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住”的斯里蘭卡米價|斯總統再撂狠話:不聽話米廠軍方接管

  1  
前幾天我見到了一位斯里蘭卡朋友。他是一位訊息靈通,關心社會民生的出租司機。
我問他最近都好嗎?他答:“不太好,米價都漲到250盧比了,以前大概是200盧比左右”。
我:可我明明看到超市200盧比左右的米挺多?
 “那是印度米,不好吃呢。我們喜歡吃本地米。”

(圖:大米是斯里蘭卡人的主食)
然後他又給我聊起最近斯里蘭卡舉行的合作社選舉中遭挫的訊息。凱拉尼亞地方合作社選舉中,統一國民力量(SJB)團體得了99席,全國人民力量黨(NPP)32名席。
合作社,就是給國營超市網路供貨的貿易商,類似於貿易聯這種,屬於政府的一部分吧。” 他解釋道。
於是我問他怎麼看接下來的地方政府選舉。
“NPP肯定會贏你看政府不是又在集中加強反腐、宣傳壓縮政府支出了嗎?總統上了一檔電視節目,收視率可高了。
這時我突然注意到,他車上原本擺著的佛塔和掛件都不見了。上次他還請求我從國內給他捎一個新的呢,於是我問怎麼回事。
他尷尬地笑:這不是“清潔斯里蘭卡”的行動綱領要求嗎?
  2  
大 米 問 題 已 持 續 數 月
自10月22日總統召開第一次米廠會議以來,大米問題已經持續了至少3個月。
近期,總統迪薩納亞克再次警告,政府不允許任何人以超出控制價格出售大米,如果米廠不願接受政府指令,米長將交由軍方接管。
這是他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說的話。“政府將制定應對全國大米短缺的機制,但這需要一些時間。目前資料存在巨大差異,那麼政府如何做出決策呢?一些大型米廠囤積的說法是不實的。請給我們幾天時間,我們不會允許以超出最高零售價的價格出售大米。我們將制定應對方案,如果米廠不願接受我們的計劃,米廠將由軍方接管”。
總統說,計劃是工廠仍將由保留原管理人員,員工也將繼續工作。只是未接受政府規定的米廠,軍方人員將駐紮在工廠,對工廠發放的大米進行記錄,並監督大米售給商店。
當被問及此舉是否民主時,總統說,在這個國家大米問題上談論民主是荒謬的。政府將很快公佈稻穀控制價格,並敦促米廠以可以在管制價格下出售大米的價格購買稻穀。購買稻穀的人必須在消費者事務管理局登記,政府將對全國稻米庫存進行記錄。
內閣發言人納林達·賈亞蒂薩(Nalinda Jayatissa)表示,斯里蘭卡大米危機是由錯誤的政府資料導致的,由於新年前價格管制,大米價格飆升,紅米從貨架上消失。
“問題的實質是關於國家稻米需求量以及種植量沒有可靠的資料”。
  3  
脆 弱 的 價 格 管 控
貿易部長瓦桑塔·薩馬拉辛哈(Wasantha Samarasinghe)也強調,2024年稻穀收成相關資料混亂,但否認消失了100萬噸稻穀的說法。
斯里蘭卡早前曾指責米廠囤積稻米以應對價格上漲,但此說法並未得到證實。一般情況下,斯里蘭卡稻米價格在馬哈豐收季時通常會上漲,因為庫存減少,價格會趨近進口稻米的徵稅價格,並且如果進口受限制,價格可能會更高。
在市場體系下,種植者、米廠和買家會達成一個平衡價格,即不會出現供應短缺,也無需國家干預。
分析人士指出,斯里蘭卡貧困人口購買大米價格比世界其他地方貴大約50%,這與該國長時間實施的保護主義政策有關。
在斯里蘭卡,稻米產量約每公頃4,400公斤,遠低於中國(每公頃7,000公斤)和越南(每公頃6,000公斤),後兩國政府採用了市場體系,並將國家干預僅限於幫助提高產量。
  4  
混 亂 的 數 據
在缺米的問題上,國家人民力量政府部長們發表了多項相互矛盾的宣告。現在情況已經趨於明朗:政府缺少準確的稻穀產量資料。
而這樣的情況,還廣泛存在於其他經濟作為、糧食和能源等方面。
沒有準確的糧食產量資料和未來產量預測,政府層面也很難做到統一的排程和規劃。
本週三,公共財政委員會和農業部官員開會。統一國民力量(SJB)議員、委員會主席哈沙·德席爾瓦透露:“在會議上經歷了一些奇怪的情況。我們詢問了去年稻穀的產量以及今年的預期收成,因為需要這些資料,我們才制定進口規定
農業官員稱,2024年馬哈季全國稻穀產量為439萬噸。我是來自科倫坡的議員,但我質疑這個數字。通常情況下,這一季的產量不會超過200萬噸,然而農業部主任堅持他的說法這一資料實際上是2024年雅拉季和馬哈季的總收成”。
哈沙還提到,儘管有關官員估算的年產量為500萬噸,但議會研究部門的核查結果顯示,除了2000/2001年度外,資料不吻合。
貿易部長瓦桑塔·薩馬拉辛哈(Wasantha Samarasinghe)也承認,去年並未生產出439萬噸的稻穀。
  5  
多 次 會 議 未 果
消費者事務局(CAA)特別調查小組,上週突擊檢查科倫坡地區多家批發和零售店,發現20家的米價高於政府規定的限制價格,還查獲了一名囤積大米的商販,以及一家存放過期大米的商店。消費者事務局表示,還將在全國開展夜間突擊檢查。
自去年10月以來,民眾對市面的大米供應感到茫然這是迪薩納亞克自去年9月下旬上任以來,面臨的第一個重大民生問題。
各種型別的大米價格在選前,僅約為200盧比,現上漲至約250盧比。
過去幾個月,迪薩納亞克總統三次會見了米廠廠主他於10月首次會見了大型加工廠主,然後於12月2日與中小型加工廠主會面,12月8日再次會見了主要大型米廠。

