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當“美國優先”成為全球碰瓷指南,白宮則成了特朗普展示霸權思維的“說教地”。
當地時間3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愛爾蘭總理馬丁時,再次上演了一齣“說教大戲”。
這一次,他指責愛爾蘭透過稅收等優惠政策“搶走美國公司”,損害了美國的就業和經濟。
前有“餓著肚子被趕出”的澤連斯基,後有“當面不滿”的馬丁,白宮已然淪為特朗普肆意宣洩、妄加指責的“鬧劇舞臺”。

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建立在兩國領導人互相尊重的基礎之上,這是國際外交的基本準則,然而,特朗普卻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姿態,對別國的政策指指點點,面對馬丁,其也是一如既往地開啟了他那令人厭煩的“指責模式”。
他不但語氣強硬且毫無事實依據地宣稱愛爾蘭利用稅收等優惠政策 “搶走”了美國的“製藥及其他公司”,還大肆渲染美愛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失衡,將美國就業和經濟發展受阻的“黑鍋”一股腦地又甩給愛爾蘭,甚至口出狂言,放話若自己前兩年仍在位,就要對愛爾蘭產品徵收高達200%的關稅。
可以說,特朗普的指責完全忽視了經濟活動的自然規律和企業的自主決策,根本不顧及國際經濟秩序和自由貿易原則。企業選擇在愛爾蘭投資,是因為愛爾蘭提供了更有利的營商環境、稅收優惠以及高素質的勞動力。這本是正常的經濟行為,但在懂王眼裡卻被視為對美國的“背叛”。
在白宮,特朗普彷彿將自己視為世界的主宰,愛爾蘭的政策不符合他心中美國利益的標準,便可以隨意批判、肆意干涉,全然不顧及愛爾蘭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尊嚴。

特朗普口中的“被搶走的公司”堪稱現代經濟史上最離奇的敘事。
馬丁面對特朗普的無端指責,當即有力反駁稱愛爾蘭在美國也大量投資企業,美愛雙方是互利互惠的關係。
這不僅戳穿了特朗普的片面之詞,也反映出在全球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深度滲透,互利共贏早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而特朗普卻還沉浸在“美國至上”的舊有霸權思維中,妄圖四處挑起爭端,透過霸權手段維護美國的所謂“優勢”。
在特朗普的邏輯中,美國的經濟繁榮似乎只能建立在他國的“讓步”之上。
他將美國的貿易逆差視為一種“吃虧”的表現,卻從未反思這種逆差背後,造成美國產業發展落後的原因,以及複雜的全球經濟結構和產業鏈分工。
在他眼中,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策略,只要對美國的經濟利益構成潛在威脅,都必須被“糾正”。
愛爾蘭的稅收優惠政策,不過是眾多“靶子”中的一個。

這種不尊重他國領導人的行為,也並非特朗普的偶然之舉,而是他一貫的行事風格。
回顧特朗普執政時期,諸多國際場合都留下了他盛氣凌人、破壞外交禮儀的惡劣行徑。
最近最著名的就是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爭吵,以及過後把澤連斯基“請出”白宮。
《紐約時報》駐白宮首席記者貝克表示,這是他1996年報道白宮新聞以來,首次見到這種場面,澤連斯基“有幸”成為歷史的參與者。
這件把白宮變成他宣洩個人情緒、彰顯美國霸權的場所的“大事”,成了一個極其惡劣的開端。

愛爾蘭媒體也對特朗普的行為表達了強烈不滿,認為特朗普的言論是對愛爾蘭經濟政策的不尊重,特朗普的指責不僅忽視了愛爾蘭的主權,也顯示出他對全球經濟多樣性的不尊重。
從對小國愛爾蘭的無端指責,到對其他國家的頻繁威脅,特朗普的言行不僅顯示了他和他的政府的無能狂怒和戰略焦慮,也早把美國那僅剩的一點信用敗光、盡顯強盜本性,並給全球經濟帶來了諸多不穩定因素。
如今,看似盟友眾多,其實美國在國際舞臺上已愈發孤立,當“美國優先”已全然成為“美國獨行”,誰會成為下一個“特朗普白宮說教”的特邀嘉賓呢?
誰,又會願意呢?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