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大家:千萬不要輕易被別人“借運”

作者 | 帆書 · 易奧
來源 | 帆書樊登講書
ID | readingclub_btfx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時候:
與人相處時,對方明明沒有做什麼實質性傷害你的事,但就是會讓你感到不適。
或是TA總是滿身的負能量,會在無形中也影響著你的情緒;
又或是在言語中習慣性地貶低、打壓你,讓你變得越來越不自信……
這些行為並不像傳統暴力那般,會給我們造成顯而易見的傷害,卻會像軟刀子一樣,一點點侵蝕著我們的內心和能量。
如果你也在某段關係裡感到身心俱疲,那麼很有可能是遭遇了這幾種“借運”。
偷走你的能量
網上有一個提問:“你在哪一瞬間決定放棄一段友誼?”
有個評論說道:“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垃圾桶,被朋友倒了太多負能量的時候。”
自媒體作者@涵露薇薇,對此深有體會。
不久前,她果斷拉黑了前同事趙姐的微信。
當初兩人還是同事時,趙姐個性開朗,對她頗為照顧,兩人感情也漸漸升溫。
即使她後來離開了公司,也依然與趙姐保持著聯絡。
可趙姐和她聊起最多的,是對生活的抱怨:不是說丈夫又夜不歸宿,就是婆婆破事太多,趙姐的生活裡,好像總有說不完的糟心事。
常常會微信轟炸她,連發好幾條六十秒的語音,或是打一小時以上的電話吐槽,都是常事。
而她安慰的話語,在趙姐喋喋不休的抱怨面前,也顯得單薄又無力。
漸漸地,她竟也開始感到人生不易,每次都跟著唉聲嘆氣,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不僅經常情緒低迷,有次還和客戶因為一點小事爭執起來,差點丟了生意。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能量吸血鬼”理論:
說的是當你和某人在相處的過程中,莫名變得悲觀、沮喪,感覺生活無望,說明這個人正在吸走你身上的能量。
或許我們都遇到過周圍之人,向我們傾訴抱怨的時候。
朋友沮喪低落之時,適當的陪伴和安慰其實無可厚非。
可若是對方總是對你輸出“負能量”,把你當做“情緒垃圾站”,那便是在變相地對你施暴。
那些負面的情緒極具傳染性,會在不知不覺中耗盡你的能量和好心情,甚至是把你也拉入苦痛的泥潭。
不妄圖去拯救對方,及時甄別和遠離,才是最好的應對之道。
漠視你的付出
前兩天刷知乎,看到有位匿名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
網友在大學時認識一位好朋友,她很珍惜這份友誼,兩人總是形影不離。
好友的畢業論文出了問題,網友會幫她分析、修改;好友家境不好,網友就幫她申請助學金,找兼職……
可網友做得再多,好友也從未表示過一句感謝,好像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
一開始,網友覺得朋友之間無需太過計較,她的付出也不圖對方的感激。
可有一次,她照例幫好友申請助學金,而那一年,恰巧助學金金額有所縮減。
好友居然不分青紅皂白地認為是她偷拿了一部分,當場就要給輔導員打電話求證。
後來,幾經周折確認了是金額縮減後,朋友竟非但沒有絲毫歉意,反而還責怪網友沒有解釋清楚。
想到自己一路的付出,換來的卻是朋友的漠視和恩將仇報,讓網友徹底寒了心,從此便斷了和朋友的來往。
人心都是肉長的,誰不盼著自己的真心付出,能換來對方的真情以待。
可並非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付出和良善。
你永遠也填不滿,那些把你的付出當理所當然之人的心。
身處於這樣糟糕的關係裡,只會讓自己週而復始的寒心。
很認同那一句:“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不關心。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來都是相互的、流動的。
我們並肩而行,站在對等的位置上,你懂我的付出,我知你的不易,才能讓情誼歷久彌新。
始終沒有回應或不被珍惜的關係,轉身離去,才是故事最好的結局。
貶低你的價值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無論你說什麼做什麼,TA總是第一時間跳出來否定你,甚至把你的人生抉擇和追求,也批得一文不值。
看似是在給我們提意見,實則卻是以愛之名,對我們發起猛烈攻擊。
作家李尚龍就曾有過這樣一位朋友。
李尚龍平時穿著並不是很講究,常常是怎麼舒服怎麼來。
可有次聚會,朋友竟當著所有人的面說道:“你這樣穿簡直就像撿破爛的,醜死了。”
還沒等他說話,那位朋友又繼續嘲笑道:“不知道的以為你是勞改犯呢。”
李尚龍雖說有些生氣,但礙於情分,也沒有多說什麼。
後來又有一次,李尚龍在電話中跟這位朋友聊起劇本,沒想到朋友脫口而出就是一句:
“和我想象中的差太多了,我看了一集就看不下去了。”
原本還興致勃勃的李尚龍,像是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他忍無可忍,當即掛了電話。
此後,便和那位朋友斷了聯絡。
編劇程暉說過:
“不要試圖讓打壓你的人進入你的生活,這隻會讓你陷入一場必敗的信心遊戲。”
在任何關係中,否定貶低的言語,都是一種無聲的暴力。
雖然看似是幾句輕飄飄的話而已,卻足以耗盡你的能量,一點點抹殺你的自信。
這世上也鮮少有什麼“刀子嘴、豆腐心”,大多數的“刀子嘴”本身就不懷好意。
真正關心和在意你的人,怎麼捨得用“言語暴力”攻擊你?
