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安講述今年除夕夜東京塔點亮“中國紅”的臺前幕後。受訪者供圖
日本首相石破茂和前首相福田康夫等發來春節書面賀詞。石破茂在賀詞中向在日本生活工作的華僑華人、全球各地喜迎春節的所有朋友致以新春問候,祝福大家蛇年行大運,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今年的活動以“動漫獻瑞 信仰重燃”為主題,與深受兩國動漫迷喜愛的熱門IP“精靈寶可夢”攜手。開場影片中有奧特曼等動漫形象,透過動感的畫面和熱血的主題,表達穿越時空的英雄信仰與迎接春天的美好期盼。來自中國的民樂演奏家用琵琶、嗩吶、古箏演繹經典動漫主題曲,古老的民族樂器遇上活力的動漫旋律,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享受。

談及設定這一主題的原因,顏安說,很多日漫是中國觀眾的童年記憶,中國優秀的動畫作品也對日本動漫產生了較大影響。動漫記錄著兩國友好交流的印跡,選擇這一主題也是希望在年輕群體中引起更多共鳴。
東京塔點亮“中國紅”活動由旅日華僑華人及日本各界友好人士共同發起,已經連續舉辦7年。活動在當地主流社會越來越具影響力,日本首相每年都會發來祝詞或祝福影片,許多政要親臨現場,各家媒體都會參與報道。
讓中華文化“舞動”起來
顏安祖籍四川宜賓,在日本生活工作30多年。作為一名舞臺製作人,自1997年以來,他在當地策劃導演了近700場藝術交流和演出活動。

1989年,顏安赴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求學,由於專業成績優秀,他被選中給本科生上舞蹈基礎課。“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現日本學生對中國的民族民間舞非常感興趣,產生了透過舞蹈促進文化交流的想法。”
顏安到日本後編排的第一支舞,是以家鄉的金沙江為靈感創作的《縴夫》,在日本全國舞蹈比賽中斬獲特別大獎。他回憶道:“我的童年伴隨著金沙江的急流聲和縴夫的號子,我把原生態的中國元素融進舞蹈中,得到了評審和觀眾的認可。”

1997年2月,顏安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從臺前走向幕後,開始策劃文藝演出活動。2010年9月,他策劃的中日合作音樂舞劇《木蘭》在日本東京藝術劇院首演大獲成功,收穫了30多分鐘的謝幕掌聲。
顏安說:“我們將古典芭蕾和現代街舞相融合,同時將中國古典音樂和日本雅樂有機結合。我們邀請中國知名舞蹈家黃豆豆反串出演花木蘭,還邀請日本觀眾熟悉的演員真琴翼反串賀將軍,在配樂中加入了日本太鼓等元素。”

中日合作音樂舞劇《木蘭》劇照。受訪者供圖
此後,顏安又策劃了《清明上河圖》《鏡花水月》《白毛女》等多部音樂舞劇。他說:“中日文化相通相近,都能識漢字之美、品綠茶之香、賞唐詩之韻。透過這些劇目既呈現了中國藝術之美,也把中華文化的深層理念傳遞給當地民眾。”
2021年12月,由日本著名漫畫《北斗神拳》改編的音樂劇在東京開演,顏安為該劇編舞。這部漫畫在20世紀80年代連載之初就轟動一時,作品融入武術、中醫藥等元素。
“在編舞時我們著重展現這些元素,設計出極具動感、烘托情緒的舞蹈動作,在觀眾間收穫熱烈反響,該劇也被日本《音樂劇》雜誌評為年度‘音樂劇十佳’。”顏安說。
多彩文化舞臺綻放
在日本華人社會的重大演出和社團慶典中,也總活躍著顏安的身影。
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之際,顏安策劃了一場大合唱,250多位旅日僑胞登臺演唱《黃河大合唱》選曲《黃水謠》《保衛黃河》等歌曲,演出現場還使用一塊長60米、寬33米的黃布來模擬奔騰的黃河。
“記得當時臺下的觀眾都拿著手機在拍攝,擋住了通道。我們趕緊把大家疏散開。”顏安說,舞蹈演員將黃布舉過頭頂在場內奔跑起來,黃布鋪展宛如黃河洶湧的波濤,那場景讓人至今難忘。

