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IDE裡使用DeepSeek-V3和DeepSeek-R1滿血版模型

近期,阿里雲百鍊平臺重磅推出 DeepSeek-V3、DeepSeek-R1、DeepSeek-R1-Distill-Qwen-32B 等 6 款模型,為使用者提供了新的選擇。100萬免費 Token!DeepSeek-R1滿血版即刻擁有
與此同時,通義靈碼也緊跟步伐,全新上線模型選擇功能,支援基於百鍊的 DeepSeek-V3 和 DeepSeek-R1 滿血版671B模型,為 AI 程式設計領域注入新活力。
今年1月,通義靈碼 AI 程式設計師全面上線,同時支援 VS Code、JetBrains IDEs,是國內首個真正落地的 AI 程式設計師。透過前後端開發全覆蓋,全程對話協作實現從 0 到 1 完成複雜編碼任務,並引入多檔案程式碼修改能力。開發者透過 AI 程式設計師自動完成多檔案級編碼任務,如需求實現、問題修復、批次生成單元測試等。
除了 AI 程式設計師的重磅上線外,近期通義靈碼能力再升級全新上線模型選擇功能,目前已經支援 Qwen2.5、DeepSeek-V3 和 R1系列模型,使用者可以在 VSCode 和 JetBrains 裡搜尋並下載最新通義靈碼外掛,在輸入框裡選擇模型,即可輕鬆切換模型。
在實際開發中,使用者可以基於場景需求,自由切換 Qwen 2.5、DeepSeek-V3、DeepSeek-R1。這些模型能精準理解需求,快速生成高質量程式碼片段,無論是複雜演算法還是簡單邏輯處理,都能應對自如。
下載安裝指南
通義靈碼支援 JetBrains IDEs、Visual Studio Code、Visual Studio,及遠端開發場景(Remote SSH、Docker、WSL、Web IDE),安裝後登入賬號即可開始使用。目前,通義靈碼在 JetBrains IDEs、Visual Studio Code 上線了模型選擇功能,智慧問答支援 Qwen2.5、DeepSeek-V3、DeepSeek-R1 模型,AI 程式設計師支援 Qwen2.5、DeepSeek-V3。透過讓使用者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模型,進一步降低 AI 程式設計技術的門檻。
JetBrains IDEs 中安裝指南
本安裝步驟適用於 macOS、Windows 或 Linux 的 JetBrains IDEs 中安裝通義靈碼。

步驟 1:準備工作

  • 作業系統:Windows 7 及以上、macOS、Linux;
  • 下載並安裝相容的 JetBrains IDEs 2020.3 及以上版本,通義靈碼與以下 IDE 相容:
  • IntelliJ IDEA(旗艦版、社群版、教育版)
  • Android Studio
  • CLion
  • GoLand
  • PhpStorm
  • PyCharm(專業版、社群版、教育版)
  • Rider
  • RubyMine
  • RustRover
  • WebStorm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JetBrains IDE工具查詢器。
https://www.jetbrains.com/products/

步驟 2:在 JetBrains IDEs 中安裝通義靈碼

Tips:以在 IntelliJ IDEA 中安裝通義靈碼為例。

方法 1:從外掛市場安裝

  1. 開啟 IntelliJ IDEA 設定視窗,在外掛市場中搜索 TONGYI Lingma,找到通義靈碼後單擊安裝。
  2. 安裝完成後,請重啟 IntelliJ IDEA。

方法 2:下載安裝包安裝

參照通義靈碼官網指示:https://lingma.aliyun.com/lingma/download

步驟 3:登入並開啟智慧編碼之旅

  1. 重啟 IntelliJ IDEA 後,單擊側邊導航的通義靈碼,在通義靈碼助手的視窗單擊登入按鈕。
  1. 單擊登入後,將前往登入頁面,完成登入後可進入 IDE 客戶端開始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 中安裝指南
本安裝步驟適用於 macOS、Windows 或 Linux 的 Visual Studio Code 中安裝通義靈碼。

步驟 1:準備工作

  • 作業系統:Windows 7 及以上、macOS、Linux;
  • 下載並安裝Visual Studio Code 1.68.0 及以上版本

步驟 2:在 Visual Studio Code 中安裝通義靈碼

方法 1:從外掛市場安裝

說明
單擊立即安裝,喚起 Visual Studio Code 外掛市場直接安裝,安裝後請重啟 IDE,即可開啟智慧編碼之旅。
  1. 開啟 Visual Studio Code 擴充套件視窗,搜尋 TONGYI Lingma,找到通義靈碼後單擊安裝。
  2. 安裝完成後,請重啟 Visual Studio Code。

