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星空下的鍋包肉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韭菜
自2021年起,磷礦石價格一路狂飆。時至今日,仍然居高不下。

磷礦石身價翻倍,自有磷礦資源的企業自然也賺得盆滿缽滿。昔日,川恆股份(002895)扣非淨利潤大約只有1億左右。而近兩年,已增長至7個多億的新高度。
不過,同樣環境下,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愁。2023年,湖北宜化(000422)實現扣非淨利潤4.78億,較上一年的17.45億,同比下降72.58%。
橫向對比川恆股份,湖北宜化空有收入規模,但盈利水平,卻始終是一大短板。
01
供求偏緊,支撐磷礦價格走強
磷元素是構成基礎化工和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元素,其下游主要應用場景是除草劑、化肥、飼料等。而除了這些傳統應用外,磷酸/磷酸鹽也是製備磷酸鐵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
也正因此,自2021年以來,隨著新能源車持續放量,磷礦石價格一路暴漲。

另外,磷礦石不僅在需求端有增量預期,而且在供給端也有價格支撐。
磷礦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我國雖然是第二大磷礦儲量國,但富礦少貧礦多,磷礦近 90.8%為中低品位磷礦。而且2005 年至 2016 年期間,磷礦存在開採過量問題,富礦資源不斷消耗。
隨著磷礦石整體品位下降,疊加環保壓力,2017年後,我國磷礦開採量明顯減少,供給緊張已成為常態。

基於以上原因,川恆股份在2023年年報預計,未來我國磷礦石市場價格將維持高位執行。而在這種預期下,顯然利好手中有礦的企業。
我國磷礦儲量主要分佈在湖北、四川、貴州、雲南、湖南五個省份,產量主要來自湖北、貴州、雲南和四川,四省合計磷礦石產量佔比超過 90%。
而前文所說的川恆股份和湖北宜化,就分別位於貴州、湖北,區位優勢明顯。
不過不同的是,川恆股份是一家民企,而湖北宜化實控人是宜昌市國資委。從這層面來看,川恆股份能不能拿到當地磷礦資源,還真不好說。但理論上,湖北宜化應該不缺資源。
然而,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
02
川恆從無到有,宜化從有到無
根據2023年年報顯示,川恆股份控股子公司福麟礦業已持有小壩磷礦採礦權、新橋磷礦山採礦權、雞公嶺磷礦採礦權三個採礦權。
筆者研究了以下這仨磷礦的來源,發現都是川恆股份從貴州省福泉磷礦有限公司收購而來的。而後者,正是一家國有全資的公司。


也就是說,川恆股份確實沒有先天優勢。不過原國企持有的三個採礦權,已經易主到了川恆股份手裡。
2023年,福麟礦業實現磷礦石開採總量299.20萬噸,主要提供給公司自用,基本實現了自給自足。另有75.42萬噸磷礦石外銷,形成收入5.67億,毛利率高達82.50%。
磷礦石價格暴漲後,暴利程度可見一斑。
然而這樣的暴利卻並不屬於湖北宜化。嚴格來講,並不屬於湖北宜化這個上市主體。
湖北宜化確實擁有豐富的磷礦石資源,但主要在集團層面。截至2023年5月,集團磷礦總產能達330萬噸/年,後續規劃產能140萬噸/年。

但與上市公司直接相關的,卻只有江家墩礦業。2011年,湖北宜化曾取得了江家墩礦業採礦許可證,年產能30萬噸。只是如今,這為數不多的磷礦產能,也已經被拿去投資了。
2021年,湖北宜化子公司(以下簡稱“宜化肥業”)與寧德時代子公司(以下簡稱“宜昌邦普”)共同投資,成立了宜昌邦普宜化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邦普宜化”)。湖北宜化持股35%。
2022年,宜化肥業和宜昌邦普約定,對邦普宜化同比例增資11.35億,其中宜化肥業就是以江家墩礦業100%股權出資的,作價3.97億。

2023年11月27日,江家墩礦業又拿到了東部礦段 150 萬噸/年採礦許可證,目前該專案正在建設中。建設完成後,江家墩礦業將具備180萬噸磷礦產能。
然而從股權結構來看,如今的江家墩礦業,僅僅是湖北宜化持股35%的參股公司——邦普宜化的子公司,早已不在上市公司體內。
採礦權作為一項無形資產,有明確的價值評估。而截至2023年底,川恆股份採礦權原值10.77億,扣除攤銷後9.98億。而湖北宜化採礦權1463萬,攤銷後餘額只有836萬。
這也就意味著,湖北宜化上市公司層面,已幾乎沒有磷礦資源。
03
收入上的巨人,利潤上的矮子
當然,湖北宜化也不是靠採礦為生的。即便是自有磷礦的川恆股份,開採磷礦也主要是自用。湖北宜化和川恆股份的主營業務,都是磷化工(湖北宜化還有尿素和氯鹼產品)。
所謂磷化工,就是以磷礦石為起點,而後透過溼法或熱法加工為磷酸,並進一步與其他化學原料反應,生成各種化工產品。
從產品結構來看,湖北宜化主要生產磷酸二銨,用作農業肥料。川恆股份則主要生產磷酸二氫鈣、磷酸一銨,主要用作水產飼料新增劑、ABC乾粉滅火劑,少量用於肥料。
得益於磷礦石基本自給自足,2023年,川恆股份生產飼料級磷酸二氫鈣、磷酸一銨的毛利率,均可達35%以上。綜合毛利率高達39.04%。

相比之下,湖北宜化的盈利能力則差了一大截。
如前所說,湖北宜化上市主體內,並沒有多少磷礦資源。這就意味著,磷化工原料嚴重依賴於外購。而近年來,磷礦價格大漲,相應的,湖北宜化的原料成本,必然增加。
資料顯示,2023年,湖北宜化的磷酸二銨毛利率,只有13.73%。

關鍵是,在湖北宜化內部來看,這個毛利率顯然還不是最差的。
不同於川恆股份,收入幾乎全部來源於磷礦開採、加工。湖北宜化的收入構成中,磷酸二銨僅佔26.79%,尿素佔18.72%。而除以上化肥產品外,湖北宜化還有約36%的收入來源於聚氯乙烯等氯鹼產品。
其中,聚氯乙烯下游主要用於型材門窗、管材、薄膜、板材等領域。受房地產下行週期的拖累,聚氯乙烯價格下行明顯。
2023年,湖北宜化聚氯乙烯毛利率為-8.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