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兒童精神科又迎來了“業務高峰期”。

趕不完作業時的焦慮、想起學校規律生活時的排斥、對未知的學習內容的恐懼……說兩句就情緒爆炸的孩子,和寒假那個沒心沒肺傻樂呵的孩子“判若兩娃”,也難怪家長會懷疑孩子是在裝病。
但其實,在心理學上,這樣的狀態有個專門的稱呼——“開學綜合徵”。
心理學將這種現象稱為“開學綜合徵”或“開學恐懼症”,表現為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厭學、焦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等,多數情況下症狀會在一週左右自行緩解。
有的同學可能要說,咱們小時候也是這麼過來的,怎麼沒有這個“綜合徵”、那個“恐懼症”?明明我們已經盡心盡力提供了物質條件,孩子怎麼反而情緒越來越敏感?是不是現在的娃心理太脆弱了?
我想說,以前的我們沒有這些心理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壓根兒沒人重視孩子的心理問題,那個年代溫飽尚且不易,談不上精神層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如今的社會競爭壓力確實更大,青少年面臨著學業的壓力、人際關係的困擾、父母期待帶來的負擔……是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才導致孩子的心理問題日益增多。
根據《中國青年發展報告》的資料統計:
在中國,約有3000萬青少年(17歲以下)存在心理/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
《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年際演變》藍皮書報告顯示:隨著年級升高,抑鬱機率也會升高。
小學抑鬱檢出率為10%,初中為30%,高中增加到40%,其中,重度抑鬱佔比10.9%-12.5%。

從這些資料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遠比我們想象中要普遍。
更可怕的是,現在的大環境下,心理問題相對隱形。
有時候,是因為孩子不懂得表達內心困惑,導致問題積壓在心底,越來越難以疏解。
前些天熱搜上自殺去世的女大學生,就是因為高中的不幸遭遇而長期重度抑鬱,卻沒有得到及時的心理治療,最終釀成悲劇。

還有的時候,是孩子發出了求救訊號,父母卻並不在意他的心理問題。
曾經,北醫六院精神科醫生林紅髮表的一篇文章上了熱搜。在文中,她寫道:
“我看到太多家長,當孩子出現軀體症狀時,急得不得了,四處求醫,生怕孩子得了什麼大病。但一旦告訴他們,孩子可能是心理出了問題,家長的態度就完全變了,不僅不急了,還很可能責怪孩子:
其他孩子不也是這樣嗎,怎麼就你有問題,就你不能上學?”

她忍不住想提醒家長:
“孩子為什麼到了不上學的地步?他們在用疾病表達什麼?”

不同於孩子的身體疾病,太多家長不願意相信,或者始終不認為心理問題是需要看醫生、需要治療的。
“自己調節一下”“放假了玩一玩”“想開一點”,是很多家長心中最真實的想法。
但是,孩子的心理的確會出現靠自身無法排解的問題,也不是三言兩語開導幾句就可以解決的。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這個時期,是孩子從兒童向成人過渡的關鍵時期,情緒波動與心理變化本來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可如果簡單的心理波動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和關注,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影響他們的未來發展。
因此我認為,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重視,並且科學地看待孩子的心理問題,幫助他們建立起健康的心理防線。
這需要我們長期的陪伴,也需要我們找到合適的方法,引導孩子接觸到科學的心理學知識,從而幫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學會管理情緒,學會應對生活中的種種困擾。
那麼,怎麼才能給孩子們更好的引導呢?
深入瞭解《青少年心理報》之後,我第一時間想到要推薦給大家——沒有什麼比這個禮物,更適合在新學期送給孩子了~
每月2期(每期30+欄目),全年24期
適讀年齡:8~15歲

這是一份國內少有的、聚焦青少年心理的報紙,內容製作精良、符合當今社會青少年的成長現狀。
它關注孩子日常學習和生活的細枝末節,並提供了一系列實用且可行的方法與建議,幫孩子解決成長遇到的各種煩惱。
學習相關


