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國際電影節今年將繼續透過“致敬·修復”和“致敬·紀念”兩大單元將修復、紀念、檔案、影史書寫融為一體,邀請觀眾們領略前沿電影修復技術,經典煥彩,共享迷影之樂。
今年,“北京展映”將為大家帶來15部經過修復後重煥新生的作品,其中既有《西北偏北》《千禧曼波》《綠魚》等耳熟能詳的名導大作,也有像《被徵用的土地》《桑比贊亞》《第阿諾亞戰場》這樣來自“全球南方”國家的冷門佳作。
西北偏北 4K
North by Northwest
1959
看點:好萊塢懸疑型別的巔峰之作,希區柯克風格的完美範本
作為影史上最偉大的懸疑片之一,《西北偏北》集中體現了希區柯克電影創作的理論和風格。加里·格蘭特飾演的羅傑是一位平凡的廣告商人,被間諜組織指認為“凱普林”,意外捲入危險的追殺之中。此外,加里·格蘭特與飾演金髮女郎的愛娃·瑪麗·森特的搭配,更是被視為《007》系列電影的模板。2025年是希區柯克獨立執導筒100週年,謹以此片放映向偉大的電影大師致敬。
此次放映的全新4K版本基於原始的VistaVision攝影機底片掃描修復完成。

《西北偏北》劇照
手提箱女郎 4K
Girl with a Suitcase
1961
看點:克勞迪婭·卡汀娜和雅克·貝漢的成名作,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
在維斯康蒂的《洛可兄弟》中客串一個小角色之後,克勞迪婭·卡汀娜隨即就憑藉《手提箱女郎》一鳴驚人,由她飾演的風塵歌女卡迪那既魅力無限、又敏感脆弱。情感之旅不順的卡迪那受到了一位十幾歲男孩的愛慕,但兩人的愛情前途仍然縹緲。本片也是飾演男孩的雅克·貝漢的銀幕首秀,此後他不僅斬獲威尼斯電影節影帝,而且監製的影片兩奪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執導的自然紀錄片更是成為了業界標杆。
此次放映的4K版本由博洛尼亞電影資料館與Camelia和Titanus聯合修復。

《手提箱女郎》劇照
桑比贊亞 4K
Sambizanga
1973
看點:非洲第一部由女性導演的劇情長片,粗糲影像蘊含極強的人道主義力量
莎拉·馬爾多羅的這部革命主題鉅作記錄了安哥拉獨立運動的覺醒。本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一名年輕女子的丈夫在參與解放活動後遭到逮捕,而後她堅持不懈地尋找自己的丈夫。影片改編自葡萄牙裔安哥拉作家兼活動家何塞·盧安迪諾·維埃拉的一本書,基本由非專業演員出演,其中許多人本身就參與了反殖民主義的抵抗運動。
影片由馬丁·斯科塞斯電影基金會世界電影專案和博洛尼亞光影重現實驗室修復,並與René Chateau出版社和莎拉·馬爾多羅的家人合作。資金由霍布森/盧卡斯家族基金會提供。

《桑比贊亞》劇照
竊聽大陰謀 4K
The Conversation
1974
看點:1974年戛納金棕櫚獎得主,心理驚悚片的標杆之作
本片聚焦于吉恩·哈克曼飾演的監聽專家哈里·考爾,他受僱跟蹤並秘密錄製一對年輕夫婦的談話,但當他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一個謀殺陰謀時,哈里發現自己陷入了可怕的懷疑和不斷增加的恐懼之中。作為一部科波拉在《教父2》拍攝間隙完成的低成本作品,本片複雜的音效設計堪稱登峰造極,而對隱私權、技術倫理的深刻探討,使其成為“水門事件”時期甚至預見當下的最尖銳的社會寓言。吉恩·哈克於今年年初逝世,我們謹以此片向這位偉大演員致敬。
影片由西洋鏡工作室與 StudioCanal根據首次獲取的原始底片合作修復。

《竊聽大陰謀》劇照
被徵用的土地 4K
The Sealed Soil
1977
看點:現存最早由女性導演的伊朗電影,洞察政治壓迫時期的女性困境
一名年輕女子和她的家人準備搬遷以順從政府的強制建設專案。同時,她拒絕了所有的追求者,以此來反抗所謂的適婚年齡。她的家人卻將她的反抗當作是被惡魔附身。此外,影片充滿詩意的鏡頭、稀少的對白以及對女主人公日常生活的關注,不免讓人聯想到同時期香特爾·阿克曼的經典作品《讓娜·迪爾曼》。
影片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影電視檔案館修復,資金由金球獎基金會、世紀藝術基金會、Farhang基金會和Mark Amin提供。

