人世。卡桑德拉急切地前去探望伊莎貝拉,她知道,福爾牧師一旦去世,伊莎貝拉就會被趕出牧師住宅,卡桑德拉要去幫助這個孤女安頓好生活。更深層的原因,她要去尋找妹妹寫給伊莎貝拉的母親——伊萊扎的私人信件。她擔心這些信件落入不當之人手中,會壞了簡的名譽。

原著小說和電視劇都是基於史實構建的故事主線和角色,裡面的人物均有據可查。福爾家族和奧斯汀家族是交往了幾代人的密友,並有姻親關係。富爾沃·福爾的父親和奧斯汀姐妹的父親,是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的同窗,他們在畢業後仍有密切的往來。老奧斯汀為了補貼家用,在寓所裡開辦寄宿學校,福爾家四個兒子都來上學,和奧斯汀家的孩子一起接受教育,一同遊戲,結伴到戶外探索自然,建立起了終生的友誼。
福爾家的二兒子托馬斯14歲來到奧斯汀家上學,遇到6歲的卡桑德拉,直到18歲離開去上牛津大學,卡桑德拉看他就像自己的兄弟那般熟悉。他們後來訂了婚,因托馬斯早逝,兩人未能舉行婚禮。也正是因為青梅竹馬培養起來的感情,使得卡桑德拉在未婚夫去世後不願再談婚論嫁。
《奧斯汀小姐》劇照
福爾牧師的妻子名叫伊萊扎(1768-1839),她的妹妹瑪麗(17711843嫁給奧斯汀的大哥,姐姐瑪莎(17651843在母親去世後,於1805年和奧斯汀母女共同生活,1828年成為簡五哥弗朗西斯的第二任妻子。簡留下的信件中,她和瑪莎的通訊佔了多數。
電視劇之所以選擇福爾牧師家作為背景地,除了兩家關係緊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現存的很多信件是卡珊德拉住在福爾家時,妹妹寫給她的。有一封信裡寫道,“我們剛剛收到了來自金特伯裡(福爾家所在地)的兩筐蘋果,幾乎鋪滿了我們小閣樓的地板。”還有一封信是簡20歲時寫的,她告訴姐姐她喜歡上了一個名叫湯姆·勒弗羅伊的年輕愛爾蘭律師。幾天後,簡又寫信來說,年輕人離開了,她“以淚洗面”,很是失意苦楚。
《奧斯汀小姐》劇照
劇情以福爾牧師的家為起點,分為兩條故事線交織著進行。一條是姐姐找到了妹妹的信,讀著信回憶她和簡如何共同應對愛情、家庭問題以及生活的起伏。另一條線是卡桑德拉為伊莎貝拉找回姐妹情誼,鼓勵她勇敢追求愛情,幫助她實現了成長,找到了幸福。
一個謎:姐姐為什麼毀掉了妹妹的信件
第一條故事線講述卡桑德拉和簡的姐妹情深,並解釋了卡桑德拉毀掉信件的動機。
奧斯汀家有8個子女,其中6個兒子2個女兒。卡桑德拉(1773-1845)排行第五,比簡年長2歲,姐妹倆感情極為深厚,以至於卡桑德拉去雷丁修道院女子學校上學,年僅9歲的簡也執意隨她一起去,儘管她是那麼幼小,根本不適合去寄宿學校。
卡桑德拉與托馬斯訂婚後,托馬斯在海外死於黃熱病,此後卡桑德拉終生未嫁,與母親、妹妹相伴生活。在《·奧斯汀小傳》中,松風寫道:“姐姐卡桑德拉,在奧斯汀的文學人生中更是扮演了難以替代的角色,既是朋友,又是知己,還是奧斯汀少年習作的合作者插畫師,更是誠摯的評論者、難得的‘責任編輯’。兩人親密的程度,母親曾這麼評說,‘倘使卡桑德拉要被砍頭,簡就會堅持分享她的命運。’”
《奧斯汀小姐》劇照
卡桑德拉擅長水彩畫,她為我們留下了簡的兩幅畫像。其中一幅是讀者熟悉的奧斯汀正面肖像,雖然曾被家族成員評價為“與簡的真實相貌極為不符”,但如今懸掛在英國國家肖像館,成為作家的“官方”畫像。
電視劇一開始,就有了提示:福爾牧師職位的繼任者對簡的個人生活充滿好奇,赤裸裸地說,“她值得擁有一部完整的傳記,讓我們得以瞭解真正的簡·奧斯汀。”奧斯汀姐妹的大嫂瑪麗也趕緊表態,寫傳記的事宜她安排給了自己的兒子。
這一切都讓卡珊德拉感到警惕和緊迫,更堅定了銷燬妹妹書信的決心·奧斯汀研究的權威學者,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名譽教授德沃妮·盧澤(Devoney Looser)認為,卡桑德拉可能密切關注到了“弗朗西絲·伯尼書信事件”。