情緒相關

自我認知和評價相關

社交相關,如何識別並遠離霸凌


心理相關


它不只解決孩子眼前的問題,更著眼於培養讓孩子受用一生的能力,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職業啟蒙

價值觀的三個層面

熱愛和堅持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它帶給孩子的幫助是全面而深入的,因此大家都說:1期報紙=心理自助讀物+綜合知識科普+作文素材積累+生涯規劃指南(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大家對它會如此認可)。
《青少年心理報》是由著名的青少年教育品牌“課堂內外”與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強強聯合,共同打造的誠意之作。
其中,“課堂內外”在青少年教育領域是響噹噹的存在,口碑極佳,《作文素材》《作文獨唱團》《商界少年》等知名期刊,都是由它出品的。
而它的“本體”——《課堂內外》系列期刊則有著45年的悠久創刊歷史,還多次榮獲“全國百強報刊”“全國優秀少兒報刊”等榮譽。

我還在新加坡國立圖書館的少兒館,無意中看到《課堂內外》的雜誌。

有這樣的“背景”,同學們完全不用擔心《青少年心理報》的品質~
8開大版面,選用環保雙膠紙,搭配大字號排版,不僅閱讀體驗感好,還健康護眼

為了做好《青少年心理報》,“課堂內外”與重慶日報報業集團請來了超厲害的專業人士進行指導和學術支援。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中心是它的指導單位,學術相關的支援則由重慶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聯盟提供。

這個聯盟的成員,有來自西南大學、陸軍軍醫大學等知名院校的心理學教授,還有眾多三甲醫院心理醫生和社會心理服務組織。
同時,《青少年心理報》還集結了一批專業權威的心理專家。
像中國心理諮詢師協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碩士、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心理大學堂團隊、知名心理博主等。

這些專業人士都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領域有著深厚的造詣和豐富的經驗,每期報紙的內容都由他們供稿或把關,避免出現錯誤知識“誤人子弟”。
此外,報紙的內容並不“懸浮”,非常貼近孩子的真實生活和日常感受。

這是因為,供稿者還包括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線老師,比如廈門祥平中心小學的省級心理名師工作室、重慶西大附中心理教研團隊、重慶南開中學心理教師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讓他們非常清楚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而且,《青少年心理報》裡還有專門的版塊收錄孩子們的投稿。
在裡面,孩子能看到同齡人真實的學習壓力、人際交往困惑、青春期情緒波動。

《青少年心理報》中,有符合孩子認知特點的漫畫、故事,有各式各樣有趣的互動環節,還有豐富的心理小測試……

這些輕鬆且貼近孩子生活的呈現方式,讓孩子感覺它就像一位毫無保留分享秘密的知心好友,極易引發強烈共鳴。

因此,孩子們不僅能從中輕鬆學到心理學知識,還會越讀越喜歡~
小讀者線上“催更”

這樣有趣的讀物,很容易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慢慢地,他們就可以透過自主閱讀的方式,化解成長的煩惱,養成自我認知、情緒管理、人際交往以及學業相關的寶貴能力~

想要開啟孩子緊閉的心門,幫孩子化解心理困惑,提升學科素養,開啟職業生涯發展啟蒙,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嗎?
那就一定不要錯過這份寶藏報紙!
現在下單,團購價格192元/年,24期帶回家,平均單期只需8元~
點選下圖,即可購買
此外,我們還和出版方談下了專屬贈品——價值48元一套的《漫畫作文手卡》,現在下單,一併帶回家~

下面,我會給大家更詳細地介紹這份報紙的亮點。
一份適合孩子的
“心理自助餐”
怎樣讓孩子遠離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青少年心理報》就像一家自助餐廳,孩子可以隨意取用自己需要的餐點,補充營養,滋養心靈。
其中,“認識我自己”欄目,下面有提升我的自知力、提升我的情緒力、提升我的溝通力、提升我的學習力4個子欄目;
“洞察我身邊”欄目,分為家庭、校園、網際網路3個子欄目,聚焦真實的場景;
此外,還有“一顆心實驗室”“甜甜虎挑戰”“藝術療愈”“陽光新知社”等欄目,都會從不同角度,幫助化解中小學生成長中各種各樣的煩惱。
每個月上下兩期內容側重稍有不同

