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子玉
大道至簡,投資最有效的打法就是,價值投資和長期持有,只有能沉下心來研究相關企業價值才能做出有效的決策,然後在作出決策之後透過長期持有享受複利效應。婚姻的邏輯也是一樣的,只有刺穿顏值的假象捕捉對方的內在,才能選對人,然後在時間的長河中享受複利效應。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婚姻也是一場投資,所以,投資的邏輯完全可以套用在婚姻中。
為了說明婚姻的複利效應,我們還是以相關歷史進行論證。透過對劉邦的反覆研究筆者堅信,劉邦在遇到呂雉之前不僅玩懂了江湖,更是看透了婚姻,知道婚姻的本質,因此才會在呂公的宴會上透過各種手段向呂公展示自己在沛縣的實力,最終讓呂公作出了將女兒呂雉嫁給自己的決定。
可以肯定,劉邦長期混跡江湖早就對所謂的顏值有了免疫力,他之所以選擇呂雉本質還是看重呂家的資源,包括對方的人脈和資金優勢。我們可以將劉邦的這次決策判定為絕對的價值投資。
很快,劉邦就享受了婚姻的紅利,沛縣舉事後,劉邦憑藉自己在江湖上的影響力以及呂家的資源優勢被選為“沛公”的角色,一腳踏入群雄逐鹿的權力遊戲中。而蕭何和曹參之所以落選又是因為,他們不具備劉邦的資源優勢。
被選為沛公是劉邦帝業的起點,而其之所以能成為沛公,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吃了婚姻的紅利。
在創業的過程中,劉邦繼續享受婚姻的紅利,因為,除了韓信,呂雉大哥呂澤也是作為偏師獨立為漢國開疆拓土,最終將王國升級為帝國。雖然在楚漢相爭的過程中呂雉更多時候是作為人質被項羽扣押,但其在楚營的強悍意志也一度成為漢軍將士強大的精神食糧,間接提高了漢軍的戰鬥力。
有時候,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更多是來自精神信仰,漢軍將士的戰鬥力除了軍功爵制度的刺激外,還有楚營家眷的不屈精神所帶來的精神力量。而呂后正是楚營漢軍將士家眷的領頭羊。這也可以看作是婚姻為劉邦所帶來的紅利。
呂后歸來之後又成為劉邦工作上的強力助手,史書記載,劉邦在外平叛期間,後方的政務工作正是呂后所負責的,而呂后也每每完成得相當出色。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呂后就是劉邦放在長安制衡以蕭何為代表的功臣派的一張要牌。
只有後方足夠穩定,劉邦才能專心處理前方的軍事問題。在整個創業、平叛期間,呂后始終是劉邦工作上的得力助手,這是呂后的個人能力為這段婚姻所帶來的複利效應。
當然,呂后也為劉邦處理了韓信和彭越這兩個異姓諸侯王,讓劉邦避開了輿論的攻擊、歷史的非議。這都可以看作是這段婚姻的複利效應。
正是因為劉邦享受了婚姻的複利效應,所以,即使他在和別的姬妾如膠似漆時也保持了對呂后基本面的尊重。這也可以看作劉邦對這段關係的長期持有。而像呂后這樣有價值的人在時間的長河中只會不斷產生價值。
即使在駕崩之後,劉邦依然在享受著婚姻的複利效應,因為,呂后執政時透過一系列手段建立起了宮廷政治,並維持了宮廷政治的獨立性,形成了和外朝的功臣派在實力層面對峙的格局。

呂后建立了宮廷政治
圖源/劇照
可以肯定,要不是呂后的勉力支撐,劉盈的皇權肯定會被功臣派的強大勢能無限壓縮。正是因為呂后建立起了宮廷政治,維護了皇權的獨立性,所以,漢文帝后來才能在短時間內回收皇權,駕馭帝國。
如果沒有呂后的努力,西漢的皇權只剩垂拱而治。
而且,呂后還繼承了劉邦“無為而治,於民休息”的既定政策一力發展經濟,也在對待匈奴問題上保持了最大的剋制,即使是在遭受巨大侮辱的情況下。
正是因為呂后的過渡,文景二帝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維持皇權的獨立性,繼續發展經濟,給漢武時代的亮劍匈奴做好了物質積累。呂后對漢帝國可謂是影響深遠。
只能說,劉邦是在做對了一個選擇之後透過長期持有享受了婚姻的紅利,其所享受到的紅利既有人脈、資金,又有呂后的彪悍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不過,話又說回來,呂家又何嘗不是在享受婚姻的紅利呢,在對劉邦做了價值投資之後透過長期持有分別享受了劉邦在為沛公、碭郡長、漢王、漢高帝期間的所有紅利。
劉呂兩家屬於雙贏。
覆盤這場婚姻,其成功有兩個條件:劉邦和呂公分別都研究透了對方的價值,然後才做出選擇;在做了選擇之後無論遇到什麼艱苦情況都異常堅定的進行長期持有。