方法 2:下載安裝包安裝

參照通義靈碼官網指示:https://lingma.aliyun.com/lingma/download

步驟 3:登入並開啟智慧編碼之旅

  1. 重啟 Visual Studio Code 後,單擊側邊導航的通義靈碼,在通義靈碼助手的視窗單擊登入按鈕。
Tips:如果安裝後在側邊導航上找不到通義靈碼入口,可滑鼠聚焦在側邊導航後右鍵檢視,勾選通義靈碼後即可將外掛入口配置在側邊導航上。
  1. 單擊登入後,將前往登入頁面,完成登入後可進入 IDE 客戶端開始使用。
通義靈碼核心能力
1. 智慧補全使用指南
通義靈碼提供了多種智慧補全的方式,可以根據當前程式碼檔案、跨檔案的上下文或企業程式碼規範等,為您生成行級/函式級程式碼,讓您更專注在技術設計。

1.1. 行級/函式級即時補全

當你在 IDE 編輯器區進行程式碼編寫時,在開啟自動雲端生成的模式下,通義靈碼會根據當前程式碼檔案及相關程式碼檔案的上下文,自動為你生成行級/函式級的程式碼建議,此時你可以使用快捷鍵採納、廢棄,或檢視不同的程式碼建議。
同時,當你在編碼的過程中,也可以透過快捷鍵 P 手動觸發生成程式碼建議。
編輯器中程式碼建議相關操作的快捷鍵如下:
1.2.自然語言生成程式碼
在編輯器中,可以直接透過自然語言的方式描述需要實現的需求,通義靈碼可以在編輯器中生成程式碼建議,單擊 Tab 可直接採納。

1.3. 企業程式碼生成增強

企業管理員上傳並啟用行間程式碼生成知識庫,並設定為組織內開發者可見成員後,開發者在 IDE 的程式碼編輯器中編寫程式碼時,透過快捷鍵 P 手動觸發,通義靈碼將根據知識庫中的內容自動生成符合企業規範的程式碼建議。

1.4. 離線單行補全

通義靈碼程式碼補全預設使用雲端大模型進行智慧續寫,當網路情況有限制時,可使用本地補全模式,單擊狀態列圖示切換至本地補全模式後,編輯器中進行編碼時,通義靈碼會給出單行的程式碼建議。
2. 智慧問答使用指南
通義靈碼,作為您的智慧編碼助手,可以在您進行編碼工作遇到疑問時幫您答疑解惑,並快速為您生成建議程式碼,能夠幫您生成程式碼註釋、生成單元測試、進行程式碼最佳化、解釋工程和程式碼檔案、修復程式碼問題、排查編譯報錯、生成提交資訊等。

2.1. 研發智慧問答

使用通義靈碼的智慧問答時,為了通義靈碼與您的對話能夠更友好、高效,希望您能夠在輸入問題時:
  • 選中程式碼,開始輸入您的問題,通義靈碼將圍繞著選中程式碼與您開展對話;
  • 精準表達問題,以及給出相對詳細的上下文輸入, 比如選中的程式碼、日誌、報錯資訊等;
  • 多多互動,告訴通義靈碼,所給出程式碼建議或回答是否滿足您的預期,或生成內容存在的具體瑕疵,通義靈碼也會不斷改進。

2.1.1. 自由問答

當您編碼遇到問題,缺乏具體解決思路時,可單擊 IDE 側邊工具導航或使用L喚起通義靈碼智慧問答助手,無需離開 IDE 客戶端,即可快速獲得答案和解決思路。

2.1.2. 程式碼問答

當您對某段程式碼有疑問或期望針對程式碼進行一些問題解決時,選中程式碼後,在智慧問答視窗的輸入框中輸入您的問題,通義靈碼將圍繞選中程式碼與您開展對話。

2.1.3. @workspace 本地工程問答

當您需要快速瞭解一個工程、查詢工程內的實現邏輯,或有新的訴求需要進行程式碼變更時,可以在智慧問答視窗中透過 @ 可喚起 @workspace,選中後輸入您的問題或訴求,通義靈碼可快速結合當前倉庫進行工程理解、程式碼查詢、程式碼問答等,同時可以透過自然語言描述需求,結合當前工程生成簡單需求或缺陷的整體修改建議和相關建議程式碼。

