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為星標,以防失聯
每天一條獨家原創影片
越南峴港的一個五口之家,
請著名建築師武重義幫他們設計自己的家。
房子佔地250平米,
總造價摺合人民幣約150萬,
外觀看上去就是普通的水泥盒子,
內部卻十分環保先進。

建築結構內藏著一個自迴圈系統,
將屋頂到底層的魚塘連線起來,
讓雨水和魚池肥料完成一個封閉式的迴圈。
除了一樓熱帶雨林般的院子,
屋頂還有個花園,種各類蔬果。
一條拍攝時,正是夏天,
屋內處處流動著自然風,不開空調也涼爽。
屋主Duc告訴我們,
未來屋頂還會安裝太陽能電池板,
整個家的日常能耗將盡量減到零,
水電費都不用交了,
真正實現一個自給自足的綠色住宅。
自述:Nguyen Minh Duc
編輯:周樹婷
責編:陳子文


屋主夫妻Duc和Khanh
我們家一共五口人,我和我的丈夫Khanh,還有三個兒子。
我們夫妻倆都是在越南的小鎮出生長大,後來搬到了峴港,就一直希望有一個家,能喚起一些我們兒時的記憶。


建築師武重義將竹造建築裡的“綠色策略”,運用到私人住宅“樹之家”系列。
武重義是越南非常知名的建築師,他以用竹子造房子而聞名。那之外,他也設計了一系列“樹之家”,我們家的房子,便是其中之一。
他善於在這些住宅中植入“屋頂花園”、“綠色立面”,以及活動門窗的設計,增強住宅本身的自然採光和空氣流通。

房子坐落在狹窄巷道內,佔地面積是250平米,預算控制在了20-30萬美元(約150萬人民幣)。
住宅外形由四個盒子疊加組成,一個大盒子裡包含三個小盒子。這些盒子的延伸部分,創造出多餘的空間作為臥室和客廳,也成為增加的花園露臺。


大盒子的材質是灰色調岩石,大氣而穩重。小盒子的牆面以白磚為主,使起居空間的氛圍更加溫暖和明亮。在各個不同房間穿梭時,可以感受這種微妙的空間變化。
我們家這棟房子,設計的最大特點,其實是屋頂果園下隱藏的一套自迴圈系統。

迴圈系統示意圖
每次下雨後,果蔬盒會收集雨水,然後透過溝渠和管道輸送到底層院子的沉澱池;
經過沉澱池淨化後的水,便進入魚塘再利用,同時一部分也去澆灌植物牆;
而魚塘產生的廢料也會透過專門設計的泵,輸送回屋頂作為果園的肥料。
這樣就形成了一整個封閉的迴圈系統。

我們也在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已經足夠家裡的熱水供應。
因為滿屋的綠植,巧妙的開窗和通風,幾乎不需要空調,節約了很多電費。

此外房子設計之初,就預留好了太陽能電池板的設計,接下來就要安裝了。這樣,整棟房子的能源消耗將盡量減到零,最終成為一座自給自足的綠色住宅。
建築師本人也十分興奮,房子最終達到的效果和他預想的幾乎一樣。


這幾年,越南也面臨著更多的城市問題,比如汙染、城市水澇、缺乏綠植等等。
武重義作為越南探索綠色建築實踐的先鋒之一,他設想每一個專案都可以成為一個城市綠景,即便是很小的住宅,也可以變成一個小的城市公園。
這棟房子,他想打造為一個能幾代人傳承下去的經典住宅,同時節能環保。雖然處在鬧市,但又有自己一片寧靜的小天地。


大門進來的院子,造了一個層次豐富、充滿熱帶風情的花園,最大的亮點就是一側這面巨大的植物牆,一進門就帶給人綠植環繞的舒心感。

而植物牆下方是一個長長的泳池,泳池裝置是完全藏在木地板下的。整個景觀就好似在家門口造了一個“溪流”和“熱帶雨林”。

泳池的盡頭是一個小魚塘,可以在這兒喝茶休息,享受花園的美景。

一樓室內是孩子們的兩間臥室,厚實的混凝土牆隔熱,再加上大量的綠植,即便是酷暑,屋裡也十分涼爽。
從臥室也可以直接觀賞到整個魚塘,泳池和植物牆的景色,感受到自然風流入室內。

二樓,起居室、餐廳、廚房、活動空間都整合在一起,成為一個不隔斷的公共空間。
我在廚房做飯時,就可以看到孩子們在旁邊玩耍。


這個鞦韆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上方還專門安裝了隱藏式的音響,閒暇時可以在這兒躺著休息,看書、玩耍,聽聽音樂。

二層推開超大的落地玻璃窗,走到陽臺,就是正對著一大片綠色植物牆。
所有房間的窗和門都儘量做得大,這樣不論從房子的哪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綠植,還有自然光和風在屋子間流動。

客廳主窗前,則可以眺望到另一番風景,植物牆、泳池、遠處的建築等,形成層次錯落且豐富的景觀。

上到三樓,一座室內天橋通向主臥。
自然光透過屋頂狹窄的間隙,在頂層三樓形成了不同的光影效果。白天帶來日光,夜晚也有月光灑進來。

從主臥也可以看到房子的不同層次,可以俯瞰孩子們在二樓玩耍,從窗戶可以看到對面露臺。

躺在床上時,從主臥室的天窗,可以看到日出日落的美景,真的是一種享受。

天橋另一頭出去是一個小露臺,平時一家人喜歡在這吃早餐,從這裡也可以上到屋頂。


屋頂是一個很大的蔬果園,我們種了很多不同的熱帶水果和蔬菜供給日常,越南充足的日照和雨水,非常適合屋頂花園的生長。

特別設計的九個果蔬盒依次排列,為室內遮擋過度的日照,盒子之間的間隙引入柔和的自然光,整個空間就不至於過熱。
站在屋頂果園眺望遠景,讓人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感受到一點點靜謐。


我們一家都很喜歡簡單的生活方式,一開始就決定,從房子建造到傢俱製作,一切自己動手。
比如門窗的建造工藝上,我們就專門造了一些小的排水凹槽,這樣即便在暴雨天,雨水也可以透過這些小凹槽排出,不會流入室內。


Khanh花了很多時間自己打造傢俱,取本地的木材、岩石,然後找匠人來製作。
所有的傢俱,不論是桌椅、床、沙發,還是鞦韆等等,都是手工做的,簡樸大方,也容易保養。

這個岩石浴缸,當時是從上千塊岩石中選中一塊大小和顏色等都契合的,然後找師傅打磨。泡澡時能感受到岩石的天然材質,非常舒服。

現在很多孩子都太過習慣使用電子裝置,長期看電視,手機不離手。
但在這個家裡,大人下班、孩子放學後,我們一家人在前院踢足球,游泳,在露臺一起燒烤,偶爾做園藝。

在這樣親近植物、充滿自然光和風的生活空間中長大,童年不愁沒樂趣。
而我們一家人的關係,也更緊密了。
部分照片來源: 武重義建築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