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加拿大4月28日大選前夕,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語出驚人。4月22日,他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儀式上宣稱:"如果沒有美國購買加拿大商品,加拿大將不復存在。"這番言論立即引發加拿大輿論譁然,並給本就因貿易爭端白熱化的加美關係再添變數。
"第51個州"言論背後的經濟脅迫
特朗普毫不掩飾對加拿大經濟依賴美國的嘲諷:"作為一個州(指併入美國),它運作得挺好。"這已不是他首次威脅要將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個州"——此前他曾多次暗示可透過經濟手段達成這一目標。
儘管在上月與新任總理馬克·卡尼通話後,特朗普暫緩了此類言論,但本週他再次強調:"我們根本不需要加拿大的汽車和石油,說得直白點,我們要自己造車。"


汽車關稅大戰一觸即發
特朗普政府已宣佈:
自5月3日起,對進口汽車零部件徵收25%關稅
根據《美墨加協定》(CUSMA),僅對整車中的非美國產部件徵稅
暗示可能進一步提高加拿大汽車關稅:"目前他們支付25%,但這個數字可能上漲"
這對加拿大意味著什麼?
密歇根州汽車研究中心資料顯示,新關稅將導致:
美國車企成本增加1077億美元
其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三大巨頭損失419億美元
加拿大汽車重鎮安大略省或流失數萬工作崗位
百年汽車同盟面臨解體危機
加美汽車產業歷經百年深度融合:
1904年:福特加拿大公司在安大略成立
1965年:《汽車協定》確立跨境生產體系
如今:單車零部件平均跨境6次才能完成組裝
然而特朗普堅持要求"所有制造業迴歸美國",即便三大車企集體遊說也未能改變其立場。作為反制,加拿大政府已出臺新規:
繼續在加生產車企可豁免報復性關稅
但企業若減少在加產能,免稅進口額度將相應削減


卡尼的"經濟獨立"宣言
面對特朗普的步步緊逼,加拿大總理卡尼在選前最後衝刺中打出"經濟主權牌":
承諾在7月1日前消除各省間貿易壁壘
強調"加拿大內部的自由貿易位元朗普能奪走的更多"
指出"過去40年的加美關係已根本改變"
民調顯示,特朗普的言論意外助推了加拿大民族主義情緒,自由黨支援率因此攀升。當被問及加拿大選舉時,特朗普僅表示:"與卡尼有過愉快交談,但干預他國選舉不合適。"
風暴眼中的加拿大選民
隨著大選進入倒計時,貿易政策已成為核心議題:
自由黨主張強化多元貿易,加速亞太協議談判
保守黨呼籲對美更強硬,同時擴大歐洲市場
新民主黨要求全面審查CUSMA條款
歷史性的是,這是加拿大首次在"美國總統公開質疑我國生存權"的陰影下舉行大選。無論結果如何,這場貿易戰都已深刻重塑了"世界最長不設防邊境"兩邊的政治生態。
參考連結:
https://toronto.citynews.ca/2025/04/23/trump-says-canada-would-cease-to-exist-without-u-s-floats-automobile-tariff-increase/
多倫多生活,微訊號:itoronto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