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輿論聚焦於印美博弈時,一個更迫切的問題浮出水面:這場風暴對中國留學生是福是禍?是機遇之門悄然開啟,還是挑戰的冰山一角?
除了喊話,有哪些伴隨政策
7月23日,華盛頓AI峰會,特朗普不僅丟擲了“停止印度招聘”的重磅言論,還給科技行業畫了一道清晰的紅線。他批評大廠的“全球主義思維”,美國科技公司必須把美國放在首位!
為加碼這份宣言,特朗普當場簽署了三項行政命令:
✅加速AI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資料中心等硬體設施建設,為AI發展夯實根基
✅禁止“覺醒”AI:要求政府資助的AI專案摒棄意識形態偏見,強調“準確性優先”,顯然針對演算法中可能潛藏的價值觀傾向。
✅推動美國製造AI:鼓勵本土生產AI產品並出口,意在握緊技術主權

截
至目前為止,主流科技巨頭尚未釋出公開宣告直接回應特朗普的“停止印度招聘”呼籲。不過此前Google、Microsoft、Meta等公司一直強調全球化招聘策略的重要性,曾表示多元化人才是 AI 和雲計算等領域持續創新的關鍵—這一立場與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立場存在明顯衝突。
對中國留學生有利好嗎?
政策矛頭直指印度IT外包巨頭(如TCS、Infosys)——這些曾佔據H-1B簽證年度配額70%的“大戶”。若其份額被強制壓縮,理論上將釋放數萬個簽證名額。對中國留學生而言,這似乎意味著抽籤機率的潛在提升。
然而,這層“利好”薄如蟬翼。
政策核心是“把工作留給美國人”,釋放的名額更可能流向美國本土畢業生或已有工作許可者,而非國際學生。
伴隨反外包的,往往是H-1B薪資門檻飆升、崗位專業性審查趨嚴,即便名額增加,企業也更傾向將簽證留給“不可替代”的頂尖人才。
印度外包萎縮騰出的空間,未必屬於中國留學生,反而可能加劇“本土vs國際生”的競爭鴻溝。

不可替代能力最重要
特朗普政策的本質,絕非簡單驅逐印度外包,而是重塑美國技術主權與人才金字塔。其簽署的行政令已指明方向:加速AI基建、停用“覺醒”演算法、力推美國製造。這直接宣告:低技術含量、高替代性的崗位時代正在終結。
過去依賴外包公司從事基礎開發、測試、運維的“保身份”路徑,將隨政策收緊而崩塌,企業為規避風險,只會將寶貴的H-1B名額投入核心研發與高壁壘領域。
企業招聘門檻將從“能幹活”躍升至“能突破”,複雜系統最佳化經驗成為硬通貨,危機浪潮之下,真正的機遇屬於敢於轉型者。

✅搶佔政策高地:全力投入新政扶持的領域——AI資料中心最佳化、隱私計算演算法、晶片開發、量子硬體等,這些關乎“美國技術主權”的賽道,企業贊助意願更強。
✅鍛造差異競爭力:印度工程師強於規模化交付,而中國留學生可聚焦前沿深度、跨學科創新、本土化洞察。
✅直擊僱主痛點:鎖定谷歌、微軟、英偉達等本土巨頭及高成長AI獨角獸的核心研發崗,規避任何外包關聯職位,招聘平臺篩選時,堅持“Sponsor H-1B”為必選項。
✅善用身份機會:利用3年OPT視窗積累本土經驗,爭取多次抽籤機會。實習轉正是最優解——科技大廠Return Offer常附帶簽證支援承諾。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短期內確實增加了留美求職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它迫使留學生必須告別過去可能存在的“外包依賴”舒適區,但也倒逼大家更早、更堅定地轉向高價值、高技能的核心賽道競爭。
當政策試圖將一部分國際人才擋在門外時,對於那些手握前沿技術硬實力、深諳美國職場規則、精通簽證策略、並擁有強大本土人脈網路的留學生而言,這恰恰是個人價值被市場重新認識與重估的黃金期。

掃碼新增Della學姐
回覆【求職諮詢】
蔓藤教育為你提供
豐富的實習/就業準備資源和支援服務
⬇⬇包括職業規劃指導、實習就業規劃⬇⬇


蔓藤教育專注解決中國留學生在英美的就業難題,
擁有4000+合作企業,2000+名企導師,
95%的學員成功完成輔導、實習或就業。


大量名企內推資源
涵蓋多個熱門行業
優先篩選:簡歷直達,搶佔面試先機
精準匹配:專業團隊,量身崗位推薦
高效入職:導師輔導,針對能力提升


掃碼回覆【求職諮詢】
即可預約導師定製專屬求職方案
助力收穫你的理想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