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上方名片關注我們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CBP)有權在沒有搜尋令的情況下檢查入境人員的電子裝置,包括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型電腦。專家建議,準備入境美國的外國遊客和綠卡持有者應提前評估如果面臨裝置檢查的情況,如何應對,以及拒絕配合可能帶來的後果。
通常,美國執法機構在檢查電子裝置之前,需要有合理的依據並透過法院申請搜尋令,但海關人員擁有特殊許可權,可以在不具備合理理由或搜尋令的情況下檢查裝置。這意味著,非美國公民,特別是外國遊客和綠卡持有者,是最有可能被要求接受手機檢查的群體。
如果外國遊客或綠卡持有者拒絕配合檢查,可能面臨被拘留或拒絕入境的後果。然而,美國公民則有權拒絕自願檢查,並不會因此被拒絕入境,但如果拒絕檢查,可能會遭遇手機被沒收或其他麻煩。
電子隱私權倡導組織——電子邊疆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資深律師索菲亞‧柯波(Sophia Cope)提醒,在入境前,尤其是對於攜帶敏感資料的人群,應事先做好準備。這些準備工作會因個體情況不同而有所變化。柯波特別提到,入境前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手機內是否包含敏感資料、旅行目的地是否屬於美國加強審查的國家、是否有犯罪記錄或正在接受調查等。
此外,專家建議,如果你攜帶公司提供的手機出差,最好提前與僱主溝通,確保公司對手機使用的規定,尤其是涉及敏感資料的管理。法律界、國防界或金融界的員工,可能需要採取額外措施,如限制訪問公司資料庫或使用特定的安全協議。
海關的電子裝置檢查分為基本檢查和高階檢查。如果有合理懷疑,海關人員將進行更為深入的檢查,將裝置連線到專用裝置並存儲手機內部資料。值得注意的是,在入境點進行的高階檢查會將資料儲存在一個供海關人員查詢的資料庫中,且儲存期限可長達15年。
拒絕解鎖手機並不意味著能保護資料,因為海關人員可以使用特殊軟體訪問手機內容。儘管檢查完畢後,未被列為證據的手機會歸還,但這可能需要幾周或幾個月的時間。
專家建議,入境前應檢查手機是否有需要刪除的敏感內容,如私人照片、與政治有關的對話、涉及敏感話題的檔案等。旅行前最好對手機資料進行備份,避免丟失。
另外,專家還提醒,在入境時,海關人員可能透過對話中的細節判斷是否存在可疑行為。例如,如果持有旅遊簽證卻透露正在工作,可能會被懷疑從事非法活動或對美國構成威脅,從而遭遇手機檢查。
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專家建議將手機設定為僅透過密碼解鎖,取消指紋或面部識別功能。根據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密碼提供的法律保護較為完整。
柯波律師強調,雖然擔心檢查而刪除手機或電腦中的所有資料看似是個解決辦法,但實際上這種行為可能引發更多的懷疑。
文章來源:淘啦芝加哥華人資訊
書籍/講座
*更多專業內容,歡迎閱讀相關電子書籍:
https://www.usldiy.com
(複製上方連結在瀏覽器中開啟)
點選左側“移民留學”目錄
*更多相關資訊,歡迎收聽我們線上講座:
https://m.qlchat.com/live/840000084195534.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複製上方連結在瀏覽器中開啟)

(識別上方二維碼進入直播間收聽講座)
*如有需要,歡迎選擇我們付費諮詢服務


Line: Frank1007週末/緊急聯絡電話:562-441-9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