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格即人格(Style is character)」
在《Harper’s BAZAAR》150年的歷史中,封面不僅是時尚潮流和藝術創作的展示,還傳達了時代審美與精神內涵,封面人物的時裝造型美學折射了社會對女性身份認知的演變。
我們也正是從一個個「封面女王」的時裝造型和她們獨特的精神特質中,欣賞到女性角色是如何從傳統的「美麗符號」轉變為「多維度的社會個體」,從而感受女性之美、女性力量和女性解放。這些封面最終也成為了BAZAAR時尚審美和價值傳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一張張封面成為文化符號,女性形象如何在經典與顛覆之間遊走?
在時尚與時代的對話中,這些封面女王們如何用一襲華服、一種態度、改寫社會對女性身份的定義?
不同文化背景的封面女王們,又如何講述自己的女性傳奇?

封面人物通常是當時社會的女性美學代表,《Harper’s BAZAAR》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50年代的封面多為描繪女性穿著華麗裙裝、髮型複雜、佩戴珠寶首飾在社交場合中優雅舉止的場景,展現的是19世紀中期的繁複美學。




她們多是電影明星、藝術家、社交名媛或者貴族女性,帶有濃厚的貴族氣質和高雅美學,傳遞出女性的優雅與精緻之美。
作為時尚偶像的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多次登上《Harper’s BAZAAR》封面,其中最著名的封面之一由Richard Avedon拍攝,封面背景為女性氣質濃郁的粉紅色,經典的花卉和草編帽元素塑造了那個時代女性理想的優雅形象。

這時候的赫本不僅憑藉《羅馬假日》獲得奧斯卡影后,還與紀梵希(Hubert de Givenchy)合作,成為他的繆斯女神,確立了她極簡、優雅的風格,引領了一個世紀的潮流。
Avedon捕捉的不僅僅是赫本的外表美,更是她內在的自信與活力。赫本的靈動眼神和輕盈的肢體動作把這種獨特的優雅、靈氣和現代感結合起來,賦予了封面更深層次的藝術魅力。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女性逐漸走向職場,時尚界迎來了「女性權利解放」,這一時期《Harper’s Bazaar》封面女性角色的時尚風格除了融入傳統意義上的優雅與精緻之外,還多了一絲帶有「職業化、獨立自信」的優雅感。
在時裝風格上,一些實用主義和功能性的元素開始出現,女性的服飾設計更加註重舒適性和實用性,丹寧面料第一次出現在大型時尚雜誌中,封面人物的姿勢和表達開始更具獨立與個性,呈現一種「家庭生活之外的優雅」。


這一時期藝術與時尚的結合也變得更加緊密,封面的優雅女郎們呈現了更多的動作感與表現力,藝術風格開始從傳統的裝飾藝術轉向簡潔、現代的線條與形態,展現出更多現代主義的影響,是女性解放思潮與現代藝術風格的融合。

20世紀60至80年代是女性主義運動的高峰期,自由的新樣態和漸漸蔓延的個人主義,都反映在時尚流行上,在這個時裝革新的時代,樂觀主義開始萌芽,追求摩登、叛逆,成為當時的主流文化。
《Harper’s BAZAAR》封面服裝也開始摒棄50年代高階時裝相對沉悶整齊的穿衣風格,帶領女性們嘗試太空服、A-Line高腰剪裁、緊身衣、半透明風衣、金屬塗層外套這些「新時裝」。




尤其對女性獨立與自由的推崇,讓《Harper’s BAZAAR》開始聚焦於更多樣化的美學標準,開始向女性多樣化的個性與力量展示轉變。在這個挑戰傳統的60年代,新的審美觀念迅速成型,超級模特開始嶄露頭角,封面成為了明星和超級模特展示個人魅力與文化流行的舞臺。
這一變化的標誌性事件之一是1967年,模特Twiggy登上《Harper’s BAZAAR》封面,由 Barry Lategan 拍攝,眼妝極為突出,臉部表情清晰且具有表現力,此後她也成為了封面常客,展現出一種時尚、先鋒的獨立女性形象。

1976年 8月刊
模特Twiggy登上《Harper’s BAZAAR》封面
被《Daily Express》評論為「一張能代表1966年的臉」——
精靈般的氣質、大膽的截斷式眼妝、男孩一樣的短髮,她這種叛逆破格的形象正順應了60年代反主流文化的潮流。
著名設計師Mary Quant說:「Twiggy完全不同於當時的模特們,她個子矮小、極瘦但是很迷人。」



在Twiggy之前,時尚舞臺上以瑪麗蓮·夢露豐滿曼妙的曲線為主流美,而Twiggy的出現,打破了以往的審美樣式。


Twiggy身上的所有特徵都與當時的主流審美背道而馳,但她卻影響了整個模特界的走向,建立了時尚界的新審美——
截斷式眼妝、濃重的粗眼線、多巴胺色眼影、Boylish的中性裝扮、塑膠感的配飾以及芭蕾舞鞋等,這些標誌性元素在當時非常前衛,至今仍被時尚界借鑑和致敬。
她的登場不僅代表了新的時尚趨勢,也意味著「女性身體形象的多樣化」。


進入到80年代,麥當娜(Madonna Ciccone)迅速崛起為西方文化偶像。1984年,音樂專輯《Like a Virgin》在全球暢銷,她胸衣外穿的經典形象也成功樹立了她作為性感與叛逆的象徵。她自1987年起多次登上《Harper’s BAZAAR》封面,宣告了她作為新一代女性文化符號的崛起。