在會議中,米廠態度很好,均表示會按規定的限制價格向市場供米。

在最後一次會議中,當時顯然心存不滿的總統要求工廠將批發價格從250盧比降至220盧比,比之前設定的限價高出10盧比。
隨後市場短時間趨於穩定——然而這短暫的市場穩定,本身就證明此前存在人為控制價格。但是僅持續了幾天,市場上又出現了紅米短缺,而商人拒絕遵守限價政策。
於是政府決定開放進口大米。
不過,到1月1日,私人進口商與政府進口的數量之間出現了明顯差異。私人企業進口了79,000噸,而國家貿易公司僅進口了780噸。部長在解釋原因時承認,一些政府大米進口招標被拒,而私人企業的招標則獲得批准。這一切表明,系統內部存在一些不正當操作。
  6  
大 米 黑 手 黨
斯里蘭卡真的會出現大米短缺嗎?各種報告顯示,斯里蘭卡2024年的年均大米需求量為240萬噸,遠低於當年的420萬噸產量。前農業部長馬欣達·阿瑪拉維拉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確認了這一資料。
當然,大型米廠和不法官員藉機牟利並非新鮮事,這幫人讓歷屆政府都得喝上一壺。
2008年4月,馬欣達·拉賈帕克薩政府對稻米實施價格管制,時任消費者事務部長班杜拉·古納瓦德納否認存在稻米短缺,並表示這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團體”在新年前夕發動的一場宣傳活動,目的是人為抬高稻米價格。佩塔的商人則關閉了科倫坡的批發市場一天,以抗議新的限價政策。
2011年2月9日,政府在類似情況下對稻米實施限價。消費者事務局突擊檢查了200多家商店,試圖阻止商人以高於限價的價格出售稻米。然而,米廠和商人最終還是勝利了。
在聯合政府時期,2017年2月14日,總統西里塞納指示官員為本地和進口稻米設定最高價格,但米廠拒絕按政府設定的價格出售稻米。這種情況持續到當年7月。
2021年8月30日,總統戈塔巴雅也曾透過憲報通知,頒佈涉及稻米、麵粉和糖等必需品的緊急條例。然而,由於市場沒有響應,他不得不撤銷這一憲報。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選文末右下角的“好看”哦。如需定製旅行服務,請給我們留言或者發訊息。
歡 迎 探 討 合 作
聯絡微信:srilanka-nanggii1
斯里蘭卡小妞:資深島民,寫蘭卡最多的中國人。
長居科倫坡的中國記者,出版7本書,斯里蘭卡國營報紙《星期日觀察》專欄作者。曾獨家專訪時任總統、總理、外長、國防部高官,商界人士和藝術家,同時也是旅行者和徒步愛好者,住遍島上酒店,足跡慢行4大洲30多國。
出版作品包括:指南《中國國家地理.斯里蘭卡旅行指南》、旅行筆記《印度,不可思議》, 譯作《勇者征途:攀登七大高峰》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