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萬安縣3名準“00後”在職大專女幹部提拔副科的事情還在發酵。
可能是為了平息輿情,吉安市委組織部接受了媒體的採訪,試圖透過問答的形式來再次說明三名女幹部的提拔是符合規定的。
經過媒體的“六問”之後,輿情非但沒有緩解,反而引起更多的質疑。
在這個報道中,記者還採訪了一位西南某省從鄉鎮走上縣直單位崗位的體制內人士。他表示:
“事業單位提拔到行政編副科,這個用人跨度確實很大。一般來說,事業單位提拔就是事業單位副科,事業單位正科後可能會有機會轉公務員。”
“本科生五年能提拔,已經是很厲害的了。現在中專生考事業單位的也有,提拔確實很少。”

對於三名女幹部的成績,當地的回應是:“不會公示”,“不能公開”,“會考察清楚”。
和第一次回應一樣,他們仗著所謂的“程式合規”,有恃無恐,打算硬抗到底。我就納悶了,這三個人到底是什麼來頭,重要的要一份成績都達到保密的程度。
如果真的認為合法合規,就應該拿出有說服性的證據和檔案,而不是嘴上說說或者直接不方便告知。
其實,他們口中的那個“程式合規”,反而是讓大家最意難平的。明明一眼看著就不對勁,卻找不到任何漏洞。也難怪,人家從初中畢業就開始佈局好的路線,怎麼可能有漏洞。
它只是不合理嘛。而且不只是一處不合理,是處處不合理。無論年齡、學歷、性別,甚至姓氏,每一處都透露著不尋常,更不用說那普通人難以操作的跨越式的升遷路線。
三個20來歲的年輕女孩子,中專畢業,已經在體制內工作了8年,最小的17歲就參加工作,還都是令一眾“985”“211”大學生求而不得的事業編。如今又同時提拔為副科級幹部,從事業編躍升為公務員編。這樣的成長路線,我不相信普通人家孩子能做到。

在那份幹部任前公示上,我注意到一個75年的老哥,工作時間比這3名95後至少多20年,在職大學比在職大專學歷也更高,結果和3個初出茅廬的95後一樣,也是被提名為鄉鎮人大副職。
是不是有點心酸?這到底依據的是什麼標準?
今天網上流傳了一張圖,上面羅列了萬安縣一些重要單位領導的名字,清一色全部都姓“邱”。而提拔的三個女生中也有兩個姓“邱”。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巧合。
到最後,我們越是質疑,反而越令自己難堪。因為到頭來除了證明自己投胎技術差,什麼也改變不了。雖然輿情很大,人家該升職升職,輿論這玩意,挺幾天就過去了。
其實,在這個事件中萬安縣委組織部最大的“失誤”就是不該一次性公佈三名“95後”美女提幹公示,而且把三個人放在一起。不僅太扎眼,還極大方便網友截圖傳播。
可能他們壓根沒想到會有人看這個公告。普通老百姓確實沒閒心關注這玩意,花落誰家和老百姓確實沒啥關係。
也許是某個被她們擠掉的人心有不甘,把事情曝光出來,然後點燃老百姓對於階級門閥的憎惡。
如果萬安縣真的想要平息輿論,只需將這三個女生的父母、岳父母等親屬的簡歷公佈一下,證明她們都是憑自己的真本事上去的,就完事了。
· END ·
感謝你還在
如果喜歡那就分享朋友圈啦

加我,防失聯
(小號,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