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遭駭客攻擊後,紐約市長熱門候選人被曝申請大學時“謊稱”黑人

近日,紐約市長民主黨候選人佐蘭·馬姆達尼在高中階段申請大學時曾自稱“亞裔”和“黑人或非裔”,遭到媒體披露後,這樣的種族認定引發外界熱議。
此前,哥倫比亞大學內部系統遭受駭客攻擊。儘管馬姆達尼並非駭客的直接目標,但其資訊卻包含在一個數據庫之中,該資料庫包含數十年來哥大收到的數百萬名學生申請資料,包括申請人的公民身份、國籍、標化分數、種族、及其獲得錄取與否等資訊。哥大還在繼續調查該事件並拒絕對此置評。
獲得洩露資料後,《紐約時報》發現了馬姆達尼在2009年申請大學時填報的哥大申請資訊,隨後馬姆達尼本人也證實這些種族資訊的真實性。這次網路攻擊顯然由反平權法案人士實施,在最高法院於2023年取締招生平權後,這些駭客試圖確認哥倫大是否依然在招生過程中考慮種族因素。
此前普林斯頓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為了得到同一所學校的青睞,亞裔需要在SAT考試中比非裔多450分,比白人多140分。因此,在基於種族敏感的錄取政策之下,非裔申請人享有較為顯著的申請優勢。
在一次採訪中,33歲的馬姆達尼稱不認為自己屬於黑人或非裔,而是“一個出生在非洲的美國人”。由於入學申請表格的選項有限,他表示所勾選的多個回答只是反映自己複雜的成長背景,而不是為了利用哥大考慮種族的平權招生流程獲得錄取優勢——最關鍵是他並沒有被哥大錄取

哥大當年的入學申請表格
第一個報道該事件的《紐約時報》表示沒有發現任何演講或訪談中馬姆達尼自稱黑人或非裔的紀錄,他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只記得在申請哥大和其他高校時曾經如此稱呼自己。

部分馬姆達尼的盟友,以及社交媒體上的各種批評者,均對透露該資訊的合法性表示質疑,因為當初發現和分享上述資訊者系出於政治動機。
此事發酵後,馬姆達尼競選紐約市長的三名競爭者對此強烈譴責。其中兩位甚至暗示其存在欺詐行為並呼籲進一步調查。
右翼評論家在社交媒體上紛紛指責馬姆達尼是騙子——甚至比騙子更壞。
而他的支持者則繼續選擇和他站在一起,指責該爆料系一個倡導種族優勢觀念的右翼學者推動,並將此歸結為無關市長競選的政治迫害。
在初選中支援馬姆達尼主要競爭對手、前州長安德魯·科莫的布朗克斯民主黨眾議員裡奇·託雷斯認為“我們有權在在合理範圍內認證自己的身份……曾有政治對手質疑我的非裔/拉丁裔身份的真實性,還質疑我的黑膚色,”他說。“我對此深惡痛絕、甚至熱血上頭。”
曾撰寫美國政治有關種族和族裔概況的文章的託雷斯還表示自己認為“質疑身份實屬骯髒行為,理應避免。競選應該主打理念而非身份。”
作為來自皇后區的州議員,馬姆達尼把自己出身烏干達的南亞裔穆斯林移民身份作為其競選的核心部分。

