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款號稱擁有 2200 萬下載量的 AI 助手,評分卻低至冰冷的 2.3 分!面對激烈競爭,JetBrains 選擇了直接批次刪除使用者評論和反饋,於是這款問題纏身的 AI 助手,又一次將這家知名開發工具公司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儘管 JetBrains 的工具深受開發者喜愛,但該公司在 AI 輔助方面卻落後了。
JetBarins 於 2023 年 12 月釋出一款 AI 助手外掛,旨在幫助程式設計師編寫程式碼。這家總部位於捷克的軟體開發工具廠商當時表示,“JetBrains AI Assistant 與 GitHub Copilot 類似,但與 JetBrains 的開發環境(IDE)、程式碼編輯器和其他產品深度整合。”
如今這款 AI 助手外掛下載量已經超過 2200 萬次,但評分僅為 2.3 分。滿分 5 分,其中還有大量的 1 分評價。

近期,使用者注意到部分負面評論遭到刪除。

一位使用者抱怨稱,“我之前的評論被無緣無故刪除了。JetBrains 似乎在清理負面反饋,這摧毀了我對這家公司的信任和信心。他們不再重視客戶的聲音。我仍然會打出 1 星,因為這款外掛是自動安裝、速度很慢而且 bug 叢生。”
之前的一些帖子被刪除後,不少使用者選擇了再次評論並繼續給出 1 分評價:


社交媒體上的反應則是,人們將此視為提高評分的冒險嘗試。不過,有使用者指出,JetBrains 之所以急於跟進 AI,是因為其他編輯器紛紛提供免費的 AI 功能,他們不得不“被迫上車”,但自身並不具備將 AI 整合好的能力,可惜的是刪除負面評論並不能解決問題,使用者只會轉向其他產品。“就算頁面上全是五星好評,如果沒人真正使用,也毫無意義。”
但 JetBrains 的解釋是,此番刪除評論是有依據的:要麼是因為提到了已經解決的問題,要麼是因為相關內容違反了政策,例如“涉及髒話等”。JetBrains 的發言人還補充稱,公司確實本該處理得更好,並表示“在未經事先通知的情況下一次性刪除多條評論,確實有控評之嫌。至少我們應當釋出通告,並向評論者們提供更多解釋說明。”
這起事件也引起了人們對於 AI Assistant 糟糕聲譽的關注。一位開發者以更溫和的措辭重述了自己被刪除的帖子,表示遇到的問題包括對第三方模型提供商的支援不足,“僅限於聊天操作”、“延遲相當明顯”、“頻繁的卡頓”、“核心功能被鎖定在 JetBrains 雲服務之上”、“不同專案型別的使用者體驗不一致”以及說明文件缺失等。
另一類常見的差評則提到,AI Assistant 會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自行安裝。一位 Reddit 使用者直接稱其為“一款會自動修復 / 重新安裝的煩人外掛”。
JetBarins 的這款 AI 助手釋出後,因為無法正常移除,使用者發現自己根本擺脫不了它的糾纏。部分 JetBrains 客戶甚至對它非常反感,且出於種種考慮表示根本不希望這款外掛出現在自己的 JetBrains 應用程式當中。但由於該外掛程式碼已經“深度整合”,因此移除過程變得極其複雜。
自外掛釋出以來,JetBrains 的 YouTrack 問題跟蹤平臺上已經湧現出大量帖子,使用者紛紛詢問如何刪除、停用,或透過其他方式徹底擺脫這款外掛。
相比之下,微軟的做法顯得更加聰明——他們並未將 Copilot 強行捆綁進 VSCode。
更令人失望的是,直到現在,使用者依然不斷反饋這款外掛的體驗遠不如競爭對手:“一半時間都會遇到 ‘Oops’ 錯誤……自動補全幾乎毫無用處——就連 GitHub Copilot 的建議都比它好。”“不知道為什麼他們這麼難趕上 Cursor。考慮到 AI 已經成為開發效率的基石,看到一個本該有潛力的產品逐漸滑坡,真的很可惜。”
“我曾抱著很高的期待試用過它,但最後還是放棄了。相比之下,Windsurf(Codeium)好得多,我決定繼續用它。挺可惜的,明明都是用的 Claude,JetBrains 的版本卻不知為何差了一大截。”

