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價效比沒救了,大批人開始轉向英國/歐盟大學?!

雖然美國一直處於留學鄙視鏈的頂端,但隨著美本的學費水漲船高,畢業後就業和抽H1B的形式也不容樂觀,這筆投資的價效比肉眼可見地一點點下滑。美國大學不那麼香了,英國和歐盟的大學倒顯得格外有吸引力,不僅學費可能便宜上一大截,而且頂尖的大學在聲譽上也可比肩,學習的內容也較為專精、對就業的幫助更大,也難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這條路……
文 | 行舟

From TD北美留學進化論
微訊號:testdaily

美本溢價嚴重

儘管常春藤盟校和美國其他頂尖大學享有無與倫比的聲譽和聲望,讓許多人心嚮往之,但一年一漲的學費實在是令人望而卻步,名校畢業的光環也不及以前好用,該失業的還是照樣逃不開。
就比如說鼎鼎有名的哈佛大學,幾十年來,學費和校內住宿費用每年都上漲了數個百分點,往往超過通貨膨脹率。與此同時,人們對學術嚴謹性、教師聘用做法和分數膨脹都提出了大大小小的質疑。
如今,常春藤盟校的年度學費平均約為 65,000 美元(假設沒有經濟援助)。哈佛大學的學費較低,約為 56,000 美元,而哥倫比亞大學的年度學費則超過 71,000 美元。
不僅僅是常春藤盟校的費用高昂,就讀一所還算不錯的美國大學幾乎肯定會花費不菲,在美國頂尖的非常春藤盟校,例如紐約大學、斯坦福大學、杜克大學、喬治城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的學費從 55,000 美元到 65,000 美元不等。公立大學對州內學生來說比較實惠,可惜國際生註定與低學費無緣。
英國/歐盟大學真香?
 學費便宜
與美國高昂的學費相比,英國和歐盟的大學便宜不少!一個關鍵的原因是,大多數英國和歐盟國家的大學系統都從本國政府獲得了更多的補貼,而且,無論以美元、英鎊還是歐元來計算,很難找到比紐約、華盛頓特區、伯克利和波士頓生活成本更高的地方,也正是這些城市擁有許多著名的美國學校。
舉個例子,在美國學醫是出了名的貴,但如果去義大利學習醫學,而不是在美國學習,每年的費用約為 3,100 美元,遠遠低於美國類似課程的費用 60,000 美元。
儘管美國和英國的學費差異通常不那麼明顯,但平均下來,英國的學費(相對於美國)還是可以低 25-50%,生活成本可能差不多,也可能低得多,具體取決於城市。
在一些歐盟國家,成本對比就更為明顯,這些國家的學費通常較低,許多學校的學費從3,000 美元到 20,000 美元不等。歐盟的大學也有公私立之分,與私立大學相比,公立大學班級規模更大,與教授接觸的機會更少,但學費較低,通常每年不到 10,000 美元。私立大學費用更高,但通常提供更像美國大學的學習環境,包括宿舍和學生俱樂部等設施。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英國留學生的平均年學費約為 30,000 美元,牛津大學國際學生的英語文學本科課程每年的學費為 52,000 美元。在法國,學費每年可能只有 3,000 美元,而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申請,學費在 6,200 美元到 15,000 美元之間。
 學術優勢
雖然就讀費用明顯較低是英國/歐盟大學的主要優勢,但絕對不是唯一的優勢!就學術本身的深度和嚴謹性而言,英國或歐盟的機構與美國的選擇相比絕不是二流的,從劍橋和牛津的文學、歷史、古典文學和科學課程,到法國和西班牙的商業或政治課程,還有在世界上最好的旅遊管理大學之一瑞士洛桑的 EHL 攻讀酒店管理學士學位。
誠然,不少歐盟國家的官方語言並不是英語,有些人可能會擔心語言的問題,但在許多歐盟的頂尖大學都有 100% 英語授課的學位課程,包括慕尼黑工業大學(德國)、博科尼大學(義大利)、巴黎政治學院(法國)和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
而在學習的內容上,不同於美國大學強調的“全面性”和“廣度要求”,英國和歐盟的大學通常採用更實用、更技術、更密集的學術方法,提供更密集、更精簡的課程途徑,同時涵蓋了廣泛的行業,從工程、獸醫學、計算機科學和生物技術到法律、醫學、時裝設計和媒體研究,選擇並不會比美國大學受限。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在英國或歐盟大學,典型的本科課程持續時間較短,通常為 3 年,既省錢又省時。
 招生簡易
美國大學的申請顯然是一項費時費力的流程,採用全面審查也意味著申請者都要成為六邊形戰士,GPA、標化、文書、競賽、課外活動和推薦信……一樣都不能落下,申請的戰役從高一就開始打響。
相較而言,英國和歐盟大學的招生更注重學術成就和專業科目先決條件,通常需要較少的補充材料(因學校和國家而異)。對於課內成績較好,但由於資源不夠,課外活動比較欠缺的小夥伴們來說,其實是有優勢的,也相對不那麼耗費精力。
歐盟好學校盤點

英國的大學想來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啦,所以為大家介紹幾所歐盟的好大學~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學排名:26
憑藉其創業精神和進步變革潛力,慕尼黑工業大學已成為德國的旗艦技術大學,實力源自其七所學院的卓越研究和教育,並透過以使命為導向的綜合研究機構加強跨學科創新。
為了應對數字化和生物化時代的快速社會變革,慕尼黑工業大學一直在從根本上改革工程概念,將其開放給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醫學、企業管理、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人是慕尼黑工業大學願景的核心,學校的核心使命旨在培養各個層次的多元化人才,推進教育、新知識創造和創業,並塑造符合社會價值觀和自然環境需求的未來勞動力市場。
 LMU Munich
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學排名:38
作為歐洲領先的研究型大學之一,慕尼黑大學擁有500多年的歷史,它在教學和研究方面的卓越表現涵蓋了廣泛的領域,從人文和文化研究到法律,經濟學和社會科學,再到醫學和自然科學,嚴格的跨學科研究方法可以促進對全球未來至關重要的創新,在教學上,慕尼黑大學也很強調研究和課程內容之間的聯絡。 
慕尼黑大學被分為18個系,擁有德國最好的圖書館系統之一,它的醫療中心毗鄰柏林的Charité,也是德國最負盛名且規模最大的醫療機構。
 Paris Sciences et Lettres
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學排名:42
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組建於 2010 年,雖然這年份看上去挺近,但其實它匯聚了 24 所巴黎的百年老牌大學和研究機構,包括理科強勢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商科強勢的巴黎第九大學、工科強勢的巴黎高等礦業學校,以及醫科強勢的居里研究所等等,組成成員早就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不少公式的名字都是以它們校友的名字命名的。
雖然各個成員是被合併了,但它們都有很高的自主性,所以各自的教學傳統都有被很好地保留下來,同時各個學院也有資源共享,巴黎文理研究大學獲得了法國多個研究所的加盟和支援。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學排名:58
阿姆斯特丹大學是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的一所公立大學,由市政當局於 1632 年建立,既是荷蘭第三古老的大學,也是歐洲最大的研究型大學之一。
阿姆斯特丹大學由七個學院組成:人文,社會與行為科學,經濟學與商業,科學,法律,醫學和牙科,截至目前共產生了六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五位荷蘭總理,毫無疑問是荷蘭最頂尖的大學之一。
寫在最後

雖然不屬於歐盟,但是瑞士的好大學也有很多,包括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也是值得了解一下的!

本文系授權釋出, From TD北美留學進化論,微訊號:testdaily,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