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文:403天,一箇中國AI實踐者的觀察與體驗

網際網路3.0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集大成者,而AI則是網際網路3.0的關鍵要素。7月3日,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網際網路3.0高層論壇在京舉行,來自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網際網路3.0等不同產業領域的眾多國內外嘉賓,圍繞“數實相融,創新未來”這一論壇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
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出席大會,並作了《中國所有的產業都值得用AI升級一遍》主題演講。牛文文表示,過去一年多以來,中國的AI發展走的是模型和產業相結合的道路,目前AI應用已經廣泛覆蓋各個產業,並且透過B端應用,成功實現了商業化。他認為:“產業AI化和中小企業AI化,是最能反映中國AI發展程度的兩個指標,我們應該一起努力,圍繞這兩個指標建立新的觀察體系,持續推動我們國家的AI發展。”
牛文文還表示,透過AI賦能產業、賦能企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人類的一大步,可能就在我們腳下。
以下為經編輯後的牛文文現場演講全文
現在是“人工智慧+”的時代,更是AI大模型的時代。創業黑馬作為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去年5月27日釋出了我們自己的天啟科創大模型,到今天剛好是403天
在這裡,我想從一名AI創業者和AI服務者的角度,分享一下我在過去這403天裡的觀察和體會。透過我的視角,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朝陽區、在北京這片創業熱土上,人工智慧的發展已經帶來了哪些產業變化。
01
一箇中國AI實踐者的觀察與體驗
這些天來,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全中國所有的產業都可以用AI重做一遍
在去年5月27日的“黑馬AIGC產業大會”上,我們主要做了兩件事:一件是釋出黑馬天啟科創大模型,另一件是發起成立了黑馬AIGC產業服務聯盟。當時我們說,要用人工智慧來助力中國的產業升級,幫助中小企業成長。
在釋出天啟大模型的同時,我們對AI的發展做出了幾點預判
一是,我們判斷人工智慧的發展存在兩條道路,一條是全知全能的通用大模型道路,另一條是專業細分、精準可靠的行業模型、產業模型道路。我們認為,中國可能會在行業模型和產業應用方面邁出很大的步伐。
二是,我們判斷,因為中國有全世界最齊全的產業門類,產業分佈鏈條非常長,供應鏈非常堅韌,因此很多產業都可以利用人工智慧升級一次,AI和產業結合,將是中國最大的前景
此外,我們還判斷,無論網際網路大公司還是產業型小公司,都離人工智慧應用並不遙遠。AI模型將從雲端拓展到終端上,許多公司也將訓練自己的產業模型。
在一年多之後的今天回過頭來看,以上判斷的每一條几乎都已經成為現實。
02
行業模型的未來
中國走出了一條與美國完全不一樣的AI專業化、產業化應用道路。
在美國,過去一年多時間,從OpenAI釋出ChatGPT,微軟、谷歌、META……先後跟進,到今年6月蘋果釋出蘋果智慧,我們可以發現,美國的AI發展走的是一條大公司為主導、C端先行、以通用模型實現終端大規模應用的道路。因為有先發優勢,它們這條路走得非常快。
但是在中國,我們可以看到,在大公司們繼續開發大模型的同時,人工智慧模型在中國越做越小、越做越專業,而且中國的行業模型已經從雲端、管端,發展到終端,“雲管端一體化”的模型在中國有著很大的應用前景。
行業自媒體《數智前線》曾做過一個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AI大模型已經發布了超過230箇中標公告,其中千萬級以上的專案有21個,覆蓋了通訊、金融、教育、能源、政務、汽車等多個行業。這麼多的領域中都已經實現大模型的採購,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訊號,表明AI大模型已經深入到千行百業。而且我估計上面的資料遠遠低於真實數字,更多的資訊並沒有被統計在內。
所以,中國的AI發展,走的是模型和產業相結合的道路,用AI來賦能產業、賦能企業。目前AI應用已經廣泛地覆蓋了各個產業,並且透過B端應用,實現了商業化。
在這裡,我也想要發出一個小小的呼籲:在目前這個AI發展的關鍵當口,我們應該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AI發展評價體系。我們不能完全按照OpenAI的步伐來評估中國的AI發展。
產業AI化和中小企業AI化是最能反映中國AI發展程度的兩個指標,我們應該一起努力,圍繞這兩個指標建立新的觀察體系,持續推動我們國家的AI發展。
如果我們有了自己的觀察體系,對於AI發展,尤其是對於AI在產業應用的前景,我們就可以擁有更多的自信,讓更多人看到眼前正在發生事情的重大意義,看到未來。
