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金價直線跳水!

5月14日,國際金價下挫,現貨黃金跌2.26%,失守3200美元關口,報3176.58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跌2.07%,報3180.70美元/盎司。截至收盤,金價已從上個月的3500美元高點下跌了9%。
5月15日,金價一度小幅翻紅,不過此後直線跳水,截至發稿,現貨黃金跌1.24%,報3137.33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跌1.24%,報3148.8美元/盎司。
5月15日,國內金飾價格跟跌。周生生足金飾品標價975元/克,較前一日992元/克的價格下跌17元/克。 菜百首飾足金999飾品報965元/克。
不過,據大象新聞報道,四大行的金條價格與昨日相比,不但沒有下跌,反而漲了,每克漲幅在2至6元左右。

自3月中旬黃金銷量明顯下滑
據央視財經5月15日報道,“五一”假期的水貝市場人氣十足,但面對劇烈波動的金價,很多消費者只看不買,事實上從3月中旬開始,黃金銷量已出現明顯下滑。
另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北京某大型商場周大福門店店長坦言,從去年年底開始,顧客明顯更謹慎了。以前節假日排隊買黃金首飾的情況比較常見,但現在很多顧客進店看看就走,尤其是金價突破900元后,猶豫的人更多。很多消費者會在意金價高位買入的風險,傾向於持觀望態度。
而大象新聞報道,國內金價持續高位震盪,首飾金價維持在990元/克左右。5月13日鄭州某金店,一位選購金飾的女孩面對記者“高價是否划算”的提問,淡定表示“貨買當下值。”她表示,現在主要購買手鍊等小件黃金飾品用於日常搭配,但不會大量購入。
據央視財經報道,隨著多個大品牌削減訂單,行業加速洗牌,一大批代工廠陸續關停。記者在深圳看到一家正在轉讓中的工廠,甚至連裝修和裝置的投入都未能回本,留下的只是一地難以為繼的舊模具和停擺的生產線。
接手這家工廠的牟素強將棄用這些老舊模具,把原本追求速度和標準化的工廠,改造為一個靈活應對市場需求的柔性生產車間。他們手中誕生的每一件產品,都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定製款。
這種定製化、複雜化的金飾,加工費遠高於普通產品,每克的工費是常規金飾的2到3倍。

金條、金幣受追捧
在金價高位震盪的背景下,黃金首飾和整體黃金消費量雙雙下滑。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金條和金幣市場卻呈現出另一番火熱景象。
來自中國黃金協會的資料顯示:2024年,我國金條及金幣消費量達到373.13噸,同比增長24.54%。
而在2025年一季度,這一增長勢頭依然強勁,金條及金幣消費量達到了138.018噸,同比增長高達29.81%。
在避險情緒和財富保值需求雙重驅動下,“硬通貨”的投資屬性,讓金條和金幣成為越來越多投資者眼中的“安全港”和“心頭好”。水貝一家店鋪從今年年初到現在,金條銷量已經翻了兩倍多,但店主李永長卻並沒有因此感到輕鬆。原因就在於金價漲了,進貨成本也跟著水漲船高。
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有不少投資者正在選擇落袋為安,將手中的黃金回收變現,鎖定收益。伴隨黃金回收業務的火爆,一種新的回收方式正在悄然興起,成為黃金交易市場的“新風口”。設在深圳一家商場裡的“黃金ATM機”,只需三分鐘,就能完成黃金回收的初步檢測,得出含金量,預估出回收價格。如果消費者確認回收,機器會啟動破壞性檢測,進一步獲取更精準的資料,從而確保回收價格的公正與透明。

黃金將繼續閃耀?對沖基金大佬:
美國的經濟政策是主要推手
據財聯社報道,不過仍有諸多華爾街大佬對金價前景持樂觀態度。例如,華爾街對沖基金大佬、綠光資本(Greenlight Capital)的創始人兼總裁大衛·艾因霍恩(David Einhorn)週三表示,他仍認為黃金還有更多上行空間。
他強調,他對黃金的長期看法仍然是正確的,金價可能繼續走高。
“金價與人們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信心有關。自從我們在2008年左右買入黃金以來,我就非常清楚,美國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過於激進,造成了風險。”他說。
艾因霍恩指出,相對於聯邦政府預算規模,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迄今為止幫助削減的成本仍是“九牛一毛”,這表明財政狀況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改變。
“兩黨已達成一致,在我們真正面臨下一次危機之前,對赤字不採取任何行動,” 他補充說。
認為金價會繼續上漲的遠不止艾因霍恩一位大佬。被譽為“債王”的億萬富翁投資人岡拉克也認為,黃金創紀錄的漲勢還遠未結束。他預測,黃金價格可能攀升至每盎司4000美元。
他認為,由於對地緣政治動盪、關稅等各種因素的擔憂,以及現有的美國債務規模,市場已經將黃金視為一種真正的貨幣資產。
(宣告:文章內容和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何小桃 杜恆峰
校對|段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訊息、央視財經、財聯社、大象新聞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