2016年,顏安參與策劃舉辦的首屆東京“中國節”,文藝演出、中華美食、趣味比賽等環節吸引超過15萬中日民眾參與,一解旅日僑胞的思鄉之情,也為當地民眾開啟一扇瞭解中國民俗文化的視窗。
201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日本僑界舉辦“禮敬共和國”晚會,顏安是這臺晚會的導演。
“這是一場千人規模的大型晚會,讓我印象最深的節目是由日本乒乓球小將張本美和參演的創意節目《一個小球,美出天際》中,我們將乒乓球與舞蹈、音樂跨域融合,回望乒乓球外交‘小球轉動大球’的淵源。”顏安說。

顏安也擔任日本華文教育協會會長,他說,近年來日本中文教育需求不斷增加,華裔兒童的中文水平明顯提高,也顯示華人家庭對孩子中文學習的重視程度。“我們順應這一形勢,努力為華文教育發展創造條件,爭取多收一名適齡兒童、多培訓一位稱職的老師、多開一間中文教室。”
“中國紅”書寫友誼佳話
“紅色燈光勾勒出的塔身輪廓在夜色中格外醒目。1000多名日本華文學校的小朋友和家長在塔下揮舞著兩國國旗,和著音樂拍著手唱起歌謠,在東京塔點亮的瞬間,一起放飛手中的2019個氣球。”回憶起2019年除夕東京塔首次點亮“中國紅”的場景,顏安仍記憶猶新。

2019年起,顏安每年春節都參與策劃組織東京塔點亮“中國紅”活動。策劃的初衷,還要從35年前的除夕說起。
“那是我在日本過的第一個除夕,中國留學生們在電話亭排隊和家人通話。至今我仍清晰地記得,我前面的女孩在電話接通的一刻放聲大哭。”顏安說,雖然現在通訊很發達,但身處海外的華僑華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沒有改變。在日本地標建築點亮“中國紅”,也是想照亮海外遊子過年時的心情。
2018年12月,顏安帶著方案找到了東京塔公司社長前田伸,向他講述為什麼華僑華人要點亮“中國紅”,方案當場透過。相關旅日華僑華人知道這個訊息後,都是興奮又不敢置信。但籌備的時間和資金都很緊張,僑界發起捐款,華僑華人和各旅日僑團大力支援,還有很多小朋友把自己的零花錢塞進捐款箱。

除夕當天,佈置點燈儀式的時間只有2個小時。大家爭分奪秒、全力籌備。當晚6點,點燈儀式準時拉開帷幕。6點30分,中日嘉賓一同按下點燈按鈕,剎那間36臺探照燈齊齊亮起,燈光交織,將東京塔染成鮮豔的紅色,這一場面也出現在網路、電視和報紙上。在日華僑華人歡欣鼓舞,大家的微信朋友圈也洋溢著自豪之情。
“每年在東京塔點亮‘中國紅’意義非凡。”顏安說,東京塔不僅是日本進入經濟騰飛時期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民眾心中美好生活的象徵。塔身經典燈光呈橘紅色,歷史上也有一些特殊的點燈時刻,但每年為同個節日點亮紅色還是首次。

在顏安看來,活動讓當地民眾加深了對中國重要傳統節日的瞭解,傳遞的情感,無論是期盼團圓、寄託希望還是憧憬未來,也在兩國民眾間引發共鳴。
“如今東京塔點亮‘中國紅’,已不只是華僑華人的春節記憶,也成為兩國民間交流的生動‘註腳’,書寫了一段友誼佳話。”顏安說。
記者/編輯:吳侃
責編:馬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