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unsplash.com
我們曾見過太多精英,在職場身披鎧甲、戰無不勝,卻在內心如同灰燼般冷寂無光。我們也曾見過太多充滿愛心和同情心的人,卻被現實的車輪一次又一次碾壓,無助地在社會邊緣徘徊。當今的人才既需要堅固的盔甲,也需要內心溫暖的火苗。遠見想做的,就是在幫助年輕人裝備好盔甲的同時,守護好他們心中的小火苗。

鎧甲
在高度市場化的社會中,白熱化的職場競爭是永遠的主旋律。時下盛行的“躺平”、“擺爛”現象反映的是大家對現狀的無奈和消極抵抗。可以說,無論在經濟走低的今天或是市場回暖的未來,深諳職場的遊戲規則、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競爭力仍然是實現個人發展和社會抱負的前提條件。
然而,傳統儒家文化紮根於中華大地有數千年之久。自由市場經濟及其相關價值觀進入中國只是近幾十年的事情。因此可以想見,這種新的價值觀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並不占主導地位。這導致了許多出身寒門的人在市場競爭中感到格格不入。相對封閉的成長環境造成了資訊匱乏和視野狹窄,這進一步加重了他們在職業發展上的劣勢。
比如,很多來自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大學本科生思想單純而美好,不喜功利,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感覺來安排大學生活。然而到了大四,他們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仍然感到非常迷茫。他們想找工作,但缺乏實習經驗甚至對就業市場一無所知;考慮繼續深造,但又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讀研究生,以及讀完以後的去向。他們的資訊來源通常比較單一,決策往往是無意識地隨大流,發展往往有很高的隨機性。
大學的一個主要目標是培養專業人才,但在幫助學生就業方面不盡如人意。儘管高校根據國家規定開設了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課程,但這些課程常常被學生視為不那麼重要的“水課”。校內的職業指導中心也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一個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家庭背景。精英子弟可以憑藉社會資源和目標導向的努力打造出令人矚目的簡歷。其他許多學生卻在畢業時沒有做好進入職場的準備,缺乏迎接激烈競爭所需的鎧甲。

火苗
愛心、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等內在品質是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然而,如今個人和功利主義盛行,高尚的道德和理想追求反而成了稀缺品。許多孩子們內心中的小火苗,往往被壓抑甚至撲滅。從小學到高中,學習成績和排名幾乎成了唯一重要的事情。學校往往過度追求升學率等量化指標,卻忽視學生的內心感受與狀態,甚至把它們視作學業的干擾。
即便學生們終於透過高考進入大學校園,他們的內心發展仍然得不到充分支援。儘管大學設定了通識教育的目標,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個體,但許多通識課程零散且表面化,從寵物護理到旅遊簡介無所不包。這些課程很難對學生的內心產生系統性的影響。它們更像是輕鬆取得學分的工具,與通識教育的初衷相去甚遠。
對於前文所述的那些淳樸的大學生來說,大學時光應該是將他們幼年習得的樸素價值觀轉化為更加成熟的社會理想的最佳時期。然而,價值觀的提升需要建立在個體關懷的基礎上。大學因追求大眾化的教育和市場化效率,難以實現對個體的關懷,進而無法幫助這些學生將樸素的思想融入更宏觀的社會價值體系,把內心深處的小火苗轉化為實現理想的內驅力和行動。
如果說市場化的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隱性和間接的,那麼職場對他們的影響則更為直接而嚴酷。在公司文化的影響和同伴的壓力下,原本豐富多彩的個人追求逐漸被績效、薪酬、晉升這些單調而務實的目標所取代。員工終究要為資本利益的最大化而服務,個人的終極價值因此被瓦解。同事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功利。人們在“現代化的鐵籠”中變得冷漠又無助,心中僅存的火苗逐漸泯滅。
因此,現代職場迫切需要對冰冷鐵籠的共同抵抗,重塑員工的主體性,重建透過工作和生活實現的人生意義,並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結和共同成長。

Photo/unsplash.com

遠見
上文對一些社會問題進行了概括性的分析。鑑於筆者知識的有限性,難免存在偏見和淺薄之處。然而,我們並不滿足於停留在分析事實,而是希望透過實際行動為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儘管個體的力量微乎其微,但改變社會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我們不僅可以影響身邊的人,還可以透過他們影響更廣泛的群體。透過積極的公益行動,我們不僅在幫助他人,也能把自己從鐵籠中解放出來,重新建立起心與心之間久違的連線。這種心靈的連線和歸屬感恰恰是當代人特別需要的一種療愈。
基於這樣的初衷,我們創立了遠見教育基金會,為青年學生提供無償輔助,並向優秀的學生頒發獎學金。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學生們裝備好堅實的盔甲,同時守護他們內心的火苗,實現“有志青年不因侷促而苟且”的願景。自2020年成立以來,遠見透過實踐摸索出了一套專為大學生設計的輔助體系。接下來將簡要介紹這個體系:
▶ 就業輔導
為了幫助同學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遠見彙集了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對一的簡歷診斷、模擬面試以及其他與就業相關的指導服務,幫助學生們掌握求職的技巧和方法。這些技能通常是學生職業生涯的第一道門檻。遠見志願者具備豐富的職場經驗,恰好彌補了高校教師缺乏校外職業經驗的不足。
▶ 職業規劃與理想
除了技巧和方法,職場競爭力還源自於學生對職業發展的清晰認知以及專業技能的長期積累。遠見透過個性化輔導,鼓勵在職業發展方面較為模糊的學生,尤其是大一、大二新生,儘早探索不同的職業可能性,開始規劃自己的職業,並積極參與實習和社會實踐機會。
此外,遠見還邀請經驗豐富的志願者和優秀畢業生分享職場經驗和心路歷程,與同學們互動,幫助他們瞭解大學校園中難以獲得的職場資訊。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希望幫助學生建立超越功利的工作使命感和意義感。工作不僅僅是養家餬口的手段,更是大多數現代人實現自我價值的主要途徑。“心中的小火苗”可以體現在對事業的熱愛、對業務和科研能力的精益求精,以及在工作中的責任擔當等多方面。優秀的志願者和畢業生恰好可以作為同學們的榜樣和示範。
▶ 社會導師制
這是遠見最早開展的服務之一。社會導師是經驗豐富、由遠見嚴格挑選的志願者。遠見會根據學生的背景和需求與導師進行一對一匹配。透過長期陪伴學生,導師們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他們的內心成長,幫助他們少走彎路,面對社會風雨,並保持理想主義精神。我們認為這種以人為本的關懷和陪伴是保護年輕人內心火苗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 互動分享會
我們還會定期邀請嘉賓或志願者,舉辦小規模的分享會,旨在提供滿足全人發展需求的通識教育,幫助學生開拓眼界、更好地認識自我與社會。之所以選擇小規模,是因為我們期望所有同學都能參與分享,在積極互動中加深感性和理性認知,並鍛鍊表達與思辨能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