可以說,孩子遇到的大部分心理問題,都能在這份報紙中,找到答案。
比如,想要成為掌控自己心理世界的主人,理解自我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為了讓孩子認識自我、接納自己,《青少年心理報》開設了專門的欄目——“認識我自己”。
在這裡,孩子可以瞭解自我、發現內心最真實的需求。
青春期,正是孩子身份認同最迷茫的時候,尤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他們更加容易困惑、焦慮,經常滿腦子都是疑問。
比如,一到考試就焦慮,到底是為什麼?

持續學習就能成為學霸嗎?

到底該怎麼問問題,別人才聽得懂?

透過“認識我自己”這一欄目,孩子們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解決內心的困惑。
比如,有些孩子會因為沒完成寒假任務而悔恨、自責,這個欄目會幫他們認識到,計劃爛尾,是因為內有兩個陷阱——

①心理學上的“寬鬆時間錯覺”讓我們總覺得“過幾天再做也行”,導致最後趕工突擊的過程很痛苦;
②人們在制定計劃時容易高估自己,低估任務需要的時間,這叫“規劃謬誤”,而大腦更喜歡小而明確的目標。
那麼,想要完成寒假任務該怎麼辦呢?
要使用“逆向計劃法”等方式,讓目標具象化;還要設定具體的“觸發點”,保證完成任務的效率;

最後,還要準備“備選方案”——用“最低任務法”等方式應對突發狀況……

以上,就是“認識我自己”欄目下“提升我的學習力”子欄目的內容。
這種先讓孩子接納自己,然後瞭解原理,最後進行科學規劃,幫孩子完成任務的引導方式,會極大程度地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和心理韌性,從而提升學習能力。

至於“提升自我自知力”子欄目,能讓孩子的自我意識更完善、更強大;

“提升我的溝通力”子欄目,讓孩子理解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

以及“提升我的情緒力”子欄目,帶孩子做好情緒識別、情緒管理,在壓力下保持清晰的頭腦,不讓情緒左右自己的行為……

點選下圖,即可購買
超強實用性
提升孩子應對實際問題的能力
這麼多心理學理論,會不會太紙上談兵,不好理解,還根本用不到?
當然不會!《青少年心理報》的內容實用性極強,表達形式又豐富多樣容易理解,是真正“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優質讀物~
1.針對性強的實際案例分析
以“洞察我身邊”欄目為例,裡面都是大量的具體的學習生活案例,幫孩子們從一個現象出發,獲取解決辦法。

比如,期末考試結束後,為什麼(很多優等生)考得不錯,但拿到成績單還是會有些失落?

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就要先跟著文章的指引,製作一張“成績柱狀圖”。

有了對比圖,我們就會發現,當實際成績和理想成績有較大差距時,孩子就會產生心理落差,從而變得失落。
這就涉及到了“達克效應”——人們常常對自己的能力做出不準確的評價,能力欠缺,有可能高估自己;能力較強,有可能低估自己。
2.深入淺出的專業解讀
關於“達克效應”(即鄧寧-克魯格效應),之前我還專門寫文章和大家聊過(考完試,學渣自我感覺很好 ,學霸總覺得考砸了,為什麼?),瞭解了它,家長能更理解孩子,孩子也會更瞭解自己。
明白了原理之後,才能撥開迷霧,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愚昧之巔,降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絕望之谷,然後爬升到“知道自己知道”的開悟之坡,最後邁入“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平穩高原。

而這個過程中,孩子會慢慢理解,難過失落都是正常的,暫時的沮喪是可以理解的,要認識到考試最大的作用就是查漏補缺,而不是否定自己的努力。
這樣,孩子們才能明白“在撫平內心的褶皺之後,你要做的是繼續向前走。”
3.可操作性極強的指導
明白了理論之後呢?《青少年心理報》的“售後”做得也很好。
還是以上面這個話題為例,解釋清楚原理之後,孩子可以閱讀“能量加油站”的內容,學習“3i理論”,跟著指引一步一步“爬上開悟之坡,到達平穩高原”。

