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使用者請用電腦端開啟小程式)
本期要點:AI會導致不平等加劇嗎?該怎麼解決!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今天的思想薈專欄,給大家介紹一個重要的新概念:“AI中立性”。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先從最近最熱的人工智慧公司OpenAI說起。
最近,除了如火如荼的12日直播外,OpenAI還在幹著另一件大事——從非營利組織轉變為營利性實體,這在科技界引發了不小的震動。
對此,和OpenAI恩怨交織的埃隆·馬斯克發起了法律戰,在聯邦法院提起了訴訟,要求法院阻止OpenAI的營利性轉型計劃。同時Meta也公開表達了對OpenAI的不滿,認為他們為其他初創企業樹立一個利用非營利組織形式“鑽空子”的危險先例。因此,Meta呼籲加州總檢察長出面干預,阻止這一轉變。

曾是合作伙伴,現已分道揚鑣
OpenAI則在其官網發文回應,指出馬斯克本來就希望將OpenAI設立為營利性實體,他們還列出了大量的郵件作為佐證。OpenAI的董事會主席也表示,任何重組都將確保其非營利部門的繼續存在和蓬勃發展,同時使公司能夠透過營利活動更靈活地追求自身使命。

跳出這些具體細節,從更高維度看,我們認為OpenAI的商業化幾乎是一條必由之路。當前AI大模型的發展還需要鉅額的資金投入。無論是OpenAI還是其他AI公司,都需要透過商業化來支援其研發和創新。
雖然現在OpenAI月收入達3億美元,但因為模型訓練和推理成本高達70億美元,加上員工的高薪酬,2024年OpenAI的預計虧損將達到50億美元。
因此,作為當前最炙手可熱的AI初創企業,OpenAI要儘快將其技術領先性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利潤和融資額。
就像OpenAI獨步天下的o1模型,普通的付費使用者一週只能使用五十條,遠無法滿足使用需求。若要無限量使用o1模型以及功能更強大的o1 Pro,還需要每月花費200美元訂閱。
這種差異化本身就是一種商業策略,透過限制免費或初級服務的使用來推動使用者付費購買更高階的服務,從而讓公司具有良好的收入增長預期,進一步推高公司估值。
不過,我更想要強調的是,商業化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AI中立性問題(AI neutrality)。
在21世紀初,當時網際網路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卻開始利用自己的市場地位牟利。如Verizon會優先處理影片流媒體或線上遊戲等高利潤流量,並且給大公司更快的響應速度,而小公司的網站卻會延時,使小公司失去競爭力。
於是,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開始關注網路中立性問題(net neutrality),要求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不因使用者、內容、網站、平臺或應用的不同而有所偏袒或差異收費,從而確保網際網路對所有使用者和內容保持開放和公平的競爭環境。
未來,AI會像水、電和網際網路一樣,成為所有人生活工作的一部分,確保AI服務的中立性和公平性至關重要,所以亟需考慮AI中立性的問題,至少這件事現在就要放到議事日程裡了。
未來用不起AI或所用的AI水平不夠高的人,與能使用很牛的AI工具的人之間,將在教育、健康、工作效率、生活水平等各個方面產生本質的差異。使得這個社會註定會不夠公平公正,其長期發展也註定會受到限制。

OpenAI CFO Sarah Friar暗示,將要推出每月2000美元的訂閱服務
據稱,OpenAI正計劃推出每月2000美元的博士級別AI服務。這種高價服務無疑會讓那些無法承擔費用的使用者處於不利地位,從而加劇社會不平等。
例如富人的孩子可以享有每月2000美元、甚至更貴的AI助理進行輔助學習,而普通人的孩子只能用免費或者每月20美元的基礎AI服務,那麼富人的孩子從小就得到了最好的訓練,也更會和AI協作,就會佔據明顯優勢,普通人的孩子就真的輸在起跑線上,永遠沒有翻身的可能性了。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公平公正當然是個好事,但商業上不成立。優質的服務本身就是昂貴的啊。把2000美元成本的東西以20美元賣出去,那不是虧錢了嗎?
放在以前,這個道理或許成立。但在AI時代,這個邏輯正在改變。我們曾反覆強調,AI革命的意義在於,讓個性化、專家級的服務能夠普惠、持續地提供給每個人,實現服務規模化。所以,雖然AI大模型的訓練和運維成本很高,但基於AI,可以用普惠的方式把服務提供給所有人,既能攤薄成本,還能保證盈利。
因此,AI中立性在商業上是可行的。過去,優質的服務或許是少數人的特權,但未來,人們將能享受到便宜且優質的AI服務,同時服務供應商依然有利可圖。
不過要注意的是,AI中立性不會自發形成。
AI大模型的訓練費用在不斷上升,大部分公司難以參與競爭,可以推測,在未來若干年後,AI大模型產業將具有一定的自然壟斷的特點。即便收入已經可以涵蓋其成本,AI服務供應商們也不太可能忍受得了超額利潤的誘惑,自發地遵守AI中立性原則。
就像電力網路、水管和燃氣管線的建設和執行,不僅投入巨大,且一旦建成就難以被競爭對手複製。因此,公用事業公司就形成了自然壟斷。
然而,如果這些企業濫用自然壟斷形成的市場權力,任意提價,那麼老百姓還怎麼在這個城市生活呢?
所以,大部分治理良好的地區對電力、燃氣、自來水等公用服務都有嚴格的定價機制,需要政府、公眾、公用事業公司和相關產業專家一起參與定價,並確保過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既保證公司運營,又不給弱勢群體帶來經濟壓力。
未來,AI將成為一種公共設施,AI中立性也需要類似機制予以維護,只有這樣,AI才能像自來水、電力一樣走進千家萬戶,讓科技的福祉成為每個人觸手可及的權利。
所以,比起AI是否會毀滅人類,AI中立性才更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需要我們每個人瞭解。
我們科技特訓營一直堅持“親科技”的理念,相信透過科技能實現個人發展、企業盈利和社會公平的共贏。如果你也認同這一理念,推薦加入科技特訓營,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更多詳細的產業分析和底層邏輯,我會在科技特訓營裡分享,歡迎關注全球風口微訊號,報名加入。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點選加入,學會用AI為你工作(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全球消費電子展,王煜全與你現場看未來(掃碼加入)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AI領域獨角獸公司TOP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