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十幾刀刺死CTO:一個要“先發布後最佳化”,一個堅持先最佳化…

今天又是一起很刑的真實案例,也就上週的事。
董事長刺死 CTO
3 月 7 日,中國臺灣省的云云科技公司發生一件震驚業界的命案。
52 歲的董事長曾志新因與 51 歲的梁姓 CTO 長期理念不合,在公司離職談判期間持水果刀從背後猛刺 CTO 十餘刀,最終致其身亡。
曾董(左)和梁哥(右)
據臺北市信義區警方調查,雙方在產品開發策略與管理模式上積怨已深,最終演變為暴力慘劇。
梁哥是在 2022 年 1 月由前 CTO 引薦加入司,臨危受命接任首席技術官。
梁妻向警方透露,梁哥長期不滿曾董強推「先發布後最佳化」的市場策略,堅持技術部門主張的「先最佳化再發布」理念。
這種根本性分歧導致二人多次衝突,最終埋下禍根。梁哥夫妻育有兩女,原本平靜的生活因這場職場糾紛徹底粉碎。
梁哥近年出現失眠、焦慮等身心症狀,但沒有向家人提及職場矛盾。他生前在個人部落格持續揭露公司存在職場霸凌和告密文化。
梁哥沒有把情緒壓在心裡,寫在個人部落格中了。不把工作上的負面情緒帶回家,從這點來看,梁哥做得很好。
不過從他常失眠和焦慮的表現,應該就是長期壓抑引發的。大家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最好是採用健康的情緒調節方式,定期做心理疏導。

告別信直指危機

梁哥在 3 月 6 日在公司內部群釋出了一封數千字告別信,披露公司管理危機始於 2023 年底。當時曾董強勢介入產品開發,取消重構 APP 的計劃,導致 APP 穩定性惡化,使用者評分在 App Store 顯著下滑。
梁哥痛陳:「許多使用者留言懷念過去穩定的版本,呼籲專注基礎功能而非花哨創新,這正是管理層決策失誤的代價。
2024 年初,隨著另一位高管離職,曾董重掌 CEO,管理風格更加強硬。
梁哥曾諫言未果,反而被踢出群,職權被實質性架空。
小程程去搜了一下,儘管最近評分重置了,但一眼望去都是一星二星差評,都在吐槽更新之後就無法開啟 APP。

產品如同孩子

梁哥在告別信中回憶:「接任時如同肩負大山,雖帶領團隊在技術開發、成本控制等方面取得成績,卻難抵董事長對研發團隊的越級干預。」
他在絕筆信中流露出深切遺憾:「產品如同親手撫育的孩子,承載著團隊夢想。本希望公司能重拾輝煌,卻不得不以這種方式告別。」
他對無法繼續守護這些產品感到遺憾,並對新加入的同事未能經歷公司輝煌的時刻感到抱歉。他感謝研發團隊的努力,並希望公司能夠重回正軌,恢復過去的輝煌。
儘管準備辭職離開公司,梁哥表示仍願意在未來提供建議與幫助。他強調,自己的初衷從未改變,並希望公司能夠在風暴中找到新的方向,重拾過去的榮光。

曾董的蓄意

悲劇發生在梁哥正式提交離職當日。據公司 HR 的證詞,7 日下午的離職談判中,曾董多次要求刪除梁哥在公司群組釋出的批判性告別信,雙方爆發激烈爭執。
約談大概 20 分鐘後,曾董突然掏出事先準備的水果刀從後方襲擊,梁哥被刺十幾刀,頸部受創,當場失去生命體徵。曾董行兇後試圖自刎,被在場員工奪刀制止,現仍在重症監護室觀察。
事先準備的水果刀,曾董這是妥妥的蓄意謀殺!
業界對此案反響強烈,除震驚於暴力衝突的極端表現,更引發對科技公司管理模式的反思。
正如梁哥在宣告中所言:「創業者既需執行力,更需傾聽與信任的能力。」
目前警方正待曾董恢復後深入調查作案動機,案件細節仍在釐清中。

云云科技是做什麼的

云云科技(CuboAi)是一家專注於智慧育兒產品的科技公司,成立於 2018 年。致力於透過人工智慧(AI)和物聯網(IoT)技術為家庭提供嬰兒監護和育兒解決方案,幫助父母更便捷、科學地照顧嬰幼兒。

先發布 or 先最佳化?

在云云科技的慘烈案例中,董事長+CEO 的曾哥堅持【先發布後最佳化】CTO 梁哥則堅持【先最佳化再發布】,其實這兩種觀點和策略,並非絕對對立。
至於如何抉擇和平衡,需結合產品開發階段、市場環境及團隊能力綜合判斷。
在網際網路行業創業,記住下面三點:
從產品角度看:快不等於糙,慢不等於慫
• 市場不等人時(比如競品馬上要抄你),先扔個能用的小版本試水,但核心功能必須穩(比如外賣 APP 至少得能下單)。
• 搞不清楚使用者要什麼,做個簡陋版讓市場投票(像抖音最初只有 15 秒影片),比悶頭造火箭強。
• 但別拿使用者當小白鼠,涉及錢、隱私、安全的功能(比如支付系統)必須死磕到底再上線。
從技術角度看:今天偷的懶,明天加倍還
• 急著上線寫臨時程式碼?後續改 bug 的時間夠重寫三遍(參考微博早期三天兩頭崩)。
• 基礎架構就像房子地基,湊合搭建後期擴建準塌(淘寶當年用 PHP 扛不住,咬牙把技術棧改為 Java 才撐住雙十一)。
• 可以接受「能用但醜」,不能接受「好看但卡死」,先保證跑起來再最佳化介面。
怎麼平衡?學老司機踩油門:
• 分階段釋出:核心功能先跑通(微信 1.0 只能發訊息),邊收使用者反饋邊加新功能(後來才有朋友圈)
• 留退路:新功能先給 10% 使用者用,崩了也不影響大盤(B 站當年彈幕系統就這麼試出來的)
• 定期大修:每賺 100 塊留 20 塊填技術坑,別等系統爛透了才搶救(拼多多狂飆時仍堅持季度程式碼重構)
記住:使用者能忍載入慢 3 秒,不能忍付完錢訂單消失。該快時別磨嘰,該慢時別頭鐵,這才是真本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