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挑戰美聯儲!那就讓大家開開眼界

特朗普情緒越來越不穩定。情緒極不穩定的人,很容易做出危險的事情。
這不,關稅戰打得焦頭爛額,他轉身又去挑戰美聯儲了。
月初,他就開始炮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昨天他又加強了火力。
據彭博社4月21日報道,特朗普在自己的網頁上指責鮑威爾是“一個大失敗者”,並警告鮑威爾,如果不馬上降息,美國經濟將出現衰退。
他還揚言,“如果我想讓他走人,他很快就得走”。
他罵鮑威爾就跟潑婦罵街一樣:鮑威爾這二貨,拿著比誰都高的薪水,每週卻只來辦公室晃一次,用拋硬幣方式決定升息還是降息。一個又慢又錯的失敗者,啊…呸!
美國媒體認為,特朗普將火力集中在鮑威爾身上,是想將自己造成的經濟混亂責任甩給美聯儲。
鮑威爾是一個比較有修養的技術官僚,他沒有跟特朗普對著噴。
鮑威爾只是對媒體表示:特朗普無權解僱他,“not permitted under the law”(法律不允許)
意思就是,我就是不降息,你能拿我怎麼樣?
美聯儲與聯邦政府是合作關係,不是上下級關係。債權人怎麼可能被債務人支配?
鮑威爾不是不可以解僱,但只有他的老闆才能解僱他。
他的老闆是誰?就是“深層政府”,而不是美國總統。
美聯儲就是這麼一個古怪的存在,鮑威爾是由特朗普提名的(2018年2月)
2022年5月,拜登再次提名,參議院通過後,鮑威爾連任。
這種提名只是象徵聯邦政府對“央行”的管轄權,美聯儲實際上是一個完全獨立的機構。
說得通俗一點,法律上的戶主,未必就是當家人。我都戶主好幾年了,但又能怎樣?又不是我當家。
特朗普卻老是以為自己可以當美聯儲的家,這很危險。
美聯儲一不需要政府經費,二不需要國會撥款。別說解僱鮑威爾,特朗普就算卡它經費都做不到。
被馬斯克幹掉的機構,無論對方接不接受,經費一斷,立馬關門。
但這招對美聯儲毫無用處,美聯儲這種超然地位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兩百年的恩怨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向整個歐洲蔓延。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法蘭克福老巢被德國人燒燬,在英國的內森.羅斯柴爾德需要為家族資本找到一個“安全之地”,而剛剛獨立的美國讓他看到了希望。
羅斯柴爾德透過華盛頓的左膀右臂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財政部長、親英派)遊說美國成立“中央銀行”。
1791年2月25日,美國第一銀行(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成立,運營期限為20年。
如果不是因為傑斐遜極力反對設立央行,連20年期限都不需要。
美國的“央行”就等於承包給了羅斯柴爾德私人銀行,政府無法管理。
1811年,“美國第一銀行”許可狀到期,麥迪遜總統(跟傑斐遜屬同一陣營)拒絕批准續簽。
1812年,英國從加拿大出兵攻打美國。
1814年,白宮被燒,麥迪遜跑路。
這場戰爭被稱為“無用的戰爭”,因為英國人並沒有清晰的目標。
1815年,麥迪遜終於批准成立美國第二銀行(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期限20年。
羅斯柴爾德的手又一次伸入了美國,它們透過金融力量,將美國這幫土老帽搞得口袋空空。
1828年,美國來了個狠人–安德魯.傑克遜(Andrew Jackson)
他的競選口號就是廢除“美國第二銀行”,把猶太人趕走。
他當選總統後,發動了“銀行戰爭”(Bank War),但在第一任期內沒有成功。
1833年10月1日,再次當選總統的他下令取出聯邦存放在“美國第二銀行”裡的所有存款。