馬姆達尼
在候選熱眾多的民主黨初選中,他以12個百分點的優勢輕鬆擊敗其最接近的競爭對手科莫。但馬姆達尼難以打動黑人選民,科莫在第一輪投票中以 18個百分點的優勢在黑人主導社群領先。黑人選民是現任市長埃裡克·亞當斯11月大選前試圖重新打造聯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以獨立身份參選的亞當斯在社交媒體釋出一幅嘲諷馬姆達尼勾選兩個選項的漫畫
亞當斯競選團隊發言人託德·夏皮羅認為馬姆達尼“為獲得哥大錄取而錯誤表述自己的種族身份”,並認為他“不但有失誠信——或許還故意欺詐。這種行為或許導致某位非裔申請學生失去錄取資格,並不公平地利用了一個旨在糾正系統性不平等的招生流程。
亞當斯競選團隊要求哥大披露所有相關招生記錄,並 “進行全面的內部審計”。
科莫競選團隊表示,馬姆達尼的哥大申請引發外界對其隱瞞其他資訊的質疑。科莫競選團隊的發言人裡奇·阿佐帕迪表示,“馬姆達尼本人、他的提案、他的資金、及其背景應接受媒體全面審查……這個問題必須進行充分調查,因為一旦調查屬實,這或許只是反映出欺詐行為的冰山一角。”
吉姆·瓦爾登是一位備受尊敬的知名律師,他正以獨立人士身份競選紐約市市長,他對科莫的競選要求深表贊同,指馬姆達尼系“有史以來稽核最草率的候選人。”
唯一淡化該訊息的市長競爭對手是柯蒂斯·斯利瓦,他是預防犯罪非營利組織“守護天使”的創始人,目前以共和黨人的身份參選。
在週五的一次採訪中,斯利瓦表示,“我們可以繼續糾結於他為何非要說自己是黑人。但我們已經過度關注這個問題了,難道還要繼續下去嗎?”
和馬姆達尼一樣,布魯克林民主黨女議員法拉·福雷斯特也是一個民主社會主義者,她在X發帖稱,“沒人關心他的大學申請。”
福雷斯特補充道,“紐約選民關心經濟承受能力,他們擔憂法西斯主義死灰復燃,他們應公正報道我們城市面臨的嚴重問題。我希望看到對這個故事相關編輯決定的全面說明,以及《紐約時報》對這篇文章為何具有新聞價值的解釋。
在週五釋出的一則宣告中,《紐約時報》提供其記者如何處理一篇具有新聞價值報道的更多內幕。
《紐約時報》助理執行主編帕特里克·希利表示,“我們記者獲得馬姆達尼的哥倫比亞大學申請資訊後,並將其展示給馬姆達尼的競選團隊。每當發現任何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我們都會透過直接信源予以確認。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馬姆達尼先生證實了該資訊。”
他繼續表示:“馬姆達尼先生分享自己對哥大等高校申請表格中身份相關選項侷限性的看法,並以出生國(烏干達)因素解釋自己為何勾選該選項——許多多重身份者在面對這類表格填寫要求時都曾經歷內心掙扎。馬姆達尼的思考和決定具有新聞價值,符合我們協助讀者更好地知曉和理解優秀候選人的目標。”
某些社交媒體上的討論也反映出馬姆達尼在作為大學申請人對身份問題所作回應的複雜性。
身份、種族、殖民化和伊斯蘭恐懼症引發的相關對話數以百計。許多非洲國家出生的南亞裔移民均談及這一特定傳承,有人深度研究大英帝國利用印度勞工修建烏干達鐵路的歷史。還有人指責馬姆達尼嘗試欺騙哥大招生委員會,併力圖“操縱系統”!
有人還質疑,作為布朗克斯科學中學(紐約最好的中學之一)以及哥大教授的兒子,馬姆達尼怎麼會被哥大拒之門外?
也有人認為這個問題根本不值得討論。紐約州參議員朱莉婭·薩拉扎爾和馬姆達尼一樣也是民主社會主義者,她發帖表示“作為一個非洲出生的美籍黑人,我願意原諒他!”
參考資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5/07/03/nyregion/mamdani-columbia-black-application.html

點選以下連結,即可檢視美國頂級高校中國學生錄取資訊:
更多精彩
相關閱讀:

平權法案推翻後,亞裔學生的處境變好了嗎?

深度:美國最高法院終結種族平權,高校錄取迎來巨大沖擊

MIT亞裔暴漲,耶魯暴跌……平權禁令後的第一屆錄取結果,讓美國教育界炸鍋了!


作者:海哥,本文經授權發表,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掃碼加入視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