2.1.4. @terminal 問答

當您遇到執行指令不知道如何寫,或者不清楚某個指令的意思時,可以在智慧問答視窗中透過 @ 可喚起 @terminal,選擇後使用自然語言描述您的需要指令訴求,通義靈碼將可以生成您需要的命令。生成指令後,您可以一鍵插入到 terminal 中進行執行或讓通義靈碼繼續解釋。當然,您也可以在選擇 @terminal 後,輸入指令讓通義靈碼生成指令解釋。

2.1.5. #teamDocs 知識庫問答(企業版)

當您需要結合企業內私域知識資訊讓通義靈碼進行回答時,可以在智慧問答視窗中透過 # 喚起 #teamDocs,並輸入問題,通義靈碼將結合企業知識庫(當前使用者有許可權的知識庫)對問題進行回答,在回覆中也可以單擊檢視引用的企業知識庫內容。

2.1.6. 清空會話上下文歷史記憶

當您在會話中時,在智慧問答輸入框中輸入 / 即可看到 /clear context 指令,選擇後即可清空當前會話的上下文歷史記憶。

2.1.7. 新建會話

在智慧問答視窗中,單擊右上角的新建按鈕即可新建會話視窗,單擊後會話視窗將回到預設狀態。

2.1.8. 檢視會話歷史

歷史會話功能幫助您檢索和回顧與通義靈碼的交流記錄,方便針對多次的建議進行對比和選擇。不管您在哪個 IDE 客戶端上、哪個工程中,均可以檢視或搜尋您和通義靈碼的歷史會話。

2.2. 智慧生成指令

2.2.1. 指令觸發方式

通義靈碼提供多處觸發單元測試生成、程式碼解釋、生成程式碼註釋、程式碼最佳化功能的入口,當您選中的程式碼後,有 3 種觸發方式:
  1. 在編輯器中,單擊右鍵找到通義靈碼功能操作入口,單擊對應功能操作;
  2. 在智慧問答中,直接單擊對應功能操作;
  3. 在智慧問答中,使用 / 檢視快捷指令,單擊對應功能操作。
當需要針對一個方法實現生成單元測試、程式碼註釋、程式碼解釋、程式碼最佳化時,無需選中程式碼,可直接單擊函式上方的快捷入口觸發相關功能操作。

2.2.2. 選擇指令後輸入回答要求

當您選中程式碼後,並透過在智慧問答視窗的輸入框輸入 / 的方式選中指令後,可以繼續輸入附加的要求,比如:
  • 選擇 /generate unit test後,繼續輸入您對單元測試生成的要求,比如使用 JUnit 5生成
  • 選擇 /generate comment後,繼續輸入生成註釋的要求,比如開頭標明日期,並用英文註釋
2.2.2.1. 指令一:解釋程式碼
覆蓋各種程式語言,選中程式碼後可自動識別程式語言並生成程式碼解釋。跨越語言的邊界,讓您閱讀程式碼更高效。
2.2.2.2. 指令二:生成單元測試
支援根據 JUnit、Mockito、Spring Test、unit test、pytest 等框架生成單元測試。
2.2.2.3. 指令三:生成註釋
一鍵生成方法註釋及行間註釋,節省您寫程式碼註釋的時間,並能夠有效提升程式碼可讀性。
2.2.2.4. 指令四:程式碼最佳化
深度分析程式碼及其上下文,迅速識別潛在的編碼問題,從簡單的語法錯誤到複雜的效能瓶頸,均能夠指出問題所在,並提供具體的最佳化建議程式碼。

2.2.3. 生成回答後快捷操作

針對不同的指令生成回答後,在智慧問答區中,可以繼續根據訴求進行操作,不同功能的對應操作如下:
  • 生成單元測試:
  • 採納單元測試程式碼建議:支援一鍵插入、複製、或者新建程式碼檔案,可快速採納生成的單元測試程式碼建議;
  • 更換單元測試框架:提供基於 JUnit、Mockito、Spring Test、unit test、pytest 等框架生成單元測試程式碼建議,在回答完成後,可以根據需要切換框架重新生成;
  • 新建檔案:支援一鍵儲存單元測試程式碼為新檔案,方便進行檢視和修改。
  • 生成程式碼最佳化建議
  • 採納程式碼最佳化建議:針對最佳化建議中的建議程式碼,支援一鍵插入、複製,快速採納生成的建議程式碼;
  • 檢視 Diff:單擊檢視 Diff 按鈕,將快速喚起 IDE Diff 檢視視窗,快速瞭解建議和原始碼的變更;
  • 生成程式碼註釋:
  • 採納程式碼註釋建議:支援一鍵插入、複製,可快速採納生成的程式碼註釋建議;
  • 檢視 Diff:單擊檢視 Diff 按鈕,將快速喚起 IDE Diff 檢視視窗,快速瞭解建議和原始碼的變更。
  • 解釋程式碼:
  • 支援重試、更詳細、更簡單、中文/英文解釋的追問。
2.3. 問題修復建議