先認識到“I am”

然後回想“I have”

最後嘗試思考“I can”

以上內容之外,還有“生涯探索家”欄目,幫孩子探索有趣的職業,為他們未來的生活做準備。
專業人士分享個人經歷

秒懂專業,帶孩子瞭解大學專業和職業的關係

探索自己的興趣,錨定未來職業

還有“模擬人生-心靈劇社”欄目,用模擬的方式,設定一個孩子可能遇到的真實生活場景,引導孩子在體驗中思考、成長,學會應對生活難題。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透過故事體驗現實場景之後,再到“行動加油站”學心理知識~

點選下圖,即可購買
《青少年心理報》還有一點讓我特別驚喜,那就是它不止能幫孩子調整心理狀態,還能幫孩子提升思辨能力、為寫作提供全新視角,並且補充科學、人文、財經、藝術等多個領域的知識。
比如,2024年高考,《青少年心理報》就押中了多個省份的高考作文題。
6月的頭版《請給我一個贊》,押中北京卷微寫作主題

《青少年心理報》能押中高考作文並不是偶然,而是它因為在編排內容時,就選擇了正確的路線——
2023年,教育部等17部門印發了《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強調要“五育並舉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報》就以《行動計劃》中的“主要任務”為編寫指南,將心理與科學、人文、財經、藝術等領域知識結合,助力“五育並舉”,養成“五好少年”。
在“陽光新知社”欄目,有自然科學相關的知識,助力“科學少年養成”;

有“藝術大挑戰”,讓孩子們瞭解藝術家的硬核人生,提升審美,也補充藝術常識;


還有人文歷史知識,有趣又應景;

以及熱門遊戲深度介紹——別急,這個欄目並不是要引導孩子去玩遊戲,而是透過已經在學生群體火起來的遊戲表面,讓他們看到隱藏在背後的財經知識。

增強親子溝通
家長和孩子一起進步
《青少年心理報》還有一個亮點,就是不僅適合孩子看,也適合家長看。


前面我提到,作為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
怎麼關注呢?不如就從瞭解孩子開始。
報紙上的種種問題,是“別人家的孩子”面對的問題,也可能是自己家孩子以後會遇到的問題。我們多看看,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有益無害。
比如焦慮、抑鬱、叛逆,怎麼識別情況是否嚴重?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孩子進入自我認知的迷茫期該怎麼辦?孩子受到同伴壓力的影響,我們怎麼幫助調節?
父母對知識多一些瞭解,就能對孩子多一些理解,不再把他們的一些正常行為誤解為叛逆,也不再錯過孩子的“求救訊號”。
比如下面的“甜甜虎少年說”欄目裡面,有很多孩子的心聲。
考試後,你最想聽到爸媽說什麼?

面對同一個問題,有些孩子需要肯定,有些孩子需要家長“少說話”,答案各不相同,非常真實。

而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對照著這些孩子的“喊話”,去想想自家孩子真正的需求。

還有很多話題,都是既涉及到孩子自己,也涉及到父母,我們要認真對待。
比如,可以仔細閱讀“爸媽請閱讀”欄目,學習那些有效的溝通技巧;

可以積極響應孩子的“遊戲”邀請,看到遊戲背後,孩子的心理需求;

還可以善用“心靈解碼器”欄目,和孩子一起做小測試,更加深入地認識孩子,也用自己的豐富經驗積極引導孩子……

最後,再給大家說說訂閱價格~
團購特惠價192元/年,共24期。每收到一期報紙,都相當於把“心理自助讀物+綜合知識科普+作文素材積累+生涯規劃指南”全套帶回家,平均單期只需8元,絕對物超所值~
現在下單,還將限時獲得專屬贈品——價值48元的《漫畫作文手卡》一套。

同學們如果家有8-15歲的娃,這個新學期,一定要為他帶走這份青春期必備讀物~
點選下圖,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