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怕蟲人士,自行有序離場
你有沒有
抓住過夏天?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
是這個

雖然全國各地的夏天
每年都有這個喧囂的大蟲子
但是一方水土養一方蟬
各個省份的蟬
口音還真不一樣
不信,你點開聽聽
友情提示 聲音別開太大

不僅不同省份的蟬有“方言”
不同國家的“語種”差得更多


全世界一共3000多種蟬
會叫的基本都是爺們兒


叫的越大聲
說明自己體格越好
越容易找到物件

圖源 312010/拍信創意

蟬沒有聲帶
全靠小肚子發聲
蟬的小肚子是空心的
像個大氣球

蟬發聲器示意圖 圖源網路
雄性的小肚子上有兩個薄片狀的鼓蓋
鼓蓋下面是中空的鼓室
鼓膜一震動
小肚子一使勁
就80分貝展示自己的雄風了

圖源wired



就是語文課本里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那個蟪蛄
蟪蛄的體格比較小
聲音也比較小
北京話管它叫做“小熱熱兒”
叫聲像扯著嗓子一直喊熱

就是東北最常聽到的
電鑽一樣刺耳的“活爹 ”
聲音單調且聒噪
它的體格比蟪蛄大
是北方城市裡最常見的蟬
缺點:叫聲難聽,長得難看
優點:好吃😋

因為個頭大、數量多
黑蚱蟬在不少地區已經半自然化養殖了
霸霸還沒吃過
嘗過的可以在評論區分享一下是啥口感

鳴鳴蟬民間也叫“嗚嚶哇”
挺形象哈

鳴鳴蟬 小紅書@小能蟲蟲
這種蟬城市裡不多
但是在鄉下或者徒步的時候都能聽到

俗名“伏天兒”
它們伴著一年中最悶熱的暑伏時節而生
長得也好看
聲音也悠揚
池塘邊的柳樹下,聲聲叫著夏天

蒙古寒蟬 小紅書@小能蟲蟲
當蒙古寒蟬聲音漸稀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之時
就意味著悶熱的盛夏即將結束了

你聽聽
(手機拿遠點,音量調小點,絕對精神汙染)
Cicada Mania / YouTube
不僅聒噪,還成災
去年美國就發生了
221年一遇的奇觀——蟬災
場面一度非常壯觀

上一次蟬災是1803年
也就是我國清嘉慶年間
下一次預計在2244年

蟬的大部分生命時光
都是“地下工作者”
雌蟬把卵產在樹枝裡
長大成若蟲後掉到土裡嘬草根長大
掐指一算該找物件的時候
就從地裡鑽出來了

看到這樣的孔,就表明蟬寶寶從地底爬上來了
圖源 hvfarmscape.org

蟪蛄1~2 年黑蚱蟬和蒙古寒蟬3~5 年鳴鳴蟬5~7 年
每年每個品種都有一些
年年的數量和物種差異沒那麼大
就像你選麻辣燙似的
一樣來一點兒

北美的週期蟬是全世界壽命最長的
其中有三種蟄伏17年
四種蟄伏13年
——Which means
13年的倍數和17年的倍數時
分別會小爆發一次
但是遇到13和17這兩個質數的最小公倍數
13*17=221年的時候
完蛋,300億隻北美週期蟬
都竄出來了

十七年蟬和十三年蟬都在2024年爆發
US Forest Service /Wikimedia Commons


選擇13和17這兩個質數
也是蟬的生存智慧
科學家推測
因為週期蟬起源於180萬年前
那時候的北美大陸
時不時出現爆冷的夏季
生命週期短的蟬可能都被凍死了
假設在1500年裡,每隔50年會出現一次冷夏,那每7年出土的蟬只有7%可以躲開倖存下來,而17年出土的蟬躲避率達到了96%。在那個極寒的時代裡,蟄伏越久的越容易活下來。
而且生命週期越長
遇到天敵的次數就會越少
質數的公倍數時間跨度更大
不給天敵年年爽吃的機會


蟬主要靠吸樹汁為食
樹汁中水分多、營養少
所以蟬會
一邊喝,一邊尿,一邊喝,一邊尿
據說福建的蟬格外喜歡呲尿
有福建的來講講,是真的嗎?

廈門的“太陽雨”
你家那邊的蟬是怎麼叫的?
有沒有吃過蟬的
分享一下是啥口感?
評論區聊聊!
附錄
夏天聒噪的不僅是蟬,還有癩蛤蟆!
後臺回覆【呱】,檢視為什麼【舔一口癩蛤蟆,心情會突然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