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銀行吆喝黃金回購業務|財經日日評

點選上圖▲立即加入

民營企業座談會於北京召開
2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在聽取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發言後,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李強、丁薛祥出席座談會,王滬寧主持。上次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是在2018年11月1日。
據悉,座談會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執行長任正非、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虞仁榮、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王興興、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軍等6位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先後發言,就新形勢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綜合新華社)
|點評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有哪些民營企業家參會成為市場熱議話題。在其背後,市場更關注的是中央對於民營經濟的態度以及關於未來發展的部署。尤其是在外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當下,民營經濟在推動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上成就顯著。此次參會的企業家中,就包括來自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代表。
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更是經濟創新和活力源泉。同時,民營經濟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是維持經濟穩定的重要支撐。在當前背景下召開座談會,不僅是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更是凝聚社會共識,穩定市場對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預期。而在實際中,民營企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更需要政策溝通和落實到位。
1月社融規模增超7萬億元
2月17日訊息,中國人民銀行釋出2025年1月份金融統計資料報告及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資料報告。資料顯示,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5.13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7.06萬億元,同比多增5833億元,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另外,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18.52萬億元,同比增長7%。
分部門看,1月住戶貸款增加443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97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935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4.7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74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46萬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6933億元,同比多3986億元。(綜合央廣網)
|點評1月社融資料增速加快,政府和企業融資需求較為強勁,居民部門表現較弱。每年年初都是銀行部門衝擊信貸“開門紅”的傳統時間段,銀行放貸意願較強。國內地方政府化債程序加速,地方對於基建、製造業等領域的支援力度提升,政府部門發債速度加快。並且,今年春節提前至1月,企業支付、結算需求提前釋放。眾多因素疊加下,助力1月社融資料走強。
居民對於借貸的需求有待修復,即便是在居民消費需求回暖的春節期間,借貸消費貸意願仍然偏低。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延續去年末的復甦趨勢,居民中長期貸款有所增加。總體上看,1月信貸走強有明顯的季節性因素所致,一季度社融的整體表現,對於國內信貸需求的反映將更加真實。
五金融機構股權劃轉至中央匯金
2月17日訊息,包括中國信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農業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近日分別釋出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劃轉給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劃轉完成之後,中央匯金將控股這五家金融機構。
此次股權劃轉是對2023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進一步落實。《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按照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相關管理規定,將中央金融管理部門管理的市場經營類機構剝離,相關國有金融資產劃入國有金融資本受託管理機構,由其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履行出資人職責。(經濟參考報)
|點評本次股權劃轉的機構中,包含三家資產管理公司。此前為承接國有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資產管理公司應運而生,並在發展中逐漸從“國家隊”演變為全牌照金融機構,業務也逐步多元化。考慮到業務過度多元化易滋生金融風險,近年監管層不斷推動資產管理公司迴歸處置不良資產主業。此次股權劃轉後,其專業化和市場化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本次股權劃轉前,中央匯金已控股四大行等多家核心金融機構,在國有金融資本管理上經驗較為豐富。除去三家資產管理公司,另兩家金融機構的股權劃轉給中央匯金後,也能更好以市場化手段經營業務。中央匯金的介入,將進一步增強市場對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信心。作為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最佳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機制也能更好發揮金融服務實體作用,提升金融業國際競爭力。
微信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
2月17日,受微信灰測接入DeepSeek訊息的影響,騰訊控股早盤高開近7%,股價直接站上500港元/股,收盤報 493.6 港元。據悉,微信搜一搜在呼叫混元大模型豐富AI搜尋的同時,近日正式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測試使用者可在對話方塊頂部搜尋入口,看到“AI搜尋”字樣,點選進入後,可免費使用DeepSeek-R1滿血版模型,獲得更多元化的搜尋體驗。
