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聯邦保守黨領袖博勵治4月14日在蒙特利爾丟擲重磅承諾——如果保守黨贏得大選,他將推動加拿大歷史上“最嚴厲的打擊犯罪行動”,並首次動用《權利與自由憲章》中的“但書條款”(notwithstanding clause)——確保多重謀殺犯終身監禁、永無出獄可能!這是直接挑戰最高法院2022年裁決,勢必將引發憲政風暴!

博勵治表示,他將重新引入已被最高法院裁定違憲的舊法條,讓法官可以對多名謀殺案犯人判處“連續無期徒刑”,也就是說,犯人將永遠無法申請假釋。“對這些人來說,‘無期徒刑’就該是字面意思——他們應該只以屍體的形式被帶出監獄,”他說。
"棺材出獄"計劃劍指兩大血案
博勵治在魁北克清真寺槍擊案發生地宣佈,將恢復哈珀時代"連續無期徒刑"條款。他舉著2017年殺害6名穆斯林的兇手亞歷山大·比索內特(Alexandre Bissonnette)為例:"殺死六條人命的惡魔,25年後竟能申請假釋?這對受害者家屬是二次傷害!"

資料顯示,比索內特最初被判40年不得假釋,但最高法院以"疊加刑期有辱人格"為由,最終將其假釋資格期減至25年。
博勵治對此不滿:“殺了六個人的人,不應該有機會申請假釋,也不該讓受害者家屬一次次在聽證會上重溫噩夢。”他說,公平司法的核心是“刑罰應與罪行相稱”,如今的制度反而侵犯了受害者及其家屬在《憲章》中享有的“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的權利。

同樣,2014年槍殺3名騎警的賈斯汀·布林克(Justin Bourque),刑期也從75年驟降至25年。"這些劊子手只配一種出獄方式——裝在棺材裡!"博勵治說。

保守黨主張恢復2011年《刑法》修正案,允許法官對每宗謀殺罪疊加25年假釋等待期。按此計算,殺害6人需服刑150年才能申請假釋,相當於變相終身監禁。
這項爭議政策的關鍵在於《權利與自由憲章》第33條但書條款。該條款允許議會5年內暫時繞過《憲章》部分權利保障,但聯邦層面至今無人敢碰。
"我們不是在挑戰司法,而是在保護《憲章》的生命權條款。"博勵治強調,最高法院2022年裁決變相剝奪了受害者家屬"免於恐懼的自由"。不過法律專家指出,但書條款像把雙刃劍——它雖能立即生效,但每5年需重新啟用,且可能引發"立法權凌駕司法權"的憲政危機。

反對黨齊轟"危險開端"
自由黨領袖馬克·卡尼在蒙特利爾郊區反擊:"總理該做《憲章》守護者,而不是破壞者!"他警告此舉將開啟潘多拉魔盒:"今天能用來推翻刑期裁決,明天就能用來剝奪其他基本權利。"
新民主黨領袖駔勉誠更直指保守黨雙標:"他們一邊說要嚴打犯罪,一邊反對槍支管制法案。"最新民調顯示,78%魁北克民眾支援延長重刑犯關押時間,但55%全國受訪者擔憂但書條款遭濫用。
"三振出局法"曝光
除連環殺手政策外,保守黨還丟擲系列重拳:
– 暴力累犯新政:三次暴力犯罪即觸發"危險罪犯"認定,最低刑期10年至終身
– 毒梟必死令:販賣40毫克芬太尼(約20人致死量)直接終身監禁
– 零保釋條款:三犯重罪者永久取消保釋、緩刑及假釋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法院曾多次否決強制性最低刑期。博勵治放話:"必要時我們會反覆啟用但書條款。"這種強硬姿態甚至讓部分保守黨元老擔憂,前司法部長彼得·麥凱私下表示:"司法獨立是民主基石,不能因個案動搖。"
血淚背後的法理博弈
在魁北克城清真寺槍擊案遇難者家屬協會,態度呈現撕裂。主席穆罕默德·拉布拉尼支援新政:"25年後還要我們參加兇手的假釋聽證?這是精神酷刑!"但法律顧問瑪麗絲·勒克萊爾指出:"加拿大沒有真正終身監禁,25年後假釋透過率不足7%。"

阿爾伯塔大學刑法教授喬安娜·哈林頓的追蹤研究顯示,1999-2019年間,加拿大25年刑期殺人犯假釋成功率僅5.3%,且多數獲釋者平均再犯率低於2%。"法律要平衡懲罰與改造,"她說,"但書條款一旦破例使用,未來可能被用在移民、墮胎等更敏感領域。"
隨著保守黨在民調中領先10個百分點,這項政策很可能成為下屆政府首要議程。憲法專家預測三種可能:
1. 短暫生效:5年內震懾犯罪但後續難續
2. 司法反擊:省級法院以其他條款挑戰其合憲性
3. 民意反噬:中間選民擔憂權利倒退轉向他黨
當記者追問"是否擔心開創危險先例"時,博勵治甩出準備好的金句:"如果保護無辜者算'危險',那我甘當危險分子。"這場關於懲罰與寬容的終極辯論,或許將在下次大選中由選民一錘定音。
新聞資訊來源:https://www.abbynews.com/news/pierre-poilievre-promises-biggest-crime-crackdown-in-canadian-history-7943729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poilievre-notwithstanding-clause-multiple-murders-1.75094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