所以對於那些使用第三方 AI 外掛的人來說,捆綁方式尤其讓人不能接受:“我正在使用一個第三方的 AI 助手外掛,但 JetBrains 強行推送自家的助手,這讓我非常惱火——它干擾了我原本選用外掛的穩定執行。雖然我感謝你們的 AI 助手能協助撰寫評論,但這類功能能否由我自己安裝的外掛來完成?我並不希望軟體強行壟斷 AI 助手的使用體驗。你們的助手頻繁打斷操作,還總試圖在介面上壓過我真正想用的外掛,這讓我感到非常不滿。”
還有一些軟體開發者在支援論壇上發帖表達了自己的擔憂,稱該外掛實屬“臃腫軟體”,對於企業智慧財產權構成風險、存在安全問題、讓人頭痛且破壞了客戶信任。一位網名 Rusty Deaton 的使用者寫道,“我想要再次強調,我無法在所在公司中使用這款產品,安全條款禁止將 AI 實現預設作為產品的組成部分。”
還有一位名叫 Alan Burlison 的開發者在帖子中提到,“這項服務基於 AI,而使用者無從得知它提供的程式碼來自何處,這本身就是個巨大的問題,特別是可能由此造成的許可 / 智慧財產權 / 法律風險。而且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它基於 AI,而在於它正在洩露使用者公司的智慧財產權——甚至可能將資訊直接洩露給競爭對手。”
JetBrains 公司的開發者佈道師 Matt Ellis 也試圖澄清誤解 AI Assistant 不會將服務資料用於訓練。“一切被髮送至 AI 服務的資料都不會被用於訓練。我們還為排序與補全功能提供機器學習支援功能,同樣由內建模型實現,不會將任何資料傳送至裝置以外。”他在一些討論帖中也給出了類似的回覆,強調“大家需要登入、接受資料政策,之後才能購買訂閱或開始試用。”
對此,JetBrains 隨後終於做出回應,表示如果使用者選擇停用該外掛,AI 功能將無法使用。
今年 4 月底,JetBrains 更新了其 AI Assistant,終於推出了新的免費版本,新增了對 Anthropic Claude 3.7 Sonnet 和 Google Gemini 2.5 Pro。在此更新之前,訪問大多數依賴於雲模型的 AI Assistant 功能需要付費訂閱。
而隨著新版本的釋出,JetBrains IDE 使用者終於可以免費使用所有 JetBrains AI 功能。此免費套餐包含無限程式碼補全和本地 AI 模型支援,讓使用者可以透過 Ollama 或 LM Studio 等工具,無需網路連線即可使用部分 AI 功能。本地 AI 選項對於希望避免將程式碼傳送到雲端處理的開發人員來說非常有價值。但是,如果沒有專業版訂閱,IntelliJ IDEA 社群版或 PyCharm 將無法使用原生代碼補全功能。
AI 服務之所以成本高昂,是因為它們往往會佔用大量處理器資源。提供免費套餐顯然是出於競爭的考慮,畢竟 GitHub 於 2024 年末就為 Copilot 推出了免費套餐,比 JetBrains 早出好幾個月。
而且,除了 GitHub Copilot,行業內還有大量新興的 AI 程式設計輔助工具湧現,其中不少從一開始就是免費提供的。

為了能夠在供應商間的競爭中勝出,JetBrains 於上月釋出了免費套餐以及名為 Junie 的全新 AI 智慧體(用以與 AI Assistant 協同工作)。JetBrains AI Assistant 和 Junie 是兩種不同的工具。AI Assistant 更像是一個被動助手,可以根據使用者當前的上下文按需提供建議、解釋和程式碼片段;而 Junie 則被設計為一個更自主的代理,能夠在整個專案中規劃和執行多步驟的編碼任務。
Junie 的受歡迎程度比舊版 AI 外掛更高,但成本又成了新的問題。一位使用者評論稱,“Junie 確實是款很棒的工具,但定價太高了。哪怕目前使用的是 AI Pro 套餐,我的 token 配額也在短短三天內就被耗盡。”
與微軟、亞馬遜雲科技或者谷歌等競爭對手不同,JetBrains 只銷售開發者工具與服務,並沒有獨立雲業務作為基礎設施依託。免費的 Visual Studio Code(VS Code)等產品給 JetBrains 帶來了巨大壓力,迫使其拿出了更加慷慨的社群版本,但歸根結底,該公司的生存仍依賴於付費使用者這一基本商業模式。
參考連結:
https://devclass.com/2025/04/16/jetbrains-goes-live-with-junie-ai-agent-updates-ai-assistant-adds-free-tier/
https://www.neowin.net/news/jetbrains-updates-its-ai-assistant-bringing-a-new-free-tier-support-for-new-models–more/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3850377
https://devclass.com/2025/04/30/jetbrains-defends-removal-of-negative-reviews-for-unpopular-ai-assistant/
宣告:本文為 AI 前線整理,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AICon 2025 強勢來襲,5 月上海站、6 月北京站,雙城聯動,全覽 AI 技術前沿和行業落地。大會聚焦技術與應用深度融合,匯聚 AI Agent、多模態、場景應用、大模型架構創新、智慧資料基建、AI 產品設計和出海策略等話題。即刻掃碼購票,一同探索 AI 應用邊界!!

今日薦文

你也「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