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麻煩了

作者 | 燕梳樓
美國真有意思,在同一個地方約了兩次會。
先是和俄羅斯在沙特談,昨天又和烏克蘭在沙特談。
每一次都宣佈取得了重大成果。這一次也不例外,今晶凌晨雙方聯合宣告:
烏克蘭同意美國提出的30天全面停火建議,美國恢復對烏情報共享和安全援助,並推進礦產協議談判。
上一次美俄沙特會談是不帶烏克蘭,這一次美烏沙特會談呢是不帶俄羅斯,當然兩次都沒有帶的是歐盟,直接把歐盟踢出了群聊。
幾天前還帶著劇本上演“白宮戲懂王”的小澤總統怎麼突然就承歡膝下搖起尾巴了呢?當然還是從“實力”出發的屈打成招,否則就只剩下亡國滅種了。
從被趕出白宮拒絕道歉,到負荊請罪甘受驅使,中間只隔了不到一週時間。縱然英法當著特朗普的面上演了一齣“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戲碼,但戲總歸是戲,斯塔默不是蕭何,小澤也不是韓信。
最終,他們都得臣服於特總的蘿蔔大棒下。事實上當白宮美烏翻臉後,美國就停止了對烏軍援,並切斷了情報供給,讓烏軍作戰效能迅速下降。而俄軍則軍心大振,趁機在庫爾斯克發動攻勢,導致烏軍防線急劇收縮。
在白宮特朗普大吼:“沒有美國的援助你什麼也不是,你的硬漢形象是我們用武器和錢砸出來的”。小澤總統顯然是不服氣的,但戰場不相信眼淚。事實也證明歐洲救不了烏克蘭,烏克蘭自己也救不了烏克蘭。
在這樣的背景下,小澤總統只能服軟。按白宮的說法已經向特朗普道歉,並表示接受美國領導下的和平談判。而昨天的美烏沙特談判後,特總表現的很開心,不僅立即恢復對烏援助,還邀請小澤重回白宮。
這說明小澤總統完全放棄了此前堅守的尊嚴,接受了美國提出的“經濟殖民條約”,也就是說烏克蘭未來50%的石油、天然氣及礦產收益,都將讓渡給美方直到償還清注5000億美元“債務”。
這顯然是赤裸裸的“賣國條款”,而且一賣就得63年。但對烏克蘭來說,沒有更多的選擇。賣,喪權辱國。不賣,亡國滅種。現代戰爭不是靠一腔熱血就能改變局勢的,而是看誰的拳頭硬。
擺在烏克蘭面前的其實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成為“東歐剛果”,用資源開採權換取美國安保傘。事實上當三年前烏克蘭選擇完全倒向西方抱美國大腿時,就不要再談什麼獨立國格。

這也是烏克蘭“可憐之國必有可恨之處”的地方。而經過白宮爭吵之後,小澤已經完全屈服於特總的淫威,接受了美國“以援助要挾主權”的安排,甚至接受了領土上的妥協。
當然,特朗普的“交易型外交”也引發歐洲強烈不滿。就在美烏宣佈停火30天的方案之前幾小時,來自歐洲和北約的30多多個國家軍方首腦齊聚巴黎,討論“歐洲親自下場參戰”的設想。
有意思的是這麼大規模的一次援烏會議,不僅北約所有成員國都參與了,甚至連部分非北約國家都參與了,還特別邀請了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韓國。但就是沒有邀請美國,這可以視為美歐分歧加劇的標誌。
一方面在推進俄烏談判過程中,美國壓根就當歐盟不存在;一方面特朗普不止一次揚言要北約增加國防預算,甚至拿退出北約相威脅。而歐盟國家就是想證明,離開你美國我們也可以,按自己的方式保護烏克蘭。
會議的主要議程就是:向與會者介紹法英兩國關於建立一支國際安全部隊並進駐烏克蘭的方案,計劃部署約3萬兵力於烏東前線以外區域,依靠空中力量威懾俄羅斯。會議就各國如何參與進行初步討論。

這個會議無非是想給美國上眼藥,表示歐洲可以建立更廣泛的陣線,“能獨立承擔停火後烏克蘭安全責任”。看起來好像決心很大,勁頭也很足。但英國也承認“歐洲自願聯盟”計劃仍需美國支援才能實施。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歐洲已經通過了8000億歐元的再武裝計劃,但軍工產能僅能填補美國援助缺口的30%。所以離開美國的“託底”,這次歐洲30國會議更像是為自己的面子“找補”。
可能小澤總統也看出來歐洲的嘴炮不堪一擊,無奈之下與美國加速達成賣國協議。當然也不能排除這是小澤與歐盟計劃好的緩兵之計。畢竟30天時間歐洲的120億美元武器彈藥就能轉到烏克蘭。
氣氛烘托到這兒,大家似乎都忘了俄烏衝突當初是怎麼爆發的。俄羅斯的紅線就是烏克蘭加入北約嗎?如果北約現在向烏克蘭派遣聯合國軍,那麼就意味著向俄羅斯正式宣戰,順便把亞洲的日韓也拉進了戰場。
這必將引發新一輪對抗。果真走到那一步,三戰就不可避免,甚至引發核戰爭。當然,我認為歐洲也就是做做樣子,並不具備這種實力,德國甚至養老金都挪用了。關鍵還是要看美烏和談後,俄羅斯的態度。
按照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說法,球現在顯然在俄羅斯一邊。這個球最終是被踢出去還是會被踩在腳下,真不好說。現在戰場的天平已經倒在俄羅斯這一邊,無論是軍事上還是信心上,美國武裝的烏軍都不佔優勢。
雖然烏克蘭名義上也打到了莫斯科,但337架無人機的規模確實小了點,放在國內求個婚都不止這麼多。這樣的籌碼顯然擺不到談判桌上。所以美烏宣佈的30天停火協議,在俄羅斯眼裡就是一張廢紙。
現在美烏都把眼光瞄向大俄。按特總說法,美國促成的俄烏談判已經至少完成了75%,現在只需要普京表態願意擁抱和平。這是公開向普京喊話了,如果普京不接受那就是破壞和平,就會受到國際社會更大排擠。
現在俄烏雙方已經不可能再回到2022年之前。“凍結當前控制線”只是停火的開始而不是終點,雙方最大的爭議就在於2014年的克里米亞和2022年烏東四州的實際控制權,烏克蘭能否接受領土讓步。
作為東方大國,對美烏談判當然樂見其成。我們除了繼續保持中立,呼籲“各方保持克制”外,仍不會直接下場干預俄烏衝突的和平程序。
但特朗普主導下的俄烏衝突調停,無疑將更加突顯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對於全球事務尤其是地緣政治的影響力。
這顯然將會加劇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競爭,甚至會影響中俄戰略合作關係,增加了各自誤判的風險。
最可憐的還是烏克蘭,所謂的30天停火協議,最後就是殘陽暮色下大國博弈任意塗抹的國界線。
還是那句話,當三年前接受美西方的包養,現在就不要再談什麼獨立國格。

– End – 
   位卑未敢忘憂國!
@關注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援@
對話作者請新增微信:
ydx202120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