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早年間參與獨立戰爭時,曾經收到妻子的來信,抱怨他不顧家庭。於是在寫給妻子的回信中,亞當斯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必須研究政治和戰爭,這樣我的兒子們才會擁有研究數學和哲學、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業和農業的自由,他們的孩子們才有研究繪畫、詩歌、音樂、建築、雕塑、織藝和陶瓷的權利。
事實上,政治不僅涉及“子孫未來”和國家存亡。對普通人而言,政治的重要性至少體現在四個方面。
-1-
生活處處需要政治
很多人以為,政治指向的都是政府、外交、軍隊等“國家大事”。
因此,政治愛好者總是熱衷於宏大敘事,探聽政治“秘聞”,預言政策走向,立志要“治國平天下”;
而那些厭惡或懼怕政治的人,則是勸誡大家“莫談國是”。於是電視新聞裡的宣講,就變成了他們世界觀的上限。
但其實,這恰恰是對“政治”最大的誤解。
亞里士多德說,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群居是生活的必然。
政治學者也常說:魯濱遜在荒島上孤身一人時,沒有政治;當他與星期五一起生活時,就有了政治。
可見,作為群居生物,我們的生活處處需要政治。
大到國家政策,小到公司、學校,甚至家庭,我們都需要領導、組織、協調、關愛、幫助;當然也就到處充滿“鬥爭”、“博弈”、“妥協”。
所以有人說,人類離不開政治,就像魚兒離不開水。我們關心政治,就像魚兒關心水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政治。人只要與他人互動,就是在踐行政治。

▲點選圖收藏獨家好書,讀懂人類政治的演變和發展
-2-
政治是每個人的副業
很多人以為,政治是官僚、政治家的專業;普通人既不能左右政治,也沒有精力和知識理解政治;所以不需要關心政治,應該“埋頭過好自己的日子”。
但其實,一個不關心政治的人,根本不可能過好日子。你不關心政治,政治卻時刻關心著你。
國家的一個政策法規,就可能決定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國際關係的微小變化,就可能決定了工作的是有是無。
中國人在“改革開放”前後,天差地別的生活質量,就是最典型的例證。
1977年考上大學的人、2001年投資外貿的人,更是獲得了父輩們根本不敢想象的人生機遇。
一個社會的政治轉向,對普通人的影響,甚至可以決定生存、發展機會。
政治學者叢日雲就為此感嘆道:國家走了一段彎路,就是你我的一生。
有學者也常說,經濟決定貧富,政治決定生死。
換言之,政治是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和身家性命。
我們關心政治,不是為了權力,而是為了個人利益、公平正義和“人之為人”的價值。
即便是對政治閉目塞聽、敬而遠之,本質上也是一種政治選擇——默許最愚蠢、最糟糕的統治,無視最危險、最悲慘的事態蔓延到自身。
所以,政治應該成為人人關心的副業。

▲點選圖收藏獨家好書,認知政治關係的底層邏輯
-3-
政治是一種思維方式
很多人以為,政治學的重要性、解釋力都不如經濟學,不值得花費太多精力。
但其實,經濟學講的“以市場實現資源配置”,在真實世界裡很少實現。人類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以權力和戰爭等政治規則來分配資源。
更重要的是,政治包含了社會生活的各種實踐智慧,是“金字塔頂端”的思維方式:
政治強調動機與結果的差異,自以為是的好政策,經常變成害國害民的壞政策;
政治是原則與妥協的藝術。費城制憲會議有多少爭論與分歧,就有多少共識與妥協;
政治要顧及法律與道德的衝突,法條是死的,人的情感是活的,如何平衡法律與道德的衝突,考驗著古今中外的偉大頭腦們。
所以,政治學者包剛升在《政治學通識》中說道:
政治是人類社會最硬的那層殼,就像地球的磁場一樣,限定了我們每個活動的方向、底線和天花板;
理解政治是一項有門檻的學問,如果我們不具備這種思維方式,對世界的認知就缺少了一種重要的視角,就很難告別幼稚、把握現實。
政治學,是我們理解世界的最重要視窗。它關注的不只是現實的利益,更是在人類社會的終極難題。

