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道,新研究揭示了澳人現在認為的體面工資是多少,但這一數額在不同世代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根據Finder網站對1000多名受訪者的調查,澳人平均認為“不錯”的基本工資約為每年152,775澳元。
年輕澳大利亞人的薪資預期明顯高於其他年齡段。

95年後出生的Z世代認為“不錯”的工資是177,212澳元,比嬰兒潮一代滿意的126,938澳元高出約50,000澳元。
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ABS)的資料,全職工作者的平均年薪略高於100,000澳元,比全職工作者的中位數工資88,000澳元高出14%。
Finder的個人理財專家Sarah Megginson表示,生活成本已經重新定義了澳大利亞人認為的“不錯”工資。
“10萬澳元的年薪曾經是舒適生活的基準,但現在感覺更像是一個必要的起點,尤其是在大城市。”
“持續的通貨膨脹和房價的急劇上漲已經改變了人們的觀念,許多人現在覺得低六位數的收入不再像過去那樣提供同樣的財務穩定性。”
“13萬澳元的年薪在某些地區可能代表著顯著的財務舒適度,而在其他地區可能勉強覆蓋基本開支。”
薪資預期也因地區而異。
新州人薪資預期最高,認為168,160澳元是“不錯”的收入,而南澳人預期最低,為140,334澳元。
昆州人預期為148,779澳元,維州人為148,308澳元,西澳人為147,408澳元。
該調查還詢問了澳大利亞人,他們認為需要多少錢才能“舒適地生活”,而不是僅僅賺取“不錯”的工資。
不同世代之間再次存在巨大差異。
Z世代表示,他們平均需要最高的年收入才能舒適生活,為198,808澳元,其次是千禧一代,為176,150澳元。相比之下,嬰兒潮一代為106,747澳元,X世代為161,231澳元。
編譯:Jayne來源:9news
以上為正文內容
↓關注悉尼見聞,看見不一樣的澳洲↓






↑ 滑 動 查 看 更 多圖 片,掃碼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