2.3.1. 程式碼問題一鍵修復

當您在編碼過程中出現程式碼問題需要進行修復時,通義靈碼可以一鍵給出修復建議,幫您快速修復程式碼問題。可以透過編輯器中報錯圖示中下拉選單中或 Problem 視窗中聚焦到報錯資訊後右鍵選單中,單擊通義靈碼一鍵修復選單,即可生成修復建議和相關建議程式碼。

2.3.2. 異常報錯排查(IntelliJ IDEA)

在 IntelliJ IDEA 中,當執行出現異常報錯時,在執行標準輸出視窗中,即可看到通義靈碼的快捷操作按鈕,單擊後,通義靈碼將結合執行程式碼、異常堆疊等報錯上下文,快速給出排查思路或修復建議。

2.3.3. 執行報錯、編譯報錯排查(Visual Studio Code)

在 Visual Studio Code 中,當 terminal 中執行指令後報錯、編譯或執行後有大量報錯,需要進行解釋或修復時,可以選中報錯資訊,右鍵選擇使用通義靈碼一鍵解釋,也會為您生成相關命令解釋及問題解決建議。

2.4. 提交資訊生成

當您有程式碼變更需要提交,需要寫提交資訊時,可以透過通義靈碼一鍵生成 Git 提交資訊,同時可以在外掛設定中配置生成的語言(英文/中文)。
3. AI程式設計師使用指南
通義靈碼 AI 程式設計師,具備多檔案程式碼修改(Multi-file Edit)和工具使用(Tool-use)的能力,可以與開發者協同完成編碼任務,如需求實現、問題解決、單元測試用例生成、批次程式碼修改等。
AI 程式設計師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完成一個研發任務的程式碼編寫工作,在與 AI 程式設計師對話過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幾點建議:
  • 清晰的需求描述:首先需要澄清我們需要 AI 程式設計師幫我們做什麼,建議包含一個明確的目標,並透過步驟式的結構化描述,詳細地描述你期望完成的開發任務要求;
  • 指定需要的上下文:選擇程式碼檔案、圖片、codebase、codeChanges 等上下文,可以幫助 AI 程式設計師獲取需求相關的語境。同時,結合詳細執行步驟和要求,AI 程式設計師更精準地瞭解你的意圖,生成最佳的方案和建議程式碼;
  • 明確生成要求:告訴 AI 程式設計師在生成程式碼修改建議時,你期望它遵循的要求,比如語言、規範、格式、變更目標等,如“生成變更時,同時為每個方法生成英文註釋”;
  • 善用快照功能:當 AI 生成內容不符合預期,或你的需求有變化時,可以透過快照功能回退到之前的對話輪次和程式碼變更,繼續重新提問;
  • 審查和修改變更:AI 程式設計師完成多個檔案的程式碼變更後,開發者可以透過變更對比檢視檢視(Diff View)進行審查,以及對區域性程式碼片段進行接受、拒絕、修改,保證最後得到符合預期的程式碼變更。
通義靈碼,每天進步不止一點點,可以和開發者協同完成編碼任務。

3.1. 喚起 AI 程式設計師(Summon your AI Developer)

當開發者期望和 AI 程式設計師一起完成一個研發任務時,可以透過 IDE 擴充套件導航開啟通義靈碼外掛的視窗,並切換到 AI 程式設計師模組,或使用快捷鍵 I 喚起 AI 程式設計師,即可開始使用。
操作
macOS
Windows
開啟/關閉 AI 程式設計師
I
CtlShiftI

3.2. 與 AI 程式設計師一起程式設計(Coding with AI Developer)