▲點選圖收藏獨家好書,讀懂利益分配的真實規則
-4-
研習政治,就是與偉大的思想家對話
很多人因為歷史上的種種政治醜聞和罪行,以為了解政治,就是學習“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學問。
但其實,政治是一門偉大、危險的技藝。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都不是因為武力征服,而是因其偉大的思想觀念。
麥迪遜、俾斯麥、丘吉爾、里根等人之所以被視為偉大的政治家,不僅因為他們在權術上的出色運用,更因為他們“以權力制約權力,以野心對抗野心”,秉承的價值觀與其政治實踐相一致,對其本民族乃至人類的和平都貢獻卓著。
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首先是偉大的政治思想家。
正如喬治·薩拜因在《政治學說史》一書中的梳理:柏拉圖對理想社會的想象;亞里士多德對人類生活的分類;孔子對道德品質的推崇;洛克、孟德斯鳩、托克維爾等思想家對自由的捍衛……
這些政治思想家的所思所想,無不是關於“何為美好社會”的高超智慧,是人類智力和道德最純粹的結晶。
閱讀政治學,尤其是政治思想史,就是與全人類最偉大的思想家們對話,學習他們的深邃的智慧、高雅的趣味,更重要的是,站在他們肩膀上洞察複雜的人性與社會,獲得幸福生活的智慧。
總之,政治不是肉食者的權力遊戲,也不是失意者的飯後談資。
政治,是鮮活的、重大的、真實的、智慧的人類生活。
政治學不是鬥爭哲學,也不是紙面空談。
政治學是每個現代人的剛需,在一個轉型社會,尤其如此。

▲點選圖收藏獨家好書,獲得大師的思想武器
在政治轉型時期,政治更顯得無孔不入,讓人目不暇接。今天的中國內外政治,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政治學,應該成為每個現代人的常識。
不幸的是,我們的政治學教育與閱讀還很落後;市面上政治學讀物很多,但一套全面、系統、好讀的通識入門讀物並不多。
為此,誠摯推薦“政治學通識八書(10冊)”(含獨家):
《政治學通識》:復旦大學包剛升教授力作,豆瓣評分9.2。帶你看透不合理現象背後的根本原因,捍衛個人權利的思想武器,被譽為“中國最好的政治學啟蒙書籍”。
《政治學的思維方式》:政治學入門讀物中的一流作品,英國政治學大師安德魯·海伍德的代表作,被英語國家、港臺的眾多高校列為必讀。
《政治是什麼》:臺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的博導教授蔡東傑,專為華人而寫的政治學普及讀物,視角貫通大陸與海外。
還有政治學最重要的幾個分支:
《政治經濟學通識》(獨家):一部融貫政治學和經濟學的入門經典,從五十多個現實議題出發,啟發讀者思考政治與經濟;內容豐富、生動,涉及眾多思想家與當代社會的互動。
《國際政治的社會演化》(獨家)
:政治學大家唐世平教授,榮獲國際學術大獎的作品,綜覽公元前8000年至今的國際政治,洞察人類社會規則的底層邏輯。
《理解全球衝突與合作》:作者是哈佛大學國際政治教授,也是美國外交、軍事政策的資深顧問。內容通俗豐富,最新版還增加了中東、朝鮮和中國內容。
《政治學說史》:20世紀政治思想史的巔峰之作,暢銷英美90年的政治學必讀經典,被譽為“政治學聖經”。精選最流暢的鄧正來譯本。
《比較政治學》:美國著名政治學者、公共行政學家彼得斯的力作。比較不同的社會背景,以直接實驗檢驗政治理論。是強大的政治學分析工具。
八本書思想系統全面,內容由淺入深,視角縱貫古今中外,構成一個完整的政治學通識套裝。
轉自千字文華 作者 先知書店
本文由「華爾街俱樂部」推薦,敬請關注公眾號: wallstreetclub
宣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意見,並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文中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注意判斷。
版權宣告:「華爾街俱樂部」除釋出原創市場投研報告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圖片和資料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新增WSCHELP微信聯絡刪除。謝謝授權使用!
關於我們
華爾街俱樂部凝聚華爾街投行的高階資源,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顧問服務,包括企業赴美上市、戰略投資、併購、私募路演和投資者關係等。在投資理念和技術方面提供華爾街投行專家實戰培訓,為您進入華爾街鋪設成功之路。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