人類的一大步,可能就在我們腳下。
在今年3月,創業黑馬釋出了AI培訓戰略,併成立了一個“黑馬AI產業高研院”,推進產業龍頭公司跟AI相結合,包括影視行業、教育行業等許多行業的產業龍頭、大公司已經加入進來,和我們一起研究、探索AI在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與實踐。
在面向中小企業的AI推廣和服務方面,我們也和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一起,在今年5月發起了面向全社會的AI產業創新應用場景案例評選活動。活動一發布就非常受歡迎,很短的時間內已經有150多家公司報名。為此,我們組織了一個專業評審團,希望能夠在今年評選出100個行業應用案例,建立覆蓋全產業型別的AI應用案例庫。
在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中,中小企業需要有一個觀察的角度,案例就是榜樣,案例庫就是大家前進的足跡。看到前人的足跡,大家就會知道自己應該怎樣走。
03
AI產業生態叢集的培育
AI產業的生態聚集和培育,不但要看產業,也要看城市,一種新的機制和新的模式正在北京市朝陽區形成
過去,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創新孵化過程中,政府、平臺服務公司和創新企業三者之間,是相互分割的。但北京市朝陽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最近幾年已經開始嘗試一種新的機制,借鑑了商業上的“合夥人”制度,政府+平臺公司+園區一起合資合作,把原來的三方變成了一方,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創新。    
就我們自身的體會來說,也感受到了很大的不同。過去孵化一個產業,需要有空間型的實體——園區,有投資型的實體——基金,還有成長服務型的實體——諮詢服務機構,而如今朝陽區嘗試了一種全鏈條的服務模式,產業諮詢、產業孵化、產業落地一氣呵成。這種一體化的模式,把園區、基金和諮詢服務機構統合到一個生態中,關鍵要素就能很快聚集
新模式、新機制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我認為,這也是朝陽區的網際網路3.0產業,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實現異軍突起,甚至彎道超車的一個重要原因。
04
AI助力中小企業數智化成長
中小企業離AI有多遠?有時候,許多人覺得中小企業好像只是保持現有業務發展就很艱難,離應用最前沿的新技術還很遠。但我們在推廣大模型這一年中發現,中小企業對於AI其實是非常飢渴的,因為它能實實在在幫助中小企業降本增效。
國家有關部門曾提出過全國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的戰略,即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的服務。但是中國有數以千萬計的中小企業,相互之間千差萬別,用什麼樣的工具、什麼樣的抓手才能去覆蓋它們、服務它們?最好的工具就是人工智慧。因為人工智慧恰好是千人千面的一套工具,能夠為建立中小企業一站式服務的“一張網”提供強大助力。
黑馬天啟就是這樣一個可以為中小企業進行梯度培育、提供公共服務的AI模型。
天啟模型中包括3大AI應用和服務。
首先是“惠企通。它可以讓中小企業與政策執行者精準找到與企業相匹配的國家、省、市、縣各級扶持政策。過去沒有AI的時候,這項工作很難做,但有了“惠企通”之後,匹配變得非常便捷、高效、精準。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助手。
其次是“AI助手”。它是放在“一張網”上的一箇中小企業AI應用整合平臺,大家開發了那麼多的創新AI工具、那麼多應用,中小企業怎樣才能觸達和使用它們呢?可以透過“AI助手”來實現。
第三是培優通”。我們國家對於中小企業,有國家高新企業、各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各種各樣的培優計劃,培優過程中需要很多的技術支援、資金支援,這些都可以透過“培優通”來實現。
其實,創業黑馬自身也是一家中小企業,我們在開發AI大模型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AI離中小企業並不遙遠。數十名技術人員,在國內開源系統和算力平臺的支援下,應用行業資料和專業知識,以及企業自身的服務資料,是可以做出精準的行業模型的。黑馬天啟模型在訓練過程中,曾得到了工信部信通院和華為雲的大力支援。從技術上來講,一家像我們這樣的中小機構都可以成功進入AI大模型時代,相信更多創業者也可以做到。
以上,就是創業黑馬過去這403天以來,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探索和體驗,希望我們能夠一起努力,為中國中小企業騰飛插上AI的翅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