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週報50》:GDP增速與稅收收入的偏離度擴大

會員可免費收看週報全文(文末掃碼下單)
資料週報50(12月2日-12月7日)
摘要:
1.央行修訂M1貨幣統計口徑有什麼影響?
2.地方政府借新還舊比例即將突破100%
3.選擇大於努力,三大股指創歷史新高
4.哪些資料比GDP更接近體感?
5.BTC突破10萬,美聯儲會採購作儲備資產嗎?
6.歷史性時刻,國債收益率下破2%
7.中國的城市化率空間還有多少?
8.2025年人民幣匯率展望
正文
1.央行修訂M1貨幣統計口徑有什麼影響?
從今年4月份開始,M1增速就出現了同比下降,此後不僅連續數月進入負值區間,跌幅還在逐步擴大,9月同比跌幅達到-7.4%。
本週,央行正式發出通知,自2025年1月份資料起,將啟用新修訂的狹義貨幣(M1)統計口徑,修訂後的M1將加入個人活期存款、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上圖)
修改之後的M1會有什麼影響呢?
從功能性來看:在過去,M1主要反映的是企業資金活化度,調整後的M1口徑將弱化這一功能。
從資料層面來看:這一調整將有利於改善M1同比增速的走勢,比如今年10月份M1同比增速將由原來的-6.1收窄至-2.3%。
但需要注意的是,當下企業資金活化程度不高的問題不會因為統計口徑的改變而改變。
2.地方政府借新還舊比例即將突破100%
智本社資料中心統計,截至12月6日,今年中國政府債發行規模已創歷史最高。其中,中央政府發行規模約11.9萬億元人民幣,地方政府發行規模則為9.1萬億元人民幣。
地方政府當年度借新還舊總額4.47萬億,佔2024地方債已發行量的比例、佔新增債務的比例分別達到48.9%、96%,預計這兩項資料在年底將突破50%、100%。
3.選擇大於努力,三大股指創歷史新高
週三,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高,道指收45000點上方,納指19735點,標普500指數6086點,三大股指再度同時創下收盤歷史新高。
去年11月2日我釋出公開文章《抄底美國》以來,道瓊斯已累計上漲31%,標普500上漲38%,納斯達克上漲超40%。
當下中國家庭需要有全球資產配置的思維與行動。
有全球資產配置諮詢需求的社友可以新增圖中的二維碼預約一對一服務。
4.哪些資料比GDP更接近體感?
近年來,個人體感與以GDP為代表的宏觀資料之間落差時常出現。經常面臨經濟增長超預期但微觀“體感”仍偏冷的現象。
如果覺得GDP資料“不夠接近體感”但又想了解經濟形勢,這期資料週報給各位社友推薦兩類……
……
剩餘週報內容(5組2100字)
掃碼看全文,儲存高畫質圖片
掃碼購買智本社會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