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本教育中,最容易被“遺忘”的就是中產家庭。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有很多的機會申請獎學金,獲得全額資助,富裕階層的家庭則能輕鬆支付學費,而許多中產家庭卻不得不在“砸鍋賣鐵”和“放棄夢校”之間作出艱難的取捨。
不久前,Niche釋出的榜單給出了答案。透過分析數百所大學的評價、排名和統計資料,Niche幫我們選出了“最適合中產家庭的美國大學”。合理的規劃與正確的選擇,能讓我們的孩子在無需揹負鉅額貸款的同時,享受世界一流的教育。
Niche的這份榜單將家庭年收入在3萬美元至79,000美元的學生界定為“中產家庭”,上榜的學校裡最少有20%的學生來自該收入群體,他們的淨收入不足15,000美元。
今年的榜單引入了經濟流動性指數(Economic Mobility Index),衡量低收入家庭學生經濟地位的變化。結合大學提供的獎學金和助學金政策,Niche選出了以下學校:


榜單上出現的學校,大致分為以下四個型別:
學費昂貴的頂尖私立大學
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U.S.News最佳大學榜單上的Top20學校,例如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頂尖私立學校。有人會問,這些學校學費如此高昂,怎麼能算是適合中產的學校呢?

這些學校雖然學費高昂,但是獎學金政策也十分慷慨。前幾天,哈佛就官宣對家庭收入在20萬美元或以下的學生實行學費減免和額外的經濟援助,而且這項政策對國際學生也適用。
頂尖大學中,包括哈佛、普林斯頓、耶魯、MIT、布朗、達特茅斯等大學都有針對在讀學生的助學金政策,不過有些學校對國際學生尚未全面實行Need-Blind,具體到各個學校還需要確認下獎學金/助學金政策是否對國際學生也開放申請。
學費更優惠、價效比更高的公立大學
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相比,可能不會得到這麼精細化的照顧,但也勝在規模大、專業設定齊全、資源豐富、交友範圍廣。論科研水平和教育質量的話,其實公立大學完全不輸給私立大學。公立大學因為有政府資助,所以學費相對來說更實惠,是非常適合中產家庭的價效比之選。

威廉姆斯、波莫納等Top文理學院
文理學院的規模更小,重視教育體驗和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師生間緊密度更高,因此教授能給予學生的關注也更多,從教育品質上來說很符合中產家庭的追求。
文理學院在發放獎學金這件事上要比大U慷慨得多,以波莫納學院為例,全校一半以上的學生獲得了經濟援助,平均援助金額為54,114美元。
排名不高但專業領域實力很強的學校
美國大學裡有一批綜合排名不高,但是在專業領域(工科、CS、藝術等)特別牛的學校,這些學校在業界的口碑非常高,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十分搶手,比如榜單上的UIUC、普渡大學。
這類學校的優勢在於,能避開大U的激烈競爭,在特定的專業方向上深耕,適合更看重就業並且明確未來發展方向的學生。不過這些學校裡面也有錄取難度特別大的,比如庫珀聯盟。
總結一下,公立大學在價效比上更佔優勢,私立大學和文理學院,如果能衝上獎學金的話,實際的學費開支會比預估得更低,綜排不高但專業領域實力強的學校,更適合已經明確自己學術興趣、注重就業的學生。看過Niche的榜單後,學生還需要結合自己的經濟狀況、職業規劃、學術興趣等因素綜合考量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