《被徵用的土地》劇照
安娜的旅程 4K
The Meetings of Anna
1978
看點:香特爾·阿克曼的自畫像式作品,歐洲女性主義電影的里程碑之作
本片講述了一位女性導演穿越歐洲的旅途。在每個城市,她都藉此機會拜訪親友和從前的愛人,但沒有一次會面是完滿的,那些阻礙交流的隔閡一直存在。這個半自傳故事反映了四處流浪的阿克曼自身的不安,她橫跨了一個又一個界限分明的空間——酒店房間、火車站、火車車廂——最終與歷史的幽靈不期而遇。
影片由比利時皇家電影資料館和香特爾·阿克曼基金會聯合修復,並得到了The Wallonia-Brussels Federation支援。

《安娜的旅程》劇照
獨唱蘇妮 4K
Solo Sunny
1980
看點:康拉德·沃爾夫謝幕之作,女主榮獲柏林影后
影片改編自歌手薩尼耶·托爾卡的真實故事,她與本片的聯合導演兼編劇沃爾夫岡·科爾哈澤相識。片中,雷娜特·克勞斯納飾演的蘇妮是一名流浪歌手,在東德的酒吧和社群中心時不時巡演,居無定所。鄰居們對她的生活方式感到不安,男人們總是讓她失望,觀眾們狹隘保守,她也被樂隊成員驅逐。但蘇妮並沒有放棄。影片以其對東德日常生活的平實記錄,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也銘刻了東德青年的渴望和挫折。
影片採用4K掃描,根據35毫米底片和部分中間底片進行數字修復。聲音修復基於17.5毫米磁帶。修復工作得到了德國聯邦電影委員會的資助。

《獨唱蘇妮》劇照
流金歲月 4K
Last Romance
1988
看點:鐘楚紅和張曼玉雙姝爭豔,七八十年代香港社會縮影
楊凡導演以浪漫風格聞名,於1988年自編自導的《流金歲月》,改編自香港著名作家亦舒的同名小說,由鐘楚紅及張曼玉主演。兩位80年代正值盛世美顏的女星在片中飾演兩名個性南轅北轍的少女,卻因一名中日混血男子陷入複雜三角戀情。楊凡導演曾說:“鐘楚紅和張曼玉令這部影片不朽。這部影片也令兩位美女流芳百世。”而對於影迷來說,她們正代表了每個人記憶中最美好的流金歲月的香港。
2023年,楊凡導演旗下的花生映社自資為《流金歲月》進行了4K數字修復。

《流金歲月》劇照
第阿諾亞戰場 4K
The Camp at Thiaroye
1988
看點:非洲後殖民電影的代表作,獲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
影片取材於真實事件以及兩位導演烏斯曼·塞姆班和蒂埃諾·法提·索烏的自身經歷,講述了第阿諾亞大屠殺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1944年,一對塞內加爾士兵被徵召去參加反抗納粹的戰鬥,但當他們回到國內的軍事哨所時,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感謝或報酬。相反,他們忍受著騷擾和惡劣的口糧,甚至要面對死亡,這導致了一場爆炸性的反抗行動,最終以悲劇收場。
影片由馬丁·斯科塞斯電影基金會世界電影專案和博洛尼亞光影重現實驗室修復,並與突尼西亞文化事務部和塞內加爾文化與歷史遺產部合作。特別鳴謝穆罕默德·沙盧夫和Association Ciné-Sud Patrimoine。修復工作由霍布森/盧卡斯家族基金會資助。

《第阿諾亞戰場》劇照
民警故事 4K
On the Beat
1995
看點:“把攝影機扛到大街上去”,本屆電影節最“北京”的電影之一
本片由寧瀛自編自導,是“北京三部曲”的第二部。這是一部帶有新現實主義色彩的探索影片,以近乎紀錄片的方式,儘可能地將“片警”的日常生活呈現在觀眾面前。鏡頭跟隨民警騎著腳踏車走街串巷。九十年代衚衕街景將我們帶回上世紀末冬天的北京,高樓與平房等新舊符號交錯,呈現出世紀之交的城市變化。
影片的數字化與修復工作於2025年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數字修復實驗室完成,寧瀛導演到現場參與指導藝術修復。原始拍攝底片透過ARRISCAN XT掃描器以4K規格進行掃描,並在4K規格下完成修復;聲音修復源於影片儲存的35毫米混合聲底,並新制作5.1聲軌。