弗朗西絲·伯尼(Frances Burney1752-1840)是英國著名諷刺小說家和劇作家,代表作有《伊芙萊娜》《塞西莉亞》和《卡米拉》,簡少女時代讀了她的作品,從中獲得不少靈感。伯尼去世後,她的個人信件被整理出版。這些信件揭示了她的私人生活、感情生活以及她對同時代的一些人物的看法。在維多利亞時代,女性的端莊得體極為重要,社會要求女性在私人生活和情感事務上要非常保守和謹慎。伯尼的信件引發了大量爭議和道德指責,批評家和公眾對她的私人生活進行了過度解讀,嚴厲譴責她的私人意見與公眾形象不符合。
《奧斯汀小姐》劇照
這種對女作家個人隱私的剖析與批評可能讓卡桑德拉產生了擔憂,擔心簡的信件被公開後類似的揭露和批評會損害簡的名譽,引發潛在的醜聞。劇中,簡對姐姐留下了遺言:別人的看法對我很重要,我不想讓世人知道我的悲傷,只願他們記住我故事裡的歡樂。那麼,銷燬信件就是卡桑德拉最好的選擇。
何況,·奧斯汀是個非常注重隱私的人。她生前選擇以匿名的方式發表作品,直到她去世後,她的遺稿《諾桑覺寺》《勸導》出版,四哥亨利為兩本書撰寫了“作者傳略”,簡·奧斯汀的作者身份才第一次公之於眾。《奧斯汀小姐》的原作者霍恩比說,“她對名聲毫無興趣,心中唯有寫作。”
松風也持有相同觀點,“姐姐出於保護目的燒燬她大量信件時,必定忍受著外人難以體會的痛苦。我們為此嘆惜的同時,也要感到慶幸,我們就不得不更多地關注奧斯汀作品本身。”的確,正因為人們對奧斯汀瞭解甚少,才得以讓奧斯汀保持了神秘、安靜和尊嚴,反而成就了簡·奧斯汀品牌驚人的成功。
《奧斯汀小姐》劇照
對應不確定時代的奧斯汀藥方
第二條故事線是卡桑德拉幫助伊莎貝拉走出難關,涉及到的伊莎貝拉和她的兩個姐姐瑪麗簡、貝絲,以及為父親看病的利德代爾醫生,也是真實存在的人物。
卡桑德拉之所以願意向福爾牧師的三個女兒伸出援手,是因為她曾得到福爾牧師的善意。未婚夫托馬斯在遺囑中給卡桑德拉留了1000英鎊遺產,由於遺囑沒有得到見證,執行時要求福爾牧師和他們的另一個弟弟宣誓確認遺囑的真實性。他們完成了確認,讓卡桑德拉得到了這筆錢。
卡桑德拉的大哥詹姆斯為福爾牧師的二女兒貝絲主持了受洗禮。貝絲終生未婚,致力於慈善工作,經濟狀況不如兩個姐妹寬裕,這在劇中有所體現。現實裡,卡桑德拉去世時,留給貝絲1000英鎊,恰好是她從貝絲叔叔托馬斯那裡獲得的遺贈數額。或許貝絲也曾經歷過失去愛人的感情挫折,讓卡桑德拉對她產生了某種共鳴。
《奧斯汀小姐》劇照
現實中,伊莎貝拉和她父親的醫生於1845年結婚。劇中他們的愛情遭到父親的阻撓,有情人終成眷屬,推手離不開《勸導》《勸導》奧斯汀生前的最後一部小說,貫穿整部劇集,這個安排意味深長。
首先,有一個觀點認為,簡寫《勸導》時,姐姐是她塑造人物的重要原型,在小說中依稀可以看到卡桑德拉失去愛情的影子。這呼應了電視劇以卡桑德拉為主角的設定。
其次,《勸導》在劇中多此出現,當伊莎貝拉軟弱、困惑、迷茫時,她和卡桑德拉就會討論、朗讀這部書。伊莎貝拉喜歡看《勸導》,因為愛情受挫的她,想知道故事的結局,想知道安妮·艾略特有沒有結婚。那麼二百年後的我們是出於什麼原因仍然喜歡看奧斯汀的作品,還在拍攝奧斯汀題材的影視劇?這是原作和電視劇想解答的在“焚燬信件”之外的第二個問題。
《奧斯汀小姐》劇照
父親剛一去世,伊莎貝拉還來不及收拾悲傷,就要收拾家當,搬離那棟已經住過家裡三代人的房子,可能面臨流離失所。卡桑德拉對她說,我曾經面臨和你一樣的處境。
霍恩比說:奧斯汀的小說都圍繞著女性所受的壓迫展開。她小說裡女性的生活像是一場障礙賽,躲開陷阱是她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的所有女主角,除了艾瑪,一開始都處於危險之中。《傲慢與偏見》中的貝內特姐妹們,一旦她們的父親去世,她們就沒有了錢也沒有了家。婚姻是她們唯一的救贖計劃。貝內特夫人睿智地看到了這一點。我們往往把她當作一個諷刺角色,實際上,她才是那個看到了前方巨大危險的明智人物。”