不過是以愛之名,在行傷害之實。
而你要做的是儘早將他們請出生命裡,而非委屈、勉強自己忍受下去。
入侵你的邊界
央視《夜讀》欄目曾經就“越界”這一主題採訪了很多網友,不少人都分享了自己的“遭遇”。
有人說,自己上月跟閨蜜絕交了,因為閨蜜是個十足的“善諫者”。
自己交了男朋友,閨蜜會以各種理由勸分;想要養寵物,閨蜜又開始給她列舉弊端,勸她別養。
自己的任何事,閨蜜都要打著“為她好”的旗號指點江山一番,讓她很頭疼。
還有位做平面設計的網友,平時總會收到一些親朋好友的請求。
讓她修圖、做海報,她不好回絕,一次兩次也就算了。
可類似的請求源源不斷,真的讓她感覺被冒犯。
還有一位大學畢業生,每次回老家,都會被一大堆的“關心問候”所圍攻。
有位長輩,一直苦口婆心地勸她回家鄉工作,別總在外邊“受苦”,甚至還安排她去相親。
後來她不勝其煩,委婉回絕了長輩的好意,在對方嘴裡卻成了“不知好歹”。
心理學專家曾奇峰有一個比喻:
“懸崖的邊界很清楚,所以我們不會靠得太近。但是水的邊界太模糊,所以經常淹死人。”
每個人都會有一條邊界線,界限之內,就是不想讓別人入侵的地方。
可生活中有不少人,卻常常會試圖入侵我們的邊界。
他們或是打著“為我們好”的旗號,在我們的世界裡指點江山;又或是仗著關係親近,提出一些讓人為難的要求……
他們也許是出於好意,可但凡是讓我們不舒服的事情,我們便有拒絕的權利。
守好自己的邊界,拒絕別人無理的逾矩,你的世界才會更加安寧。
 寫在最後 
一位知名辯手曾說:
“人生道路的困惑,十有八九都出在人際交往。”
人與人的交往,就像是一道錯綜複雜的計算題,其中的確會有不少陷阱。
它們不一定會夾槍帶棒,看起來並沒有多少殺傷力,可時間久了真的會讓人身心俱疲。
但請相信,那些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事,很可能都是錯的。
不必耗費心力去忍耐,試圖改變它們,只需要瀟灑地轉身。
斬斷消耗、漠視你的關係,讓自己儘量處於高能量的狀態之中。
過濾掉打壓貶低你,和沒有邊界感的朋友,還自己的世界以清淨。
作者:易奧,文章來源於:帆書樊登講書(ID:readingclub_btfx),上帆書,聽懂好書
拒絕貶低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邊界。
如果你遇到了人際關係困擾,情緒困擾,可以來我們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
專業心理諮詢師,陪你探索自我,覺察過去的成長模式,引導發現解決問題的方向,更好地成為自己。
點選這裡👉只需花1分鐘時間,幫你智慧匹配諮詢師還可以點選下方小程式,新增諮詢客服幫你匹配適合你的心理諮詢師,還可以領一份全方位心理健康評估。
點選下方小程式
開始預約心理諮詢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