《民警故事》劇照
綠魚 4K
Green Fish
1997
看點:李滄東首部長片,韓石圭橫掃韓國電影三大獎影帝
李滄東在自己的導演首作中將黑色電影型別與社會寫實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本片講述了一個剛退伍的年輕人在火車上結識一名迷人女子後被引誘加入犯罪團伙的故事。本片也是李滄東“綠色三部曲”的開篇之作,預示了他後續作品中反覆出現的一些主題:充滿憤怒和悲傷的情節,性格複雜的人物與國家快速的現代化和沉重的歷史代價作鬥爭。

《綠魚》劇照
愛與時尚
Love & Pop
1998
看點:庵野秀明的首部真人電影,極具實驗性的世紀末影像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改變的時候”,高中生裕美在庵野秀明這部夢幻的實驗之作中沉思道。這也是一部日記式的意識流作品,使用了不斷變化的畫幅比、快速剪輯和魚眼鏡頭視角等令人眼花繚亂的手法,捕捉了一位16歲女孩在一天之內的微妙變化。本片改編自村上龍的小說,為千禧年的到來留下了一個句點,是日本年輕人在世紀之交成長的獨特寫照。
影片幾乎完全使用手持攝影機拍攝,去年,King Records公司將影片的ProRes母帶(29.97)轉換為24幀格式,並製作了全新的2KDCP。

《愛與時尚》劇照
千禧曼波 4K
Millennium Mambo
2001
看點:侯孝賢+李屏賓+廖慶松+林強黃金組合,獲戛納電影節技術大獎
《千禧曼波》以一個頗為迷幻的跟蹤鏡頭開始,舒淇飾演的女孩Vicky隨性地穿行在一座藍色陸橋,驀然之間,她回頭一看,隨即透過畫外音講述自己的故事。Vicky是一位恣意張揚的酒吧公關,與比她年輕的男朋友漸行漸遠,轉而投向高捷飾演的黑幫老大。影片在現在(世紀初)和未來(2011年)之間進行閃回式的呈現,難以捉摸而又令人著迷地介紹了臺北的霓虹夜生活。
本次放映版本由原始電影負片4K掃描數字化並修復完成,聲軌來自杜篤之提供的原始最終混音素材。

《千禧曼波》劇照
去了解 4K
Who Knows
2001
看點:裡維特最輕鬆歡快的“戲中戲”式作品,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本片是一部關於記憶、身份以及尋找的交織著喜悅和困惑的電影。在影片中,裡維特將皮蘭德婁的作品與近乎瘋狂的喜劇感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讓娜·巴利巴爾飾演的卡蜜爾在義大利待了三年後回到巴黎,擔任一部皮蘭德婁戲劇的女主角,該劇由她的經紀人、聯合主演兼情人烏戈執導。卡蜜爾回到巴黎後不久便與剛剛新婚的前男友相遇,與此同時,烏戈卻愛上了一位學生。一系列巧合將每個人的命運線交纏了起來。

《去了解》劇照
內陸帝國 4K
Inland Empire
2006
看點:大衛·林奇的最後一部劇情長片,勞拉·鄧恩出演千面角色
大衛·林奇以極具前瞻性的手法,在《內陸帝國》中編織了一個關於時間、身份和電影本身之謎的沉思迷宮。勞拉·鄧恩在這個噩夢般的故事中飾演了一位瀕臨崩潰的演員,表演令人歎為觀止。觀眾也或許無法分辨她究竟演了多少個角色。整部影片彷彿在一系列深不可測的兔子洞中跌宕起伏,帶領觀眾進入無意識的心靈最深處的奧德賽。
影片及其音軌的修復工作由大衛·林奇監督。原片使用標清DV拍攝,其獨特的質感和色彩反而成為了一大特色,因而修復過程也竭力忠於原始影像,將剪輯過程中升格的原始高畫質鏡頭降格為標準清晰度,以去除“錯誤細節”,然後使用AI升格演算法將其轉換為4K。

《內陸帝國》劇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