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萌娃圈特別火的小網紅“瑤一瑤小肉包”(小名“瑤瑤”)被推上了熱搜,其父母被指為了流量不顧孩子安全,刻意擺拍,涉嫌“虐待孩子”。
在一則影片中,蹦蹦跳跳的瑤瑤被旁邊的男孩故意絆倒,重重的摔在水泥路面上嚎嚎大哭,而鏡頭這邊的媽媽卻在大聲的笑。

評論中有人說“小男孩類似這樣開玩笑已經好多次,這樣的行為太危險”,其母親回覆說,“上次這樣沒拍到,說讓這個輕輕地弄,但是小孩不會是我教的”。

因為一個自覺好玩的橋段,不惜讓孩子重摔一下情景再現,知道的是媽媽記錄孩子生活瞬間,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橫店短劇片場。
面對網友的質疑,瑤一瑤媽媽迅速下架了引發爭議的影片,清空了櫥窗的商品,並回復說,“一直覺得小朋友摔摔打打才能長得更皮實”。

可是摔摔打打不應該包括故意被摔吧?正常父母應該特別怕孩子摔跤才對,正面摔一跤很容易磕到下巴或者門牙。
但是“瑤一瑤小籠包”的賬號中,和摔跤有關的主題特別多,而且每次都會伴隨著媽媽的笑聲,以至於孩子會天真地問媽媽,“我摔跤你開心麼?”

換成大聖摔跤,摔倒了先得撒個嬌要抱抱,而且誰敢笑他肯定當場急眼:我摔跤很好玩嗎?你們為什麼要笑?!
但是在小女孩瑤瑤心裡,摔倒和媽媽開心之間已經建立了強關聯,四歲的孩子不懂得什麼是討好型人格,也不懂什麼是正常的親子關係,她只是單純的的認為,自己摔倒會讓媽媽發出笑聲。這讓我想起【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松子小時候也是靠做鬼臉來博取爸爸的關注。
靠讓孩子出醜,摔跤來博取流量,這已經早就超越了分享孩子日常的範疇。
網友的質疑還不止這次摔跤,還有新春拜年影片中瑤瑤小手凍得通紅、4歲仍未上幼兒園、被曝每天拍攝數小時……
這些細節還達不到被虐待的程度,農村4歲不上幼兒園的比比皆是,照顧的不細緻孩子手被凍紅也比較常見。所以瑤瑤的父母覺得委屈,嫌網友多管閒事。
你問他們愛不愛孩子,他們肯定打心眼裡覺得自己是愛的,而且最初發孩子的影片可能真的是出於喜愛,想把孩子的日常分享給大家。但是受認知侷限和巨大的利益誘惑,一旦孩子成為賺流量賺錢的工具,愛也就顯得極其的虛假和脆弱。
當摔跤影片有流量的時候,他們就讓孩子摔跤。孩子手凍紅了有人心疼,他們就讓孩子繼續挨凍。明明已經從孩子身上賺了大錢,卻依然讓她生活中破破爛爛的環境裡打造“農村娃”的形象。一家人現在都不工作,就靠“啃娃”活著。

現實世界中“禁止買賣兒童”是最基本的法律常識,可在網路世界裡,越來越多的父母為了流量主動“販賣孩子”,就差把鏡頭插在孩子頭上,恨不得24小時無死角積累素材,如果不夠,那就讓孩子去擺拍。
可小孩子是沒有拒絕的能力的呀。他們除了被迫接受,討好父母,還能有什麼辦法呢?
我有個好朋友的女兒長得漂亮可愛,姥姥之前在自己的抖音上分享孩子的影片,粉絲蹭蹭往上漲,被朋友發現後,生氣地讓她媽媽都刪除了。
講真,被父母呵護大的孩子,性格反而不會那麼“討喜”。他們不會那麼聽話,而且處處跟你講平等,受一丁點委屈,都得嚎啕大哭上一大場。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話是有它的道理的,反而是那些在父母的打罵、羞辱和否定下長大的孩子,才會把父母當作權威,由懼怕而生出無限依順甚至討好。
如果你需要的是一個“報恩”的孩子,小投入大回報,那你就去操控ta的人生,把ta的價值榨乾榨淨。
但如果你真的愛孩子,那你只想讓ta快樂。
對於瑤瑤的父母來說,不要光用語言證明自己愛孩子,跟陌生人辯論是沒有意義的,真正為孩子好,就不要再把孩子暴露在鏡頭前,讓她迴歸普通人的生活。
當一個4歲孩子成為現實版的“楚門”,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無死角展示在鏡頭前,你能把這稱之為“幸福童年”?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