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驚現“鬼孩子”,兄妹活在垃圾堆,只為躲病毒?

凌晨的皮埃蒙特大區,洪水警報拉響。救援人員衝進一處幾近廢棄的農舍,只為確保沒有人被困。但在腐爛的傢俱、鏽蝕的蹦床與垃圾堆之間,他們找到的不是大人,而是兩個用尿布包著身體、眼神驚恐、無法說話的孩子。
不是任何語言,只是他們彼此發明的“語言”。
在義大利都靈郊區Lauriano的山谷裡,存在著兩個“幽靈孩子”。
他們從未進過學校,從未見過醫生,甚至沒有在戶籍系統中留下過一絲痕跡。九歲男孩和七歲女孩,被發現時渾身汙穢,只能彼此低語,聽不懂任何常規語言。
他們身上的尿布,不是剛學步的象徵,而是從未脫離嬰兒生活狀態的警告。
“我們以為只是撤離一戶人家,卻發現了一對幾乎被世界遺忘的孩子,”參與救援的一位工作人員事後說。
這兩個孩子出生在德國,後隨父親遷居義大利,但他們的存在從未被國家系統“看見”。他們沒有接受任何教育,無法讀寫,甚至連基礎的社交能力都不存在。義大利媒體稱之為“bambini fantasma”——鬼孩子。
而他們生活的地方,簡直像末世廢墟:木頭腐爛、垃圾遍地、蹦床生鏽、空氣中瀰漫著潮溼和黴菌。
救援人員震驚於這個角落居然還有人生活,更何況是兩個毫無自理能力的兒童。
這對孩子的父親,是一名54歲的荷蘭雕塑家。他堅稱自己是出於“對疾病和感染的恐懼”才選擇了與世隔絕的生活。他說:
“我只是想保護他們,遠離感染,遠離社會的汙染。”
他聲稱家中有電腦、有樂器,孩子也騎馬、滑雪過,但這些說辭很快被現實打臉——孩子既不會讀寫,也無法和外界溝通,“保護”成了最殘忍的監禁。
而母親,一位38歲的荷蘭女子,則早已無家可歸。當孩子被社工帶走時,她甚至“沒有表現出太多反應”。
Lauriano是個安靜的小鎮,鄰居們只隱約知道農舍有新住戶,卻從未聽見孩子的笑聲或哭聲。
鎮長Mara Baccolla說,這件事震動了整個社群:“這是非常敏感的事情。我們只能希望孩子們,終於可以開始一段‘真正的生活’。”
這兩個孩子目前已被緊急安置到收容機構中,等待長期寄養安排。而義大利少年法庭也裁定:父母未能提供“基本照料義務”,孩子需由國家接管。
“野孩子”不是傳說,也不僅屬於電影。
在一個網路聯通各地的時代,在一個人們習慣用TikTok記錄日常的今天,兩個孩子卻因為父母選擇的“隱形生活”失去了與世界的連線。
他們沒看過醫生、聽不懂語言、沒受過教育,甚至不知道“孩子”這個詞。
但他們曾經存在,在我們習以為常的國家制度下,在看似穩定的社會秩序裡——毫無聲響地,過了九年。
在“資訊透明”、“教育普及”的標籤下,總有人被困在制度的盲區。
也許是因為“父母的選擇”,也許是因為“貧困的隱忍”,也許只是因為“誰都沒多問一句”。
當我們看到這類新聞時,第一反應是震驚,第二反應往往是“離我們很遠”。但其實,同樣的人生軌跡,在身邊就有跡可循。
你或許聽說過,誰誰家孩子沒能繼續讀高中;某個大學同學回老家後再無音信……
真實世界並不總是等距公平。
那些你刷到的、點讚的、轉發的故事背後,是某些人生從未獲得開始的機會。或許你曾在公交上見過穿著不合身的孩子、在小鎮聽過某戶人家“從不出門”,或許你曾懷疑過某種異常,卻最終選擇沉默。
但每一次沉默,都是為幽靈世界添磚加瓦。
所以,請多看一眼吧,請多問一句。“看見”也可以是非常有力的拯救。
-END-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866187/Boy-nine-seven-year-old-sister-nappies-unable-speak-hidden-living-remote-farm-father-says-just-wanted-protect-them.html

文|小月
「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