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逗鴨
A股這幾天又回撥,光靠大藍籌們硬撐著。
要不指數就更差了。
噢,藍籌們,比如銀行——還不斷地創新高。
讀者又開始慌:
“銀行股咋還一直漲、一直漲,糾結要不要賣了。”
這就屬於幸福煩惱吧!
haha。
四大行今年股價平均已經漲了7%。
銀行、包括很多收息股之所以漲,離不開一個重要背景:
我們持續滑落到低息深淵
資金們買銀行股,普遍訴求還是:
穩穩吃息。
一
我覆盤了下近1年,市場利率變化:
從去年7月1號,到今天,全社會平均利率降了-0.5%左右。

其中,四大行的定期存款降了-0.5%。
這個趨勢保持的話:
再過1年時間,大銀行存款利息,極可能降到1%下面了吧。
WOW,這世界終於癲了,我們也摸到小日子的劇本了。
講一個雞賊的地方:
存款利息,比貸款降得更快。
過去一年大行存款降了-0.5%。而貸款,也就是五年期LPR降了-0.45%。
存款人獻出了100毫升血,90毫升輸送給了房奴。
10毫升補給了銀行。



對了——
前面說了,全社會的利率都降了-0.5%。
買銀行股拿分紅,還行得通嗎?
以四大行為例——
它們股價持續上漲,股息率過去一年降了-0.84%。
這降幅也就還好,沒和社會脫節。畢竟股息率的基數更高。
那銀行股的漲幅,似乎也就合理了。
不怪銀行股強勢,怪就怪…
社會利息滑坡太快,低息擋不住。
資金實在找不到高回報資產了,跑到收息裡,成為了收息股股價的頑固擁躉。

啥時會逆轉?
可能經濟過熱、就業春暖花開…咱們又開始高通脹,高利息的時候。
收息股會被捶爆吧

希望有這麼一天。
二
其實,我隱隱擔憂的是:
收息股們的利潤,會有多堅挺?
收息股也受大環境影響,大家都是一個窩裡的蛋;
窩要是被捅了,誰也好不了。
現在,許多收息股的利潤增速也在下降——注意,是利潤增速下降。
不是它們虧損、或者沒法分紅了。
比如茅臺的利潤,利潤增速已經從前年18.6%,降到去年15.2%。
今年鐵定還要降。

注:紅色為增速連續下降的行業。有的行業的業績,需要考慮季節性因素。
當然了,像茅臺還有兩位數的增長,已經很厲害了。
萬一它不增長、或者負增長呢?股價又會如何表現?
聽說今年茅臺股東大會都簡樸了不少,送的禮物是筆記本、招待股東喝的是果汁。
不是傳說中的飛天任喝了,haha。
又比如銀行股。
銀行的利潤增速明顯在慢慢停滯、壞賬的風險也在上升。
雖然它這幾年一路漲漲漲,但我始終不敢大筆押注某一個銀行。
也不敢買小銀行。
就幾大國有銀行分散著買。
…
可能水電龍頭好些?
這是一個收息股裡面的大BUG,不受經濟大環境影響,看老天爺臉色。
雨下得多,發電就多。
唯一問題是——
實在沒啥成長性了。
一眼能看到頭,更像一個債券,買了就慢慢吃點“利息”。
不要期望這“利息”能有多高的增長了。
哎,可能我重倉收息,所以憂慮也多。
擔心得就有點太遠了…
總之咱們收息佬,並不是完全高枕無憂的。
PS.
說了半天不開心的。
聊點開心的吧~~
昨天有一個REITs上市,漲幅挺驚喜。
叫恆泰租住,上個月我有寫過它,推薦過大夥打新。
它上市兩天,兩天都漲停,已經賺42%了。
這肉吃得挺舒服。
今年REITs打新很火,8個上市,6個當天漲停。一旦打中,基本能保證吃上肉。
所以認購時能參與,就參與一下吧。
但,只是小肉,大肉別想了。因為——它太火。
打新的人太多太多了,每個人只能分到一丟丟。
像恆泰租住,你拿出10萬塊打新,凍結了兩天,只能分到120元。
120漲停了兩天,也就賺到50塊…
能多吃兩頓外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