AI 程式設計師與開發者一起圍繞開發任務進行編碼工作時,開發者需要輸入清晰的需求描述和要求,AI 程式設計師可以為開發者在工程內進行多個檔案的修改,開發者審查並接受相關程式碼變更即可。
同時,通義靈碼提供了相關的互動介面幫助開發者與 AI 程式設計師進行對話和互動,整體互動介面區域如下:
  • 新建會話:如果和 AI 程式設計師正在對話並有檔案變更,單擊後將出現二次確認,確認後會終止或取消當前檔案變更,同時建立一個新的會話;
  • AI 程式設計師對話區域:展示開發者(問題)和 AI 程式設計師(回答)對話的過程,如果涉及到檔案變更、計劃確認等,也將在會話流的回答卡片中進行狀態展示或操作;
  • 工作區:承載程式碼變更檔案的展示,以及針對當前會話流中的多次對話產生的多次變更檔案進行快照管理,同時提供檢視、拒絕、接受程式碼變更的相關操作入口;
  • 需求描述輸入區域:開發者進行需求描述輸入的區域,提供了選擇上下文、自然語言輸入、自然語言和上下文組裝的能力;
  • 變更對比檢視和操作區域:當前快照下檔案與其對應本地檔案的變更差異檢視檢視,並提供針對程式碼變更片段進行修改、拒絕或接受的操作,以及檔案級別的變更接受或拒絕操作。

3.3. 需求描述輸入(User Input)

開啟 AI 程式設計師後,即可看到需求輸入區域,在輸入框內單擊 ➕ 或者輸入#即可選擇需要的相關上下文。輸入完成後傳送即可,AI 程式設計師將根據需求描述自動進行需求理解、相關資訊檢索、任務拆解、編碼實現等。

3.4. 多檔案程式碼修改(Multi-file Edit)

3.4.1. 變更檔案生成過程
當 AI 程式設計師對工程內多個程式碼檔案進行修改時,每一個檔案的修改將至少經歷生成、應用的過程,生成程式碼變更的過程中,可在 AI 程式設計師的回答卡片中和工作區中看到相關的變更檔案,以及相應的狀態:
  • 生成中(Generating):根據任務拆解的修改計劃生成對各個檔案的程式碼片段修改建議的過程;
  • 應用中(Applying):某檔案的程式碼片段修改建議生成完成後,將自動結合原檔案內容和程式碼片段修改建議,生成相關程式碼變更檔案(非原檔案);
  • 應用完成(Applied):程式碼變更檔案生成完成。
回答卡片中的檔案或工作區的檔案在生成中、應用中的狀態時,單擊對應檔案,即可看到對應檔案的程式碼修改建議生成過程、程式碼變更檔案與原檔案變更對比(Diff)生成過程。
AI 程式設計師完成的程式碼變更檔案將聚合在工作區,方便開發者進行檢視和操作。
3.4.2. 審查、接受、拒絕程式碼變更
單擊工作區的檢視變更按鈕或單擊檔案列表中的某檔案,即可看到對應檔案的變更對比檢視檢視(Diff View),開發者在此檢視中可以進行如下操作:
  • 單擊上下鍵進行切換檢視當前檔案的多個變更點;
  • 單擊某變更點上的拒絕、採納按鈕進行決策操作;
  • 單擊檔案級操作區的前後鍵進行多個變更檔案的檢視;
  • 單擊檔案級操作區的拒絕、採納按鈕進行決策操作;
  • 區域性修改當前變更檔案。
JetBrains IDEs 的檢視和操作位置,示意如下::
VS Code 的檢視和操作位置,示意如下:
說明
  1. 開發者基於當前快照的程式碼變更檔案產生的修改,將統一進入當前快照的最新內容中,進行拒絕或接受操作時,將統一被拒絕或接受;
  2. 當單擊接受某片段、某檔案的程式碼變更時,變更內容將被合併到原檔案程式碼內容中。
當所有程式碼變更檔案均被操作過拒絕或接受變更後,當前快照會變為已接受、部分接受、已拒絕狀態,各個狀態的相關釋義如下:
  • 已接受:某檔案有程式碼變更接受,視為該檔案為已接受狀態;所有檔案為已接受狀態,當前快照為已接受狀態;
  • 部分接受:某檔案有程式碼變更接受,視為該檔案為已接受狀態;有部分檔案為已接受狀態,當前快照為部分接受狀態;
  • 已拒絕:某檔案在無程式碼變更被接受,視為該檔案為已拒絕狀態;所有檔案為已拒絕狀態,當前快照為已拒絕狀態。

3.5. 多輪對話及變更快照(Multi-turns & Snapshot)

