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調查!在澳洲年薪25萬還不夠?56%澳人集體重新整理“富有”定義,真實收入壓力曝光!

(立即掃碼,開啟勞斯萊斯尊享之旅)
本文參考來源:news/網路
注:本文綜合整理媒體資訊,無任何立場!
在過去,年入六位數曾是許多澳洲人心中“富裕生活”的代名詞。但2025年,當生活成本節節攀升,這個數字已經不再代表“寬裕”。
“澳洲大辯論”(The Great Aussie Debate)近期的一項大規模調查揭示了這一轉變。
該專案由澳洲新聞有限公司網站news.com.au發起,短短兩週內就吸引了超過5.4萬人參與,涉及住房、消費、能源、生活方式等50個熱門問題。

“富有”的標準,在悄然上調

當被問到“你認為2025年需要年收入多少才算‘富有’”時——
56%的受訪者給出的答案是:25萬澳元以上。
一個數字,劃出了現實和理想之間的鴻溝。與此同時,僅有2.6%的人認為年薪8萬至10萬澳元能讓他們覺得富有
這個結果不僅顯示了公眾對經濟形勢的感知變化,也反映出當前澳洲家庭在維持“體面生活”時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工資不漲,壓力不減:感知危機正蔓延

儘管澳洲統計局資料顯示,目前全職員工的平均年收入為90,416澳元,但在這個新設定的“富有門檻”前,它顯得捉襟見肘。
受訪者普遍表達出對收入“越來越難以覆蓋日常開支”的焦慮。從房租到食品雜貨,從通脹到利率,現實遠比賬面數字更具衝擊力
  • 住房壓力激增: 全國周租金中位數已突破600澳元;
  • 利率反覆波動: 雖然2025年2月利率降至4.10%,但一年多的高利率週期已影響深遠;
  • 食品價格持續上揚,卻未見工資同步增長。

“面子生活”正在製造隱性債務潮

另一項由金融比價平臺Finder發起的調查指出,在超過1000名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正在為“看起來過得好”而超出經濟能力消費
具體表現包括:
  • 去負擔不起的度假地打卡;
  • 開超預算的車;
  • 購買高消費品牌衣物;
  • 使用“先買後付”服務來維持外在生活水平。
個人理財專家莎拉·梅金森(Sarah Megginson)提醒:
“為了面子而超支,是一種代價高昂的生活方式。最可怕的是,這種習慣會慢慢累積成長期債務。”
她指出,這種“為虛榮買單”的消費模式不僅是一次性的炫耀,更可能成為日常行為——哪怕只是支付一杯咖啡的錢,也可能透過信用卡或先買後付的方式悄然累積為不可承受之負。

小心“看起來很有錢”的陷阱

梅金森表示,在社交媒體上頻繁暴露的“精緻生活照”常常誤導人們對真實財務狀況的認知。
“將自己與網路上他人的生活方式對比,是非常危險的。”
她建議:
  • 把注意力放回自己的財務目標
  • 停止與他人攀比
  • 建立可持續的經濟計劃,而不是追逐短暫的滿足

什麼才是“真實富有”?

2025年,澳洲人正在重新定義“富有”這一詞彙的含義。它不再只是一個年薪數字,更是一種在壓力與慾望之間找回自我掌控力的能力
財富的底線,或許不僅是25萬的工資單,更是清醒的生活態度與可持續的財務選擇。

📌 劃重點:
  • 超過一半澳人認為年薪需超25萬澳元才算“富有”;
  • 高生活成本正改變人們對高薪的感知;
  • 面子消費催生隱性債務潮,三分之一人感到經濟壓力;
  • 專家建議摒棄攀比,重建個人財務邊界。

今日話題討論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評論~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