1835年是許可狀到期之年 。1月30日,刺客理查德·勞倫斯暗殺傑克遜,只是由於手槍卡殼,未能成功。
此後,包括林肯在內的幾位美國總統都不允許成立“美國第三銀行”。
1909年,美國爆發了一場經濟危機,銀行紛紛倒閉。
1913年,美國國會議員在華爾街金融集團遊說下,提出並通過了《聯邦儲備法案》,美國總統威爾遜批准了該法案,宣告美聯儲正式成立。
它不再被稱為“美國第三銀行”,全稱為“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包括三部分:
聯邦儲備理事會,12家聯邦儲備銀行,會員銀行。
權力和職責:宏觀調控美國經濟、制定貨幣政策、發行貨幣、代理國庫、監督商業銀行、管理金融體系。
二戰之後,又增加了“維持美元購買力、保持外貿平衡、促進經濟增長,減少失業等”。
全國分成12個區(隱喻猶太12部落),各區設立一個儲備銀行。
1951年,美聯儲與財政部達成協議,走向完全獨立。不再對總統負責,變成了所謂的對國會負責。
《聯邦儲備法案》明確規定:“美聯儲制定貨幣政策時,不受包括總統在內的任何行政部門干預。”
美聯儲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控制貨幣供應量,槓桿是利率調整。
每一次升息或降息,都是密室裡的遊戲。代表們發言記錄和決策過程,不用交給白宮或國會過目。
特朗普兩度成為總統,他也不知道美聯儲調整利率的細節。
所以,他嘲弄鮑威爾是用拋硬幣方式決定升息還是降息。
不過,就算美聯儲將決策過程寫成報告交給特朗普看,裡面的數字公式、數字曲線、比較模型,他能看懂?儘管他什麼都懂,但人無完人。
總而言之,美聯儲與民主無關,它也不需要民主,它只需要專業和慎慎。
它根據美國經濟狀況來決定利率政策,而不是用利率政策去配合白宮政策。
美聯儲這一百多年,什麼場面沒有見過?
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引發全球經濟大蕭條。美聯儲仍是按步就班地根據經濟形勢來制定貨幣政策,白宮急死催死也沒用。
事實證明,美聯儲這樣做是對的,它計劃長遠,從不急於一時。
它與聯邦政府配合順利時,可以透過“美元-華爾街”體系收割全世界,最終受益者是美國。
比如,里根就跟沃爾克(德裔猶太人)就配合得很好。
2009年,次貸危機爆發後,奧巴馬又請出82歲的沃爾克救火。
2019年,沃爾克去世。現在不知道他會不會在敲棺材板?
特朗普把事情搞得個人恩怨一樣,說鮑威爾是“玩弄政治者”,將他在拜登執政期間的一系列利率調整“陰謀化”,說他在配合拜登。
實際上特朗普已嚴重干擾到了美聯儲的正常工作,也破壞了“深層政府”與白宮的合作關係。
特朗普還想發動支持者施壓美聯儲,迫使它滿足特朗普。
如果美聯儲利率政策是透過“民調”來決定,美國早就崩潰了。
不服的話,特朗普可以試試,讓紅脖子們去投票決定升息或降息。
這對美國經濟的破壞程度比拋硬幣還嚴重,畢竟,拋硬幣還有50%正確率。紅脖子們憑感覺,而他們的感覺往往是錯的。
其實特朗普真正目的是要剝奪美聯儲的獨立權。
特朗普剛上來,就把總統辦公桌兩邊的畫像換成了林肯(左)和傑克遜(右),傑克遜就是幹掉“美國第二銀行”的那位,民粹主義者。拜登在這個位置掛的是富蘭克林(自由主義者)
美聯儲的老闆難道不知道特朗普在打什麼主意?
美聯儲不會破這個例,也不會去救市,誰惹的麻煩,誰自己去收拾。
否則,他會一而再而三地要求美聯儲按照他的意願調整利率,直到奪權。
當年肯尼迪只是挑戰了一下美聯儲的貨幣發行權,達拉斯數聲槍聲,他就含笑九泉了,整個家族更是禍事不斷。
特朗普想什麼呢?想讓整個家族,子孫後代也陷入“魔咒”?
往大了說,美聯儲的老闆早就吸取了“第一銀行”和“第二銀行”被關門的教訓。美聯儲要與美國捆綁在一起,共存亡。
鮑威爾的去留事小,聯邦政府與美聯儲攤牌那才叫刺激。
或許特朗普真的有底氣挑戰美聯儲,來一場殊死搏鬥。
這裡面的水深不可測,雙方都有很強的力量。
那就給特朗普加個油,讓大家開開眼界!


相關文章