女性,抑或說人類生存所面臨的普遍困境,是奧斯汀小說的的主導主題。她本人短短41年的人生充滿了顛沛流離,稱得上是一堂漫長的,關於人的忍耐和韌性訓練課。
7歲即去上寄宿學校,在學校感染了傷寒,來照顧她的姑媽也去世了,可以想見她受到多麼大的心理創傷。而後,9歲時她又被送到了寄宿學校。
《成為簡·奧斯汀》劇照
25歲時,她的牧師父親退休,把教區職位和住宅交給了她的大哥,簡和卡桑德拉只得跟隨父母不斷搬家,在越來越小的房子、親戚家和海濱度假地之間遷徙。劇中有個情節,父親去世後她們被趕出家,簡追上搬東西的人,奪回一個木匣子,說,裡面裝的是我的手稿。到處奔波的日子一直過了8年,這期間她沒有寫一頁小說。直到1809年,三哥愛德華把漢普郡的喬頓鄉舍送給母親和妹妹們居住,她終於住進了一所不會被奪走的房子,心理上獲得安全感,才重新燃起寫作的熱情。
在她的許多女主角身上,能看到她自己經歷過的破碎狀態。她深知經濟不安全的滋味,所以在小說中寫到錢時,筆觸非常精確。劇中也有她算賬的細節。
她作品的出版也十分不順,反覆遭遇退稿、欺騙和言而無信。簡從11歲開始寫作,直到她35歲才獲得出版機會。她22歲動筆寫小說《蘇珊》,歷經四年寫作、多次修改,終於完稿。克羅斯比父子出版公司以10英鎊的價格買下了版權,卻始終沒有出版。她去世前一年,終於將手稿買回,在她去世後以《諾桑覺寺》為名出版。
如果僅僅展現生活的瑣碎和困境,就不是奧斯汀了。
奧斯汀常常給她的小說人物安排一場漫步,最經典的是《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的幾次漫步,“步履輕捷,穿過地,越籬階,躍水坑,一路上風風火火,走路累得通紅的臉龐容光煥發”,毫不在意襯裙和襪子沾上泥汙,更不介意因此被賓利家的小姐們嘲笑。奧斯汀覺得,在鄉間、原野、樹林裡大步走路是唯一能夠提供解脫的方式,可以尋求療愈,遠離擁擠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成員之間的摩擦,享受一番自然美景賦予的寧靜。
《傲慢與偏見》劇照
她筆下的人物大多相當善於處理眼前的困境,女性尤其會成長。這些角色除了應對金錢和地位的不安全感,還會因為過去的行為而產生的羞恥感,然後從中吸取教訓,並在經歷中得到成長。用當代心理學的觀點解釋,她們具有“成長心態”,這是一種不斷適應挑戰,接受錯誤並從錯誤中學習,從而獲得提升的思維方式。正如伊莎貝拉想知道安妮有沒有結婚時,卡桑德拉所說的:難道這是唯一令人欣慰的結局嗎?像我們這樣的女人,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尋求幸福。”卡桑德拉在告訴她:不妨重新評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奧斯汀的作品被稱為“奧斯汀處方”。1943年,丘吉爾兩次患上嚴重肺炎,臥床不起,他讓女兒為他朗讀《傲慢與偏見》,以此來安慰自己。2020年下半年,英國疫情最嚴重的階段,奧斯汀作品的銷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20%可見,在任何一個充滿不確定的年頭,“奧斯汀處方”上開出的忍耐、堅持、有毅力,總是最寶貴的藥劑。

本文寫作參考了松風編撰的《簡·奧斯汀小傳》及《簡·奧斯汀年表》,以及松風譯本的《傲慢與偏見》,均為作家出版社,20245月版。特此致謝。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 喬木 / 稽核:然寧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實習生、撰稿人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未經許可,嚴禁複製、轉載、篡改或再發布。
大家都在看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