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國資在流動中創造更多價值

2025.03.05
本文字數:1715,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作者 | 一財評論員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有資產交易更需有規可循。
3日國資委網站釋出訊息,為進一步完善企業國有資產交易制度,提升國有資產流轉配置效率和規範性,近日國務院國資委修訂印發了《企業國有資產交易操作規則》,通暢國有資產交易活動。
修訂後的操作規則新增了國有企業增資、國有企業實物資產轉讓的規範性操作流程及原則,填補了相關制度空白,並進一步最佳化交易流程、壓縮交易週期、降低交易成本,明晰交易各方權利義務,確保各方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當前我國正加速經濟復甦,完善內外雙迴圈,尤需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雙向奔赴,需極具可操作性、激勵約束相容的制度保障程序正義,盤活國有資產存量,最佳化國有資產增量佈局。顯然,操作規則的修訂,能為國有資產的能動性提供規範化、程式化制度保障,讓國內不同所有制資產各盡其能。
近年來我國國有資產取得長足發展,並開始積極佈局新興戰略產業,彰顯經濟國家隊的定海神針作用。不過,國有資產也面臨著在參與市場活動過程中的行動自由度問題,尤其是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效推進,企業國有資產交易面臨交易成本高、交易環節繁文縟節,各方責權利清晰度有待加強,以及交易估值定價分歧擬合難度大等問題。
這一定程度影響了國有資產在更大舞臺上最佳化資源的能力。如在現實合作中,如何防範國有資產流失是一個極具分歧甚至在交易操作中頗讓人無所適從的難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採取何種估值方式來對國有資產定價,是採取成本法,還是市值法?市值法是採取資產資本定價法,還是現金流貼現法?
防範國有資產流失是交易能否進行的前提條件,而不同定價法的估值並不總是一致。為此,不少交易恰因為對國有資產估值定價存在分歧而未能獲得有效推進,從而妨礙了國有企業增資、國有資產併購重組,以及混合所有制的有效推進。
同時,國有資產交易還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審批時間長、交易流程複雜,這增加了交易的複雜性和難度,尤其是很多交易有著時效和時間價值,一旦錯過,交易的市場價值和機會就不復存在。
資產只有在交易流動中才能發現和創造價值。新修訂的操作規則針對市場普遍關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調整,使國有資產交易更加透明,更加市場化,更加有效保障交易各方的權益,緩解了交易各方對國有資產流失的擔憂,為國有資產交易提供了更為寬闊的市場機遇。
正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完善企業國有資產交易制度,提升國有資產流轉配置效率和規範性,不僅需要不斷完善國有資產交易操作規則、完善交易流程等護衛交易的程序正義,而且還需轉變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市場信念。
這就需要明確市場競爭定價原則,基於流程規範和程序正義,篤定市值定價法,基於如何更有效促進資產的市場交易自由的準則,透過市場化資產資本定價法和現金流貼現定價法等,統一所有資產的估值定價。
同時,要有效提高國有資產交易效率,盤活存量資產,最佳化增量資產,就必須有落子無悔和不算後賬的制度保障。任何資產交易,都是跨期交易,要知道資產交易是賣方將無法管控的風險配置給買方,因此不能因為資產在買方的精心照顧下帶來更高的收益和更高價值,就去評判稱曾經的國有資產存在流失。為此,只要交易合法合規,透明規範,不存在內外勾結等欺詐行為,就應當尊重當時的交易結果。
有效提高國有資產交易效率,最為核心的命題就是如何不斷拓寬資產交易的市場空間,讓資產在更大、更有效的市場中交易,使相關資產賣到更能低成本高效率管控風險的買者之手。市場越開放,交易自由度越高,資產越能得到更最佳化的配置,資產的市場估值會越精確,越能體現出資產本身的價值。因此,大市場是國有資產交易有效的根本性保障,而且非授權不干預的市場,才能讓國有資產交易綻放出最美的花朵。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國有資產的生命力源於流動定價,資產只有透過不斷的市場估值定價和交易,才能被挖掘出更大邊際價值,才能創造更多價值。針對國有資產的交易操作規則,需規範的程序正義守護各方合法權益,這需要有效為國有資產的市場交易清理掉各種妨礙其價值發現的體制機制束縛,儘可能地讓其以自由之身參與市場競爭交易,並用法治保護合法交易,護航市場交易的安全性、穩定性和自決性。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

超越DeepSeek!騰訊元寶登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