1月20日,中國AI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大模型DeepSeek-R1。作為一款開源模型,R1在數學、程式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的效能能夠比肩OpenAI o1模型正式版,並採用MIT許可協議,支援免費商用、任意修改和衍生開發等。春節假期後,國內多個行業龍頭公司均宣佈接入DeepSeek。(澎湃新聞)
|點評微信灰測接入DeepSeek後,被市場稱為“王炸組合”。畢竟一個是使用者數龐大的國民社交平臺,一個是近期席捲全球的國內領先AI大模型,二者的結合,進一步打開了AI普惠化與商業化的想象空間。不過,由於算力不足、使用者流量過高等因素,使用微信接入DeepSeek後的“AI搜尋”功能,同樣要等待較長時間,可能在回答完一個問題後就出現“伺服器繁忙”的提示。
當前AI技術發展速度以“日新月異”來形容並不為過,開源模型進入超級平臺,搭載龐大的使用者生態和豐富的使用場景,不僅能重塑平臺搜尋等內容服務模式,也有望拓寬微信在廣告和營銷上的邊界。考慮到微信對於使用者體驗的平衡,後續其會如何逐步鋪開AI功能將成為重點。微信入局後,其他網際網路大廠可能會加速跟進,這一賽道的競爭也會加劇。
宇樹科技宣佈機器人演算法完成升級
2月17日訊息,宇樹科技近日宣佈其機器人演算法完成升級,可實現流暢的舞蹈表演,並附上影片。影片中,人形機器人能夠完成拍手、扭腰等動作。近期以來,宇樹科技頻頻更新軟體演算法,之前曾推出仿生靈動升級、足球賽事應用方案等。
據悉,宇樹科技正與Meta接洽,探討就家務機器人進行合作的可能。具體而言,Meta正考慮開發一款消費類家用機器人,旨在協助處理疊衣服、洗碗等家務。後續,Meta將為人形機器人開發軟體、感測器和人工智慧,並提供給宇樹科技、Figure AI等不同公司進行生產。起初該機器人不會使用Meta的品牌。(財聯社)
|點評演算法升級後,從影片來看,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已經實現了“舞蹈自由”。此次演算法升級的核心是最佳化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能力,機器人的協排程和靈活性提升,也能更好應用在不同場景。比如Meta計劃開發的家用機器人,如果要處理多場景的複雜任務,對機器人的動作精確度和學習能力都會有一定要求。
科技巨頭與初創公司競相佈局,今年被看作人形機器人商業化量產的關鍵一年。人口與家庭結構調整下,家用服務類人形機器人的市場前景廣闊。當前,受益於生成式AI發展,人形機器人的智慧化水平不斷提高,其生產側在壓降成本上也已取得一定成效。不過,人形機器人要進一步拓展家庭服務等C端消費場景,在安全度和可靠性上也要有所保障,其全面普及仍然需要時間。
多家銀行吆喝黃金回購業務
2月16日訊息,2月至今,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平安銀行等近10家銀行均推出或宣傳黃金回購業務。從條款上看,目前大多數銀行的回購範圍仍然是本行售出的金條。也有銀行近期升級業務,擴大黃金回購範圍。以工商銀行為例,近期該行公告稱,升級了黃金回購服務,推出“非工行品牌金條工行收”的回購服務。
深圳某國有大行營業網點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黃金回購需要先進行線上預約,目前預約已經排到3月底了。如果情況有調整再另行通知。值得注意的是,黃金回購業務火熱的同時,近期部分銀行的投資金條也一度“賣斷貨”,處於缺貨或預售狀態。(第一財經)
|點評隨著國際金價今年繼續走高,對黃金投資感興趣的人日益增多,銀行正在積極拓展相關業務。銀行在黃金飾品製作方面顯然比不過專業的金店,然而,大多數銀行,特別是國有大行,投資金條的純度以及售賣、回收的流程都要更加透明且靠譜。銀行擴大回收金條的服務範圍,除了補充本行黃金儲備外,更多地可能是希望吸引更多高淨值客戶。
通常而言,金價一年波動的幅度都不會特別大。過去的三年內,由於國際環境中不確定因素增多,黃金走出了一段持續上漲的大牛市,使得黃金價格的漲幅跑贏了很多投資品,吸引了大量投機資金介入,加大了黃金價格的短期振幅。
高盛預計今年滬深300有19%的上行空間
2月17日,高盛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隨著DeepSeek的迅速崛起,中概科技股迎來了重新估值的重要機遇期。高盛將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未來12個月的目標點位分別提升至85點和4700點,預計上行空間分別為16%、19%。高盛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月7日,高盛全球範圍內的主經紀商業務中,中國在岸和離岸股票合計成為今年名義淨買入量最大的市場。
德意志銀行同樣對中國股票市場充滿信心,他們預計,自2024年起,A股和港股市場已經正式步入牛市週期,並且這一上升趨勢有望持續,甚至突破以往的歷史高點。貝萊德基金也在近期公開表態,對未來12至36個月的中國資本市場保持樂觀展望,尤其看好中國股票以及利率債的投資潛力。(綜合財聯社)
|點評最近外資看多中國資本市場的聲音越來越多,市場對於“價值重估”的呼聲更是不絕於耳。DeepSeek走紅全球后,在全球公眾和技術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部分外資重新看到了中國科技公司在科技方面擁有的潛力,藉此機會開始向客戶鼓吹中國資產。此情此景與去年10月如出一轍,彼時外資快速流入,不過多為交易型資金,在隨後的兩三個月中便快速撤離。
包括DeepSeek、宇樹科技在內,這些科技公司並不是一天之內突然冒出來的,他們在業內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只是由於過去缺乏終端產品,公眾認知度偏低罷了。如果高盛等外資也是最近才突然發現業內還有這些潛力股,投研能力未免有點過低。外資吹捧中國資本市場,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要對此進行冷靜看待。
週一兩市小幅震盪滬指漲0.27%
2月17日,市場全天小幅震盪,三大指數小幅上漲。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94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2265億。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近3600只個股上漲。從板塊來看,AI應用股繼續活躍,騰訊雲、AI醫療、教育等方向大漲,機器人概念股午後爆發,AMC概念股震盪走強。下跌方面,DeepSeek概念股衝高回落走勢分化,影視股集體調整,貴金屬、有色金屬、煤炭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355.83點,漲0.27%,成交額為7501億元;深成指報10791.06點,漲0.39%,成交額為11914億元;創指報2226.62點,漲0.51%,成交額為5949億元。(財聯社)
|點評週一兩市在接近2萬億的成交量下,指數維持小幅震盪,市場中除了少量熱門個股外,大多數個股走勢波瀾不驚,證明場內買入和賣出的力量都不算小。從板塊上看,前期熱點板塊基本進入調整階段,大部分近期的龍頭股盤中已經出現了不小的回落幅度,只是市場餘溫尚在,不斷湧現出承接盤,跌停的現象並不普遍。市場整體氣氛偏暖,不過,對於後續行情的展開暫時沒有形成較為明顯的一致性。
港股週一衝高回落的跡象明顯,特別是大型科技股。藉助AI的風潮,短期內這些科技股已經積累了可觀的漲幅,民營經濟座談會期間,正好創造了一次有利的出貨環境。目前,場內籌碼在短期和中長期看好市場走勢的投資者之間流轉。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主編 |何夢飛
2025年我們將繼續組織企業家走進東南亞、中亞、非洲、中東、北美、巴西等熱門出海目的地,一起尋找全球新機遇。歡迎報名同行!
點選下圖▼立即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