和投資高手的玩法是一樣一樣的。如此,你就能理解呂公當時面對老婆的反對態度時所說的那句話了:“此非兒女子所知也。”
認知不在一個層面,對當下和未來的判斷當然不一樣。
所以,任何人在做婚姻決策時都應該將荷爾蒙的影響稀釋為零,從價值的角度來做決策,只要婚姻選對了,你的由柴米油鹽所構建的生活大廈才能更有質量,保質期更長。
以史為鏡,現代人在解決婚姻問題時更應該從投資的角度出發來做選擇。首先,婚姻是雙方在資源層面的強強聯合。當兩個家族的資源形成合力時,這對雙方都是一件好事。而且,只有勢均力敵的家庭之間的聯合才更容易在價值觀層面達到共鳴,減少摩擦。所謂的秦晉之好的本質就是如此。
這個世界上最穩定的關係就是雙方合理的價值交換,友情如此,婚姻也是如此。
當然,認知也算資源的一種,夫妻雙方在文化層面的同頻也很重要。如果不能在物質層面強強聯合,那麼就在智慧層面結為秦晉之好,這種認知合力轉化成生產力也只是時間問題。
為什麼那些實行資源共享的婚姻往往更穩固,原因就是他們是所謂的利益共同體。聰明的人在選擇婚姻時都會對對方的價值進行摸底,只要作出選擇,就會長期持有,享受複利。
這不是功利心太強的表現,而是古今的現實世界從來都是如此,司馬遷在《外戚列傳》的開頭就說:“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
帝王的婚姻往往是為政治服務,劉邦、劉秀、楊堅等人都是吃了婚姻的紅利。楊堅為什麼能在關隴集團中拔尖,最終顛覆北周建立大隋王朝,就是因為,楊氏和獨孤氏的強強聯合,其形成的合力讓楊堅在關隴集團中是一家獨大。

楊堅吃了婚姻的紅利
圖源/劇照
其次就是能力。現實生活中,有些人雖然沒有資源優勢,但是卻能力彪悍,具備將能力進行變現的潛力,這樣的人也是具備投資價值的。楚漢之際的張耳、陳餘、陳平等人都是因為能力出眾,所以就被具備資源優勢的富家看上,一朝改變命運。
這種婚姻實際上屬於雙贏,陳平等人雖然憑藉老婆家族的資源優勢駛上發展的快車道,但對方也在持續享受丈夫地位不斷拔高的紅利,陳平後來可是一度做了大漢的宰相,張耳呢,也先後被項羽和劉邦封為常山王和趙王。
還是價值投資加長期持有的邏輯。
不過呢,一個人的潛在價值卻是最難被評估的,這就要求選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全方位、多角度,耐心地進行觀察,然後對對方進行打分,最後再做決策。這和投資領域對一個公司的研究是一樣的。就像段永平所說,研究一家公司絕對不會比讀一個本科更輕鬆。同理,想要摸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等到作出選擇之後,就要長期持有。如此,才有可能吃到紅利。切忌,和投資一樣,這種婚姻模式也不能犯剛享受到一點紅利就急著拋掉的錯誤,一定要長期持有。
在資源和能力優勢之外,婚姻還有一種價值投資,那就是情緒價值。這一點,唐太宗的長孫皇后就是典型。在漫長的婚姻生活中,長孫皇后經歷過李世民前期的所有發展節點,在這個過程中,長孫皇后時刻都在給李世民提供情緒價值:
當李世民遭遇政治打擊時,長孫氏給出的是鼓勵;當李世民情緒失控時,長孫氏總能用自己的智慧讓丈夫恢復平靜;當李世民有所驕惰時,長孫氏也總是不忘提醒…
為什麼大唐後宮美女如雲,太宗卻總是對長孫皇后一往情深,甚至在長孫氏去世之後還念念不忘,就是因為,長孫皇后總是以自己的智慧為太宗提供足夠的情緒價值。
這個世界上,比起物質,人們更需要精神營養,有時候,精神在能量供給層面比物質更能發揮作用。而現實又是,能提供情緒價值的人往往只有朋友和家人。
所以,在選擇朋友和伴侶時一定要在情緒層面做好篩選:選擇那些能夠提供高情緒價值的人;及時放棄那些經常讓自己內耗的人。
決定一個家庭幸福質量的主要指標就是:其家庭成員是善於製造內耗還是能夠提供情緒價值。
總是製造內耗的家庭即使有再多財富也會與幸福絕緣,而那些一團和氣的家庭往往能將家庭的和氣轉化成能量最後再變現為財富。
所以,在婚姻層面選擇一個能提供情緒價值的人也是價值投資,並且要長期持有,如此,你一生都會享受複利。
切忌,我們一定不要將所謂的顏值也認為是價值,因為,顏值是有保質期的,只會不斷貶值。再說,即使一朵花凋零的速度比較慢,人也總會有審美疲勞。
因此,在選擇伴侶時,一定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刺穿皮囊,研究一個人的內在價值,如此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就像判斷一家公司一樣,你不能被其外在的高階感所迷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