從這時起,麥當娜的叛逆音樂表達與大膽性感的時尚美學某種程度上展示了女性在娛樂行業的性別突破,打破了傳統女性形象中柔弱與被動的刻板印象,不僅體現了時尚的先鋒與叛逆,也傳遞了社會對於女性形象的新認知。





90年代是女性在職場和公共生活中獲得更多話語權的時期,隨著時代的變化,《Harper’s BAZAAR》除了繼續挑戰傳統時尚審美,也更多地融入社會和文化元素,推崇人物個性和深度審美解讀,而非單純地聚焦「美麗」,這使得《Harper’s BAZAAR》能夠引領潮流,而不僅僅是跟隨潮流。

1992年9月號的《Harper’s BAZAAR》寫著這樣一句話:
「Enter the era of elegance.」
極具表現力的超級模特在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達到巔峰,辛迪·克勞馥(Cindy Crawford)、娜奧米·坎貝爾(Naomi Campbell)、克里斯蒂·特林頓(Christy Turlington) 、凱特莫斯(Kate Moss) 這些超級模特成為了《Harper’s BAZAAR》20世紀90年代的封面常客。



作為那個年代的KOL,BAZAAR將她們帶到公眾面前,與時尚攝影師共同創造獨特的時尚語言,尤其注意挖掘她們的精神核心和特質,這讓她們極具代表性的時代個性與雜誌的創意理念相得益彰——
她們不再是簡單的美麗符號,而是具有深遠社會影響的女性精神領袖,展現了女性的獨立與自信。「她們本身也成為了文化符號。」
1992年,Cindy Crawford由Patrick Demarchelier拍攝的封面就很好地展現了90年代超級模特的力量感。她以一種無比自然、舒適、放鬆的姿態出現在封面上,沒有過多繁複妝容修飾,透過自然的光線、柔和的色調、乾淨的背景展現了她的自然美和鬆弛感。

從80年代偏向纖細、精緻的模特審美,到90年代超模巔峰時代的健康、自然、性感、陽光美學,Cindy Crawford多次登封尤其代表了女性主體性的增強,女性不僅僅是一個被凝視的客體、一件「美麗優雅的展示品」,而是充滿力量和活力的個體,展現了她們對自身審美主體性的充分認同和對時尚的主導權。





2000年後,女性不僅在傳統的娛樂和時尚領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職場的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更開始走向社會、環保、政治等廣泛領域,廣泛聚焦於女性解放、性別平等、種族平等這些社會議題,這些成為了這一時期封面創作的重要靈感來源。
封面人物越來越突出那些擁有「全球影響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女性,她們代表了現代女性的多重身份,氣質上更強調「女王般的力量感」。 碧昂絲(Beyoncé)、蕾哈娜(Rihanna)、麥當娜(Madonna Ciccone)頻頻登上《Harper’s BAZAAR》封面。



她們不僅僅是性感的符號,也不只是職場的領袖,而是身兼社會活動家、藝術家、政治領導者多個角色。作為流行審美的代表人物,也常常在封面拍攝過程中融入自己的創意,展現個性的時尚態度。
2009年,碧昂絲(Beyonce)作為《Harper’s BAZAAR》的封面人物,身穿一件華麗的亮片禮服,眼神強烈,極具震撼力。Beyonce不僅僅展現了她的歌手身份,還有她作為女性領導者的多面性——一種自信、力量和女性魅力的完美結合。

Emma Watson 2011 年以短髮造型搭配一襲黑色鏤空連身裙登封,充滿張力的姿勢和眼神充滿了篤定與自信,這張封面不僅僅關乎她的明星身份,更加突出她對社會議題的關注,作為“聯合國女性親善大使”和社會活動家,她發起「He For She」運動,將焦點轉向了更為廣泛的社會問題和女性權利。

當女性成為文化和社會變革的推動者,這種力量之美的展示凸顯了社會文化對女性多重人生角色的接受與尊重。
直到今天,中文版《時尚芭莎》作為當代文化的發聲者,亦在繼續探索時尚、藝術、文化議題,挖掘女性力量,展現女性氣質,並繼續在不同歷史階段為女性形象賦予新的審美價值和精神內涵。
從光影之間的電影演員,到柏林銀熊榮耀背後的女性製作人;從舞臺上璀璨的歌手,到T臺間風格獨具的超模;再到賽場上奮力拼搏的運動員,以風格為載體,以力量為核心,——中文版《時尚芭莎》始終致力於挖掘不同行業中的女性之美。
探尋不同人生階段女性獨有的韻律,展現從初露鋒芒到遊刃有餘,再到優雅沉穩的不同面貌,是一場關於勇氣、智慧與個性的長久表達,東方文化的深邃底蘊與現代女性的獨立精神在封面之上交織,共同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女性新敘事。
從20世紀20年代的優雅,到現代女性多重身份的塑造,BAZAAR的封面見證了女性力量的崛起和社會認知的突破。每一張封面人物在展現時尚審美的同時,也在傳遞著社會文化與女性主義精神核心的轉變。
而歷經時間的洗滌並未褪色,「封面女王」的智慧與美也將超越時尚本身,重塑女性敘事,讓一代女性在目光交匯間找到共鳴,她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