3.5.1. 進行多輪次需求對話
當進行了一輪對話並生成程式碼變更檔案後,如需繼續補充需求或者修改需求,可在當前任務的會話流中繼續提問,AI 程式設計師將結合前序輪次生成的程式碼變更分析補充的需求,並生成新的程式碼修改建議,產生一個或多個新的程式碼變更檔案。
3.5.2. 快照檢視和變更回退
當需要檢視或回退到前序輪次的修改時,可單擊下拉箭頭檢視當前會話任務中產生的多次程式碼變更快照,選擇後,可以看到相關資訊變化或進行切換操作:
  • 會話流中自動定位到產生該快照程式碼變更檔案的回答卡片;
  • 快照下方檔案列表自動切換到所選快照下的程式碼變更檔案,單擊後可檢視程式碼變更內容;
  • 單擊“切換”按鈕,將當前程式碼變更回退到所選快照的程式碼變更狀態。
4. 單元測試生成(UnitTest Agent)
單元測試智慧體是 AI 程式設計師所具備的一種專項能力,可以針對程式碼變更(#codeChanges)、單個或多個程式碼檔案批次生成單元測試檔案。開發者輸入被測內容、生成要求,AI 程式設計師即可自動生成測試計劃、測試用例、編譯、執行以及根據錯誤資訊進行自動修復,大幅提升測試用例覆蓋度和用例的生成質量,降低開發者編寫單元測試用例的成本。

4.1. 選擇被測程式碼並輸入測試要求

開啟 AI 程式設計師後,在輸入框內單擊 ➕ 或者輸入#即可選擇需要的相關上下文,並輸入相關的指令要求(建議輸入和生成單元測試相關要求的內容),輸入完成後傳送即可,AI 程式設計師會自動感知意圖,開始進入生成單元測試的流程。

4.2. 選擇和確認環境資訊

收到測試要求後,AI 程式設計師會自動檢測本地環境 Java 版本、構建工具、測試框架、Mock 框架等資訊,如果檢測到多個版本,開發者可主動選擇需要的版本;如果無法識別,將看到提示錯誤,單擊“如何修復”按鈕,開發者可以進一步瞭解如何配置相關元件。

4.3. 確定被測方法

環境資訊檢查通過後,AI 程式設計師將自動分析被測檔案,並生成測試計劃,開發者可以主動選擇需要覆蓋的方法,選擇並確認完成後,單擊確定按鈕,即可開始為每個方法生成單元測試用例。
說明
  • 每次至少選擇 1 個方法為其生成測試用例,最多選擇 20 個方法;
  • 選擇方法後,會提示整體生成過程預計需要的時間,以供參考。

4.4. 檢視生成進展

在確定被測方法後,AI 程式設計師將自動根據開發者選擇的被測方法進行單測用例生成工作,並自動對生成的結果進行編譯、執行和自動修復。最終的結果會展示在介面中,狀態及釋義如下:
狀態
圖示含義
代表執行透過的用例
代表編譯透過但執行失敗的用例
代表編譯失敗的用例
當所有方法的用例生成完成後,AI 程式設計師自動將編譯透過和執行透過的用例合併成最終測試用例檔案,並根據被測檔案自動進行命名。對於編譯失敗的測試用例程式碼,開發者可自行選擇是否需要,所有用例程式碼確認後,可單擊完成按鈕,測試用例檔案將自動與原測試用例檔案進行差異對比。

4.5. 審查、接受測試用例檔案程式碼

確認完成後,測試用例檔案會出現在工作區中,開發者可單擊工作區的檢視變更按鈕或單擊檔案列表中的某檔案,即可看到對應檔案的變更對比檢視檢視(Diff View),開發者可進行審查、區域性修改、接受或拒絕部分程式碼等。確認所有程式碼變更後,單擊接受按鈕,,測試用例檔案變更程式碼將正式進入到當前程式碼工程。

4.6. 檢視會話歷史

如果需要回顧歷史的會話任務,可單擊會話歷史按鈕。你與 AI 程式設計師的會話均有 @AI Developer 標籤,單擊後即可檢視相關對話過程。
相關連結:
通義靈碼官網:https://lingma.aliyun.com/lingma/
通義靈碼外掛下載:https://lingma.aliyun.com/lingma/download
零門檻,即刻擁有 DeepSeek-R1 滿血版
DeepSeek 是熱門的推理模型,能在少量標註資料下顯著提升推理能力,尤其擅長數學、程式碼和自然語言等複雜任務。本方案涵蓋雲上呼叫滿血版 DeepSeek 的 API 及部署各尺寸模型的方式,無需編碼,最快 5 分鐘、最低 0 元即可實